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7:01
单位名称 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食品药品、知识产权产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建立我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和诚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承担有关食品药品、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专业技能、职业规范的培训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工作;承担全市食品药品、专利技术许可和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工作等。
住所 渭南市高新区贸易广场十字西北角
法定代表人 贺延
开办资金 6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18万元 61.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创新引领,切实增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一是找准“着力点”。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专利导航工程,组织举办第三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渭南分赛,2家企业进入决赛并荣获优胜奖,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承办全省秦创原原上企业知识产权系列培训开班仪式,助力我市区域内创新主体技术创新。二是打通“梗阻点”。在全市开展存量专利盘活、注册、评价及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工作,目前已有357家企业完成系统注册评价工作,9件产品完成专利转让许可备案,400件存量专利完成入库工作。三是形成“突破点”。召开全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推进会,积极建立银行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机制,通过“政府+银行+平台”的合作模式,共同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二)多管齐下,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效能。一是形成“统筹力”。组织召开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机制作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二是强化“执行力”。制定下发《渭南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排查59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商超、药店等;完成40件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整改工作;今年以来,共受理专利侵权案件38件(其中电商案件30件),商标侵权案件43件,处理地理标志侵权案件1件,均已办结。三是增强“驱动力”。聘任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家1名,专利技术调查官4名。联合渭南海关举办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与风险防控专题培训。举办全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会及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发布,承办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培训班和典型案例评选交流活动。(三)融合增效,深入拓展品牌建设广度与深度。一是树立“标杆项”。依托渭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围绕渭南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华山”系列商标品牌,促进知识产权与文旅、文体融合,引导和支持打造特色鲜明的渭南县域商标品牌。二是培育“品牌项”。举办全市商标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暨“陕西好商标”申报工作培训会,联合省品牌促进中心在华阴、潼关、富平等地开展商标品牌调研工作。三是提升“价值项”。组织辖区23家企业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节,渭南市人民政府与省知识产权局共同举办陕西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我市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节贡献奖和2024年“陕西好商标”组织申报先进单位,14个区域、企业、产品品牌参加陕西品牌价值评价,品牌价值达到318.85亿元。(四)主动作为,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强化“落实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全市共有8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参加“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西部地区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系列活动,国家专利导航渭南服务基地与渭南高新区签订增材制造专利导航服务协议。在富平、高新、白水分别召开公共服务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成果发布及启动会,旨在推动公共服务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二是提升“服务力”。截至2024年底,渭南商标窗口累计受理各类业务561起,处理各类发文1306起,协助缴费8万余元。专利商标检索报告40余份,知识产权工作简报及专刊10期,上报工作动态3期,典型案例1个。截至2024年11月,我市专利授权1543件,同比增长8.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68件,同比增长7.9%。。三是增强“影响力”。配合国家局举办的“知识产权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主题新闻发布地方行活动,对我市富平柿饼、富平羊奶粉、华州皮影等开展专题采访调研。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与渭南电视台联合开办“相约知识产权”专栏,宣传全市地标品牌和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共14期。全年共举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巡回培训会、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培训班等31场次的线上线下培训,参训人数3160人次。截止目前,全市共在中、省、市发布各类信息稿件188篇。(五)突出靶向,圆满完成食品药品抽检工作。2024年,共完成市级食品安全抽检餐饮环节480批次任务、省级化妆品100批次的监督抽样任务;完成对市级党政机关食堂进行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任务抽检样品60批次。在抽检工作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预警,结合中心职能职责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市局相关科室或属地监管部门。(六)守牢底线,全力保障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全年共完成政协渭南市六届三次会议、渭南市第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首长来陕、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会等重大活动保障30次。在重大活动保障中对承担保障的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进货查验记录、索证索票、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菜单预审等环节进行督查,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16起突出问题现场督促整改并及时上报市局处理。(七)营造氛围,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宣传培训。今年以来,先后在贸易广场、渭南师范学院、包联社区等地进行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共计发放资料3000余份;完成了11个县(市、区)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有害生物防治巡回培训任务,累计培训3100余人次;培训餐饮企业8家,培训食品从业人员530余人次;举办了渭南市中药材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培训会等专题培训会2次,共计培训290余人。同时,今年协助配合市局还开展其他临时性工作。参与了2024年食品安全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先后对华州区、蒲城县、富平县等5个县(市、区)25家肉制品加工小作坊、餐饮企业和食品流通单位进行暗访检查;配合市机关事务局对高级中学、市政府幼儿园、渭华干部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13家单位食品安全进行督查。发现存在问题均已交由属地监管部门和市局相关科室处理。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渭南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知识产权保护在省政府督查检查中获得A等次;被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评为2024年度全国优秀通联站;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贡献奖和“陕西好商标”组织申报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表彰奖励。专利质量数量得到显著提升。至2024年11月,我市专利授权1543件,同比增长8.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68件,同比增长7.9%。中小企业服务取得实际成效。在华阴、富平等地召开商标质押融资授信仪式,完成10家企业质押融资登记备案工作,金额达4728万元。与人保财险西部创新中心和渭南分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保知识产权各类保险16项,保险金额120万元。2024年,新增9件“陕西好商标”,总数量达到28件。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目前中心承担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和省、市考核任务,承担省知识产权局多个业务处室下达的工作任务和市局的食品药品服务等多项业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缺,离预期的工作效率还有差距。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与主管部门对接,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引进;二是强化本单位干部队伍能力提升,通过举办业务专项培训、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中省各类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技能。四、下一步工作1.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工作监管服务水平。以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立足职能职责,围绕食品药品宣传培训、食品安全抽检、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等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提升食品药品领域监管服务水平。2.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渭南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推动设立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渭南分中心,为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大力实施“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地标运用促进和“华山”商标品牌价值提升项目,借助地标品牌的影响力,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3.全力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与转化运用。聚焦重点产业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高价值专利产出,提升专利质量。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保险“入园惠企”等活动,促进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4.不断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改革。以国家商标业务渭南受理窗口、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等为支撑,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争取在渭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西安代办处工作站,为市场主体和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