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岚皋县>
岚皋县文化馆
岚皋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58
单位名称
岚皋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辅导开展社会文化活动。
住所
岚皋县城关镇后街1号
法定代表人
祝平
开办资金
40.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岚皋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73万元
40.49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岚皋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聚焦我县提出的“五字要诀,六大工程”中的文艺工程,将本地文化元素融入各项活动,全馆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以饱满的热情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岚皋县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馆先后参与组织开展“岚皋县民俗文化展演”“讴歌新时代·群众大舞台”“岚河音乐会”等大型文化活34余场次,开展“戏曲进乡村”专场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120场次,文化活动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61场次,开展书法美术作品展3场次,各类文化活动现场和手机直播观看群众超过1123万人次,极大程度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今年我馆文化场馆开展免费开放,丰富公益培训辅导内容,陆续开展了公益培训91余场次(钢琴、吉他、唢呐、民歌、锣鼓、桌操舞、篝火舞、反诈广场舞等)。全年新增省级非遗工坊1家(三彩豆腐乳非遗工坊),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2项(《大道锣鼓》《甜浆子制作技艺》),完成3项省级、9项县级非遗项目储备申报,在宣传上,文化馆收集、整理并完成我县35个非遗项目图册,便于资料保存及推广;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馆宣传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非遗宣传活动。在“村BA”期间文化馆负责部分暖场节目演出,组织了《大道锣鼓》《摔碗酒》《晓道竹马》《打钱棍》等多个本地民俗文化节目分别参与开幕式、闭幕式、赛中暖场,把赛事氛围推向高潮,营造了浓厚的文旅氛围,相关话题短视频播放量超百万余次,实现“体育流量”向“文化流量”转化。今年,我馆文化创作喜获佳绩。李自龙、祝平荣获“文艺先进个人”称号;杨阳荣获安康市群文工作先进个人;郑潇在2024年群星风采·第十一届陕西省群文系统业务干部技能大赛荣获声乐类三等奖;文化馆在第二届岚皋“村BA”体旅促商贸活动期间荣获“先进单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认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按照“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要求,我馆严格对文化馆实行免费开放,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免费开放的项目及内容。截至目前,我馆微信公众号已有5500余人关注。免费开放服务人数已达13万人次,公共文化服务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达到100%。(二)文化馆每周定时免费开放时间大于60小时,常设免费服务项目8个。实体馆服务人次超过3万人(次),数字服务人次超过110万人(次)。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文化馆因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致使很多工作无法很好的开展。(二)改进措施: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升工作技能。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5年,岚皋县文化馆继续坚持以“文共体”总中心的总体部署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不断丰富文化供给,做好非遗文化体验,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紧扣“春踏青、夏戏水、秋BA、冬玩雪”四季主题文旅活动,全方位展示岚皋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形象。同时要加大对村社区文化服务力度。加强与乡镇的合作,组织更多巡回展演和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农村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