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畜牧和渔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畜牧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参与拟订全市畜牧和渔业发展规划及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调整畜牧、渔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备案、筛选、立项、申报、指导实施畜牧兽医渔业建设项目;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体系,为畜牧渔业生产提供技术、信息、管理等公益服务;保护、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实施品种提纯、改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开展渭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巡视工作;组织开展增殖放流。 | |
住所 | 渭南市华山大街中段7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小荣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65万元 | 18.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能够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市畜牧和渔业发展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畜牧、渔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克服养殖成本增加和畜渔产品价格低迷等不利影响,紧紧围绕生猪、乳制品和特色渔业全产业链建设重点任务,坚持“扩规模,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全市畜牧、渔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畜渔产品市场供应量足价稳。(一)明确岗位职责,夯实工作基础。落实局党组批复内设机构职责,结合在岗人员实际,明确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切实做到事事有人干,件件有结果。严格对照《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结合单位职能,制定《渭南市2024年畜牧渔业工作要点》,细化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抓好推进落实。按照全省畜牧渔业重点工作部署,组织召开全市畜牧渔业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总结经验做法,查摆问题短板,细化工作措施,持续推进落实。印制畜牧渔业相关法规宣传手册,组织干部职工逐项学习,确保每名同志都能熟悉掌握各项业务法规政策,夯实工作基础。(二)调控生猪产能,稳定市场供给。贯彻落实《渭南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以全市133家部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为重点,加强生产月调度,及时掌握一线实情。服务指导养殖场户密切关注市场信息,紧抓生猪价格回暖机遇,加快育肥猪出栏,提升养殖效益。积极推进大荔县鑫航福6万头生猪养殖场、澄城县澄石种猪繁育场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尽快形成实际产能。鼓励引导石羊、新希望等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家庭农场”、入股加盟、托管租赁等模式,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共赢发展。2024年我市生猪生产形势好于预期。(三)突出工作重点,加快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畜牧渔业高质量的中心工作,及时组织各县(市、区)对照中省项目申报指南,结合自身实际,编报争取中省2024年畜牧项目11个,资金9000万元,渔业项目15个,资金1120万元。积极加强宣传,招引域外企业来渭投资,年内已建成畜牧项目12个、渔业项目8个,完成投资2.5亿元。(四)加强技术服务,提升产业水平。先后组织在富平县召开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在华州区召开畜禽养殖模式、在合阳县召开渔业高质量发展业务培训会议,加快推进奶山羊标准化养殖、石羊生猪、好邦肉鸡“公司+农户养殖、鱼虾混养、莲渔综合种养等成熟模式,加快提升全市畜牧渔业发展水平。深挖自然优势资源,对蒲城县卤泊滩300个养殖小棚进行升级改造,发展循环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提升华阴市太华湖2700亩水域基础设施,发展莲菜小龙虾综合种养;服务引导大荔县新发展莲渔养殖3000亩;持续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处理项目建设,新增面积5000亩。组织开展水产养殖“五大行动”和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印发用药明白纸1000余份,举办技术讲座6期,参训520人次。组织开展2024年增殖放流活动,市县共向“黄渭洛”三河投放优质鱼苗125万尾。配合完成部省级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抽样40批次、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抽样244批次、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抽样52批次。完成市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水环境样品监测150批次。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水产技术员职业技能大赛陕西预选赛,我市总成绩位列地市第2名。(五)强化检查指导,保障生产安全。全面安排部署全市畜牧渔业安全生产、应急值班等工作。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业务干部先后18次深入大荔、合阳、蒲城等县养殖场,指导修补圈舍,增加防寒保暖设施,储备饲草饲料,排查维修线路,设立警示标志,切实做好处理突发事件各项准备。召开技术培训视频会,购发快检试剂300件,扎实做好养殖环节“瘦肉精”监测。牵头深入蒲城、富平、临渭及华州等县区,以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为重点,进行全面检查指导,督促各县区扎实做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积极配合全国水产总站、厅渔业渔政局、省水产总站等单位多次深入我市检查渔业安全生产及暴雨、洪水灾情。积极迎接部第七检查组、省第五检查组对我市开展禁渔及渔业安全联合交叉检查,相关工作得到部省检查组高度肯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存栏生猪225万头、牛20万头、羊160万只、家禽1735万只,出栏生猪230万头、牛7.5万头、羊50万只、家禽14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92万吨,水产品总产达6.3万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畜产品和水产品价格普遍下滑,群众生产积极性受挫。二是受土地、环保等刚性政策影响,社会资本投资养殖业难度增大。(二)改进措施: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引进、推广市场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畜禽、水产品种,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服务指导,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畜牧渔业养殖,扩大养殖规模,保障市场供给。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完善畜牧、渔业生产统计体系,做好畜牧、渔业生产月调度统计,研判预警生产形势,引导养殖场户及时调整养殖结构,巩固增加收益。鼓励指导龙头企业,引进优良养殖品种,加强试验示范,打造畜牧、渔业核心种群。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推广先进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效益。对照部省标准化养殖场创建要求,加强服务指导,鼓励有条件养殖企业申报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持续稳定生猪产能。贯彻落实《渭南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加强生产统计,掌握基础信息,研判预警形势,稳定生猪产能,确保能繁母猪稳定在14万头左右,生猪繁育场和规模场稳定到600个以上。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加快重点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际产能,建好生猪稳产保供的“压舱石”。(三)助力全产业链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渭南市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对标生猪、乳制品及渔业全产业链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结合工作职能,以链主企业为重点,加强服务指导,全面推进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社会化服务等重点工程建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全产业链建设进度。紧紧围绕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目标,立足工作职能,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服务指导,配合做好乡村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四)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对标中省项目申报指南,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做好项目编报工作,争取更多中省项目落地实施。强化宣传引导,积极主动对接,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畜牧渔业发展。持续跟踪服务指导,加快中省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提升设施化、信息化养殖水平。(五)加快养殖业绿色发展。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和养殖池塘尾水治理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指导养殖场规范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和“三池两坝”尾水治理工程,抓点示范,积极引导,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加快推进《渭南市规下畜禽养殖场户粪污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落实落地,有效解决规下畜禽养殖污染难题。(六)切实保障生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持续加强教育宣传,提升养殖场户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夯实安全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守牢安全底线,确保实现全年畜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目标。配合做好黄河季节性禁渔和渔政安全执法工作。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加强黄河禁渔期管理,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和种群结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