单位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社区建设指导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社区居委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履行职责。指导社区居委会召开社区居民大会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指导社区居民大会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开展对社区居委成员的民主评议。指导社区居委会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培训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帮助社区改善基础设施。确定社区经济收益用于社区居委会成员补贴和社区公益事业积累比例,审计社区财务。指导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表彰奖励社区建设先进集体、个人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山城路口民政综合楼 | |
法定代表人 | 卢军 | |
开办资金 | 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王益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6万元 | 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社区建设指导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社区办在(部)局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同志的关怀帮助下,严格落实市区各项工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日常业务,着力解决顽固性疑难性问题,较为圆满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业务开展情况(一)做好社区工作者体系建设管理工作。对2023年度新招录社工及2013年招录的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进行续签工作,组织召开了了以“汇聚”‘新’力量,筑基‘益’动能”为主题的培训。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质、社区治理能力、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同时对2023年度社工考核14名优秀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进行补贴奖励,有效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持续推动“五社联动”工作。确保“五社联动”顺利开展,继续发挥社工站(室)专业平台作用,打造五一、红旗、东风、柿树沟等社区示范点创建七一、王益街道办2个市级示范社工站。积极推广“红旗经验”做优做强社工队伍,承办全省社区主任培训班学员到红旗、东风社区作为示范点位观摩学习。编发五社联动简报信息,对社会服务工作进行全面宣传。(三)基层治理减负增效。为全面贯彻中央为基层减负的工作部署,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有效提升。1是制定印发了《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关于持续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通知》,组织各街道对村社区进行按照《村社区组织和党政群机构设立社区工作机制挂牌指导目录》进行清理整合。按照14项党政群机构设立村社区工作机制指导目录和14个挂牌指导目录的执行情况,按要求清理,做到坚决摘牌、规范挂牌。截至当前,全区共清理村社区办公场所标识标牌340块,整合清理党政群机构在村社区设立的工作机制455个,清理镇(街道)及村社区微信工作群68个,落实“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做好群众开具证明事项政策解释工作。2是对全区所有村(社区)的社区工作者借调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摸底,积极与各镇、街道、区级借调部门沟通协调,明确政策要求,对所有借调的社区工作者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原工作岗位。截至11月30日,我区所有借调的16名社区工作者已全部返岗,并重新投入到社区工作中。3是着力扩宽基层治理渠道,积极探索新时代村级议事协商新路径,转发了《陕西省村级议事协商规范指南》,制定印发了《铜川市王益区全域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试点先行、建章立制、全面推进、常态落实四个阶段,不断健全健全村级议事协商主体、搭建村级议事协商平台、规范村级议事协商程序,形成“菊子说事”工作室、铜’心协力”议事协商机制、“流动的小板凳”、“幸福‘事’集流动办公”等5个议事协商品牌。(四)志愿服务效能提升。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志愿精神的宣传力度,推动志愿服务向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1是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区组织开展敬老月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关于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志愿服务的倡议书》,广泛发动全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敬老月”助老帮扶及防汛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对辖区80余户辖区困难老人家庭开展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2万余元,开展了“美德传扬敬老情,饺子宴聚温情浓”“温暖夕阳爱满人间,重阳敬老情暖金秋”等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为困难老人提供上门理发、修脚、按摩、打扫卫生、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等志愿服务1500余人次,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助理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2是以“红色驿站”为载体,整合“两新”人才队伍资源,引导外卖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建了“菊子姐姐”、“小蜻蜓轻骑队”、“580我帮你”等团队,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熟门熟路”优势和“红色探头”作用,完成从“服务对象”到“治理伙伴”转变,为辖区困难群众开展专业化服务12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42起,提供新兴群体就业岗位2个,为取货不便、年老体弱人员送货上门520余次,为和谐融洽的社会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是实施“大手拉小手、平安护学岗”“平安建设宣传”“爱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等初步成型的项目共27个,申报开展“志愿铜川”志愿服务项目大赛5个,形成了“580”我帮你、七彩柿树、河管家、益小光驿站等多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及团队。二、社会经济效益推动“五社联动”工作,整合各类资源,更好为群众服务。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管理,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待遇,激活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清理基层不合理机制牌子落实“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为基层减负。丰富志愿活动形式,形成了“580”我帮你、七彩柿树、河管家、益小光驿站等多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及团队。三、存在问题1是社区工作者队伍有待加强,2是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有待提高。3村级议事协商需进一步完善。4志愿服务需进一步丰富形式。四、整改措施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紧扣基层减负增效,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打造村级议事协商品牌建设,深挖志愿服务力量,发挥“两新”领域志愿服务力量,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活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是持续推动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指导各镇建立完善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创新议事协商形式,规范议事协商程序,推动村级议事协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2是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结合上级要求,完善、制定各项制度。3是常态化开展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落实好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持续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志愿服务队伍,策划一批受欢迎、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