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委史志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县党史研究和资料收集;编纂县志书;指导部门志、专业志的编写;组建地情信息网络。 | |
住所 | 府谷县委政府大楼538室 | |
法定代表人 | 段卫锋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府谷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95万元 | 8.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府谷县委史志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府谷县委史志研究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关于推进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地方志工作条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榆林市党史研究室(地方志编纂研究室)、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合作、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一.2024年具体工作情况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理论学习形成常态化。始终将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常态化学习任务去落实,抓实抓好党纪教育活动,及时传达学习省委、市委、县委有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提高全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政治素养。干部职工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理解更加深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明显提高,在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业务能力。通过常态化学习,干部职工在史志编纂、研究等方面的业务水平显著提升。编纂的史志书籍质量不断提高,在内容完整性、史实准确性、编纂规范性等方面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认可。改进工作作风。理论学习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工作态度更加积极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学习政治理论。通过研读原著、观看辅导视频、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深刻领会“存史、资政、育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历史传承的论述,结合史志工作实际开展专题研讨,引导干部职工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工作方向。拓宽业务知识。聚焦史志编纂、党史研究、地情资料开发等业务领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分享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开展内部业务交流,鼓励干部职工分享工作中的心得与困惑,共同提升业务能力。集中学习研讨,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由领导班子成员或业务骨干领学,引导干部职工围绕学习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学习感悟。针对重点学习主题,要求撰写学习心得,在学习会上交流发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学习强国”、史志业务学习群等线上平台,推送政治理论、史志业务知识、行业动态等学习资料,方便干部职工随时学习。鼓励干部职工在平台上参与互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实地调研学习,结合史志工作特点,组织干部职工到革命纪念馆、党史教育基地、图书馆等地实地调研学习,通过参观展览、听取讲解,深入了解本地革命历史和党史发展脉络,增强对史志工作的感性认识,丰富工作素材。2.党史研究取得新突破。一是按进度推进《中国共产党府谷历史(1949-1978)》(第二卷)工作,完成印刷、出版、发行工作。二是《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府谷县组织史资料》第五卷(2007.6-2012.5)、第六卷(2012.6-2022.5)2个卷目70万字内容同步推进,出版社选题报送、书号申请结束,初稿形成。三是全面启动《中国共产党府谷历史(1978-2012)》(第三卷),3月份完成编目大纲设计,资料征集、查阅档案、初稿编写同步进行。四是在建党节前夕,与府谷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制作了《回首来路,勇毅前行--中共府谷县委奋斗历程》短视频,覆盖受众上万人,进一步扩大了党史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3、地方志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府谷年鉴》2024卷完成出版印刷工作。二是推动乡镇志工作效果良好,《黄甫镇志》完成出版印刷,《大昌汗镇志》即将出版,《哈镇志》形成初稿,《新民镇志》工作重新启动。三是参与县政协编纂的《府谷通史》,10月份已出版。四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与县委办合作编纂的画册《画说府谷》完成初稿、出版社审校。五是全面开展史志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活动,先后向各界各单位无偿赠图书6000余册。4.文化惠民工作扎实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创新文化惠民工程。府谷县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初步建成,入库资料版面折合3500万字;微信公众平台“府谷故事”阅读量达到七万多人次;完成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建成全省第一家地方文化网上图书馆,总字数近3000万字的本土文化精品全文,可通过“府谷故事”微信平台“服务”栏目无障碍查阅和研究。二.2025年主要工作打算1、完成《府谷年鉴(2025)》出版印刷工作。2、完成《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府谷县组织史资料》第五卷(2007.6-2012.5)、第六卷(2012.6-2022.5)出版印刷工作。3、启动《府谷简史》编纂工作。4、完成《中国共产党府谷历史(1978-2012)》(第三卷)初稿。5、进一步完善地方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三.存在问题1.干部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等方面安排得少。党史、地方志专业化编纂人才比较匮乏,部分工作推进慢。年轻干部少,史志人才后继乏力,后备不足。2.资料收集难度大,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史志工作重视不够,资料报送不及时、不完整。资料整理不规范,已收集的资料存在分类混乱、编号不统一、保存条件差等问题。3.内部沟通不畅,信息交流不及时,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外部合作不足,与其他部门、单位合作较少,未能充分整合各方资源。4.宣传方式单一,成果利用不充分,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和发放书籍进行宣传,缺乏新媒体手段运用。四.整改措施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招聘力度,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具有历史学、文献学、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史志队伍,充实人员力量。完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开展业务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选派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和学术会议,拓宽视野,更新知识。2.规范资料收集与整理。健全资料收集机制。制定资料收集管理办法,明确各单位资料报送责任和要求,建立考核监督机制,确保资料及时、准确报送。拓宽民间资料收集渠道。加强资料整理规范化。建立科学的资料分类体系和编号规则,配备专业的资料管理软件,实现资料电子化管理,方便检索查阅。改善资料保存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虫等设备,确保资料安全。3.强化工作协调与合作。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建立定期工作例会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和工作协调,制定统一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避免重复劳动和工作遗漏。拓展外部合作交流,加强与其他部门、单位的合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开展史志工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史志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4.加大创新宣传与成果利用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制作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史志文化产品,提高史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开展史志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举办史志展览、讲座、知识竞赛等,增强群众对史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加强成果转化利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挖掘史志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文创产品等,推动史志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史志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2025年,府谷县委史志研究室将继续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史志工作水平,为县域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