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文物展览、文物复制与修复;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宣传出版;考古发掘;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打击文物犯罪。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行政中心文化四馆2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宏昌 | |
开办资金 | 109.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8万元 | 4.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与业务范围开展相关业务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提升服务效能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全面落实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每周开放时间达到了48小时。做好《陈仓记忆》文物陈列展厅对外展览工作,今年开展“文化润童心”研学活动22场(英才英语学校、窑底小学、陈仓实验小学、慕仪初级中学等);接待省级社会团体参观《陈仓记忆》8场(安徽代表团、西安美术学院、考古专家代表团、清华大学博士团等);市区级单位参观《陈仓记忆》15场(市政府机关、铜川耀州区、咸阳市文旅代表团、疾控中心等)。全年共接待365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我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民族精神、新时代文明精神中的作用,营造了热爱、传承、保护文物、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浓厚社会氛围.(二)博物馆藏品管理及外展工作。一是对《陈仓记忆》陈列展厅文物安全进行防震加固,并对藏品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二是定期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仓库房进行安全检查、盘点。三是对馆藏23件定级文物上报省市文物藏品管理系统更新相关信息,并对二、三级文物信息进行增补修改数字台账。四是进一步完善修订宝鸡《文物志》陈仓篇。五是进一步完善先秦青铜器修复项目及验收资料。(三)为了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按照国家、省、市文物局工作要求,我馆积极主动参与馆藏文物交流工作。今年我馆共49件文物藏品参加8次国内文物大展(福州林则徐馆《近代风华—唐代女性生活展》;中山博物馆《汉武帝主题展》;荆州博物馆《盛世遗珠—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展》;厦门博物馆《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青铜铸文明展》;延安博物馆《经天纬地照临四方·精神标识助我们前行展》;浙江博物馆《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展》;安徽博物院《大唐盛世、法门珍宝、唐代之物精品展》)。文物外展工作在扩展我馆对外影响力,提高陈仓知名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四)利用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文物知识。博物馆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微信公众号,向公众宣传推介文物普及和文物保护知识,今年共推出35期,内容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法规视窗》,馆藏文物的推介《文物微课堂》,博物馆内重大活动《陈博资讯》等,通过网络平台在学习强国《每日瑰宝》栏目推出馆藏文物2件;制作文物知识普及宣传片9期;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我国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系列活动向市民宣传馆藏文物。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社会公民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从而更深入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组织召开文物培训会,推动博馆一体化发展。为寻找陈仓历史文脉,挖掘陈仓优秀传统文化,讲好陈仓文物故事,促进陈仓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五)积极开展文物“六进”工作。文物进校园、进社区是聚焦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主要举措之一,也是博物馆今年的一项主要工作。在我馆的精心组织积极开展文物“六进”活动4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先后走进西街社区、阳光广场、陈仓初级中学校园、陈仓苑广场等开展文物宣传普法活动,坚持走出去,让文物活起来。使学生和社会市民近距离接触馆藏文物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馆藏文物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作用,更深入的了解“中国陈仓,千年虢镇”的真实历史。(六)积极配合做好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一是联合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所继续对下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2024年4月下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获得“陕西省六大考古新发现”殊荣;二是联合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宝鸡市考古所、在千河魏家崖汧渭之会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是完善国保、省保单位档案;四是开展文保员培训3期;五是配合文物股做好寿峰寺古建筑群修缮保护前期维修立项和凤阁岭遗址的巡查立项工作及太公庙安防措施项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4月下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获得“陕西省六大考古新发现”殊荣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在促进文化普及和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馆由于未被纳入免费开放补助范围,因此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二)展厅安技防设备陈旧,消防设备不达标。博物馆的安防设备由于经费紧缺未能及时升级维护,设备老化。消防系统设计不完善,未能达到博物馆安全防范建设标准。(三)博物馆人员紧缺,经费不足。在编人员数量较少,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此外人才成长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的积累。博物馆经费依赖政府财政拨款,仅维持基本运营,无法支持博物馆的扩展和提升;基础设施的维护更新不及时;经费不足限制了博物馆在展览布置、展品更新以及活动策划实施上的投入;限制了博物馆在开发文创产品方面的发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文物安全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需要定期开展安技防设施及火灾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并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三是进一步积极开展“文物六进”活动。结合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通过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文物更加生动的呈现在公众面前。与学校、社区和企业等团体深入合作,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四是做好下站遗址和汧渭之会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配合文物股执法队做好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五是继续做好<陈仓记忆》历史文物展厅免费开放和馆藏文物对外交流工作;六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