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鼓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李建魁 | |
开办资金 | 1387.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5.43万元 | 1133.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鼓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鼓小学,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依法办学有规可依1.加强依法治校,坚持科学管理。学校积极落实依法治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以法治保障学校科学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支撑。2.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品质。学校全面实行校务、党务公开,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招生政策,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二)、提升综合素养塑造卓越教师队伍1.以师德师风教育为抓手,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学校扎实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通过教师阅读、党员、骨干教师献课、师德报告会、教育故事交流等多种形式,丰富师德教育载体,诠释师德内涵。3.加强中青年教师培训,打造专业精英团队。学校多渠道地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狠抓青年教师岗位练兵,努力帮助教师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发展。全体教师参加线下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提升培训251人次。4.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为积极响应教育减负政策,我校通过召开专项会议,明确减负不减质的目标。同时,实施领导包抓、巡课制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监督。5.做优课后服务,用教育的“温度”打造多彩童年。我校继续秉持“做优课后服务,打造多彩童年”理念,精心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既有作业辅导课,助力学生高效完成功课;又开设绘画、音乐、体育等兴趣拓展课,挖掘学生潜能。(三)、德育课程丰富多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精心打造德育课程,培育时代新人。在“一校一品”建设中,学校创新开展红、橙、蓝、绿四色德育课程,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各种能力。2.关注心理健康,护航学生成长。通过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3.开展阳光体育,强健学生体魄。开展以“五育并举绽华彩,阳光运动强体魄”为主题的田径运动会,并成功举办我校第一届校级足球联赛。4.家校共育同行,共筑教育合力。通过定期的家校沟通会议、线上交流平台等,双方及时分享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四)、后勤管理强化保障服务育人润物无声1.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落实运转经费、发展经费;在校所有学生均享受国家有关教科书减免政策,无任何违规收费情况;严格遵循财经制度和纪律,坚持“校财镇管”“收支两条线”的原则,用好公用经费,对采购、工程等项目严格落实各项程序,加强内部审计监督。2.聚焦教育投入,做好常规保障。学校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核对,做到帐、物相符,根据固定资产增减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登记入帐,做好对学校公共财产、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和调配工作。2024年度投入21.5万余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方位提升我校教育事业硬件保障力度。(五)、落实常规筑堡垒守好底线保安全学校始终坚持以“抓安全细节管理,促学校和谐发展”为宗旨,将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师生的人身安全摆在首位。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压实安全责任。通过责任制“校长+主管领导+班主任+家长”,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二是修订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三是加强技防措施,加装校园监控布局布点,实现校园监控24小时全覆盖,及时与属地派出所联系,严格落实“四个百分百”;四是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到位,防患于未然;五是加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预防传染病等各类安全主题教育;六是加强学生自护自救意识,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安全疏散演练;七是聘请专业的安全顾问团队,对学校的安全管理进行指导和评估;八是督促家长严格履行法定监管责任,让安全工作延伸至校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被评为“渭滨区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获“渭滨区教体系统廉洁文化书画作品展优秀组织单位”荣誉。荣获共青团陕西省委“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活动先进单位。2.刘洁老师获2024年“渭滨区优秀教师”称号,刘媛老师获宝鸡市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微课三等奖,八名教师分别获渭滨区第八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微课一、二、三等奖。六(3)中队被评为2023-2024学年渭滨区“红领巾奖章”二星章集体;汪雪茹、杨佳瑶被评为渭滨区2023-2024学年“红领巾奖章”二星章个人;樊萧雅荣获2024年度渭滨区“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智慧赋能意识不强。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化教学应用仍需深入开展。教师需提升数字化意识,借助智能化教学工具,提升在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及协同育人等方面的能力。2.校园文化特色需进一步彰显。要结合德育及体育“一校一品”创建工作,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特色培育,形成横向合理、纵向衔接的特色课程群和主题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改进措施:1.变革学校管理模式,建立扁平化管理体系;2.变革课程教学理念,建立多元成长新机制;3.变革师生评价模式,构建创新评价系统;4.变革家长育儿理念,打造家校携手共育平台;5.加大教育信息化统筹推进力度,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四、2025年工作计划1.一个目标:以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学校影响力。2.两个根本:以学生成长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根。3.三个保障:抓实行风建设,强化制度治校,提高教学质量。4.四个变革:变革学校管理模式,提升数字化领导能力;变革课程教学理念,建立多元成长新机制;变革师生评价模式,构建创新评价系统;变革家长育儿理念,打造家校携手共育平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