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政务中心大厅运行、管理工作,窗口服务、材料核验、结果反馈,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政务服务信息共享、政务服务数据分析。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集中安置中心1号楼104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宝敏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万元 | 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改革赋能,行政审批精简高效。一是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对已划转的158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集中审批,进一步优流程、减环节、压时限,不断提升审批效能。今年以来已办理各类许可7000余件。二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企业开办、企业准营、企业注销等关联性强、高频发生的政务事项进行系统集成,提供涉企事项集成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723户,其中注册企业51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户,个体工商户1198户,为479户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2277枚,降低企业开办成本36.5万元。三是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线上”服务,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实现项目申请“零跑腿”,为奥莱小镇、5G智慧灯杆等重点项目核发电子施工许可证。探索试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为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电磁继电器装配厂房项目核发分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完善“并联审批”机制,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及抗震设防备案等多事项并联审批,平均压缩时限60%。(二)提升服务效能,“三化”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建设“便利型”社区,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全力推进“便利型”社区建设,逐社区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指标体系,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今年三月全区第二批5个“便利型”建设社区全部通过验收。二是完善视频勘察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勘察效率。梳理21项视频勘察事项,进一步规范勘察流程,压时限、降成本、提效率。截至目前,完成独立视频勘察事项28件,联合视频勘察事项2件,平均每件压缩审批时限3.5个工作日。三是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印发《关于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梳理及上线启用工作通知》,组织召开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编写工作培训会,通过业务培训及自查检查,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三)聚焦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拓展跨域通办广度,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依托线上平台,打破地域阻隔和信息壁垒,形成“异地申请、属地审核、协同联动”新模式。累计与铜川市印台区、安康市汉滨区等36个县区签订协议,跨区域通办“朋友圈”不断扩大。二是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常规检查、领导巡查、视频抽查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大厅管理。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鼓励参评、差评整改反馈等工作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全区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量为5338件,好评率99.98%。三是优化企业服务专岗功能,提升企业满意度。按照企业类别及需求成立专班,定制审批服务方案,保障项目落地。今年为大窑年产50万吨饮料智能工厂项目提供“帮办、代办、陪办”和“容缺受理”服务,助力大窑饮品实现“十个月投产”的陈仓速度。四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锻造一流行政审批队伍。开展“业务大培训、一线大练兵、实战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做到周周讲业务、月月有评比、次次有提升。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业务大讲堂”8期,培训干部200余人次。完善导师帮带机制,促进干部增长才干、提升本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提升改造政务大厅,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投资近60万元扩建区政务服务大厅,整合搬迁市民中心窗口,累计进驻19家单位,设置许可、养老、医保、公交等服务窗口48个,可办理许可类事项180余项、公共服务类事项200余项,日均接待群众300余人次,不断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全年各窗口累计办件3万余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工作牵头协调难度大。二是服务能力还需提升。三是增值服务有待拓展。(二)改进措施1.加强与各业务部门沟通协调。2.优化提升大厅办公设施。3.加强人员培训与学习,全面提升业务技能。四、2025年工作打算2025年,区政务服务中心将紧紧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核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作风能力提升为抓手,以企业群众满意为目标,围绕中心谋发展、狠抓学习强素质、履职尽责优服务、锐意改革求突破、突出特色树品牌、团结拼搏争一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陈仓实践作出新的行政审批服务贡献。(一)强化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质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大厅管理,严格落实大厅管理制度,开展优秀窗口评选活动,激发窗口工作人员敢担当、善作为的精气神。健全完善区政务服务大厅巡查机制,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各入驻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审批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擦亮“‘陈’信办”政务服务品牌。全面总结提炼全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和改革成效,在市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刊发信息稿件不少于5篇。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事迹和案例,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对“‘陈’信办”政务服务品牌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二)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惠企便民。优化升级企业服务专岗功能。跟进保障全区重点项目,依需成立项目专班,“保姆式”服务项目全生命周期。稳步推进“便利型”社区建设。按照全区“四型社区”建设年度计划,创新工作举措,加强工作协调,对照考核指标,加快推进生活便利、出行便利以及办事便利工作任务推进,确保2025年全区“便利型”社区建设任务高线达标。进一步完善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工作机制。深化分阶段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流程改革,加强与住建、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助力各类项目早开工建设、早投产达效。(三)全面深化改革,积蓄发展动能。持续推动并联审批改革。依托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实施并联审批,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与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并行办理,实现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在线申报、在线提交资料、在线受理审核、在线出证。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助力项目早开工。有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改革。按照“高频、面广、问题多”的标准,2025年积极推行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创新政策扶持等16项“一件事”重点事项在陈仓落地见效,不断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行企业“一件事”业务指导工作,全面推行“一照多址”“个转企”等多项改革措施落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市场发展潜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国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3年3月1日至2028年3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