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健康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秦嘉玮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王益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铜川市王益区中小企业促进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万元 | 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提出全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和建议,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划及行业规划,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区工业经济运行调控纲要。(二)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并负责监督实施;推动工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三)监测分析全区工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调节工业经济正常运行;协调解决工业运行中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四)提出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按照区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负责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的协调促进。(五)负责编制全区工业新产品开发计划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指导行业质量管理、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负责管理全区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工业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六)推进工业和信息产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指导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七)负责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工业和信息产业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的政策规定,参与拟订节约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宣传推广应用。(八)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出推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意见和措施,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全区电子信息和新兴产业发展。(九)承担全区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贯彻执行国家、省、市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规划、政策。(十)负责推进与协调工业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服务工作;提出改善融资环境的意见和措施,建立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组织承办有关招商引资及展销活动;负责全区工业、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人才管理和培训工作。(十一)负责全区工业行业管理和室内装饰装修业、包装行业的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有关行业政策和国家工业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十二)负责局属企业管理,指导企业加强资产管理,做好企业安全稳定工作。(十三)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二、社会经济效益:一是以谋划招引为目标,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工作,赴浙江、江西、江苏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富集地,累计30余人次,并在江苏无锡成功举办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招商引资推荐会,持续扩大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朋友圈”,编印完成《重点产业招商名录库》,招引落地乘(商)用车零部件精密制造、碳基复材、家禽类药品自动化生产线等工业项目9个,涉及投资10.2亿元。二是以落地建设为目标,落实项目“包抓包联”制,全区实施辽峰模具产业园、环保集装箱、矿用减速机生产线等工业项目29个,涉及投资23.8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6个,涉及投资7.66亿元,续建项目13个,涉及投资16.18亿元。三是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入企宣传,鼓励建成项目、投运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实施技改项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全年辖区规上工业企业实施弹簧生产线数字化提升改造、艺术陶瓷PLC模块化产线提升、岩棉生产线窑炉提升等技改扩能工业项目7个,涉及投资2.18亿元。四是以投产达效为目标,深入项目一线,协助解决用工、用电等难题,力争早日投产达效释放产能,目前,全区共建成投产达产水产生物药物生产线、ERP数字化全自动包装制造、机电车间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业项目19个,涉及投资9.49亿元。同时,积极鼓励协助企业申报各类奖补政策,全年协助赛骏专用车、辽峰精密、火凤凰等20余家企业申报2024年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奖补、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提升等各类奖补政策18项,涉及资金4300余万元。三、存在问题:高质量发展还显不足。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产业节点贯通不够,导致现有企业抱团取暖、聚链成群能力不足。四、整改措施:一是全力发展工业经济。建立王益区产值过亿元重点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累计负增长企业转正增长、培育点企业促入规、新增产能项目促投产达产四张包抓清单;逐月开展包抓服务到企业活动,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切实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难题,推动企业正常发展;强化经济运行调度,领导干部全员出动,全覆盖深入我区规上工业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交流、纾困解难,提升稳增长信心。新型建材先进陶瓷产业完成产值35.17亿元,同比增长6.3%;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35.72%。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政商恳谈沟通机制,通过举办政企恳谈“早餐会”、政银企座谈会,保障企业家与政府部门的直接对话渠道畅通;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印发了《关于服务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创新发展、完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11条措施,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增创民营经济发展优势。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举办王益区“锡铜合作·益企创赢”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对接交流会,进一步提升王益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展水平,为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三是做好成本费用调查。制定印发了《关于包抓我区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包抓领导及干部,召开了王益区成本费用调查培训会,邀请市、区统计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专题督导培训,指导企业掌握年度报表逻辑关系,应算尽算、应统尽统。同时按照成本费用网报时间,逐天统筹安排入企指导工作。联合统计部门入企现场预报、会审,紧盯网报情况,及时对系统审核企业进行回复指导,高质量完成成本费用调查工作,我区重点企业测算率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为真实反映工业增加值总量及2025年发展速度的打下坚实基础。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抓好工业运行调度,推进工业稳产稳增。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走访帮扶,做好工业经济运行预期研判,实行经济动态管理,聚力促投资稳增长,精心组织工业生产,强化包联机制,紧盯声威建材等5户产值过亿元企业,点对点服务,逐企入户精准调度,全力保障企业满负荷生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完成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既定目标。2.抓好项目达产达效,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围绕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从设计开模到铸造加工到生产制造到表面处理到产品交付一站式产业加工链目标,以“五个一批”为抓手,立足区内现有产业基础配套,精准谋划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亩均效益好的“延链、补链、扩链”项目。同时,通过梳理2025年新投运企业及新建项目,确定拟培育企业,跟踪对接,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帮助争取中小企业设备补助、新增产能项目贴息、“五上”企业培育奖励等奖补政策,力促企业早日达标入规,夯实我区工业发展后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