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陈仓区>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宝鸡市陈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宝鸡市陈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55
单位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宝鸡市陈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业务范围:文化宣传;文化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管理;业余文艺创作组织;授权管理文化市场;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大众科普资料编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相关文化产业经营)。
住所 陈仓区行政中心文化大楼5楼
法定代表人 杨宝祥
开办资金 9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5万元 20.19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组织开展春节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春节前夕,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1月下旬开始,区文旅局、区文化馆联合区书法家协会组织部分书协会员走进西山、川原、城区,开展义务书写春联公益活动6场次,共计送出春联1万余副。2、成功举办“大地欢歌·喜迎春”宝鸡市陈仓区第八届锣鼓大赛。来自我区各镇街的8支锣鼓参赛队伍700多名鼓手参与了本次大赛活动。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进行线上直播,据不完全统计,近23000余名观众通过线上线下观看了活动。组织翟家坡村社火、南关村社火及曹家沟社火在陈仓区主城区及育才园进行游演,陈仓非遗抖音号同步进行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10万余人次;4、“大地欢歌·和美乡村”2024年陈仓区“四季村晚”示范活动在绿丰源农旅融合示范园举办。此次活动由区文化馆与宝鸡文理学院音乐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激发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力,促进乡村文化持续繁荣兴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大地欢歌·和美乡村”2024年陈仓区“四季村晚”暨冬季文化旅游季启动活动在县功镇举办,此次活动以“四季村晚”为平台,以冬季文化旅游季为契机,全面展示了陈仓区文化旅游事业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繁荣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积极推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双丰收。5、8月21日晚,宝鸡市陈仓区第五届“大丰杯”秦腔自乐班大赛在陈仓区法治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各镇街9支自乐班队伍竞相亮上绝活,参赛选手们优美的唱腔及乐队精湛的演奏,充分展现了秦腔艺术高亢、豪放的魅力,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喝彩连连。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5名。颁奖仪式后,特邀李娟、谭天杏等戏曲名家精彩献唱,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高品质的艺术盛宴。本次大赛为广大秦腔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互相切磋的平台,极大的激发了我区群众对秦腔艺术的热情,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群众基础。举办“大地欢歌·喜迎华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艺术摄影作品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最具代表性和艺术性的作品80余幅。作品集中展示了我区在打造最具发展活力新城区、奋力谱写陈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过程中的历史记忆和精彩瞬间,彰显出陈仓人厚积薄发、勇毅前行的爱国热情,展现了陈仓人坚信笃行、好学能文的文化成果,体现出陈仓人追求卓越、跨步向前的昂扬风貌。周末广场文化活动,全年演出31场次,益群众人数达到5万余人。8、“陈仓文化90分”群文大讲堂,全年共举办18期,参与活动人数累计达4000余人次。“陈仓文化90分”群文大讲堂活动以“订单式、菜单式”形式向基层镇街送教延伸,为我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培养了大批基层文艺骨干,使全区乡村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更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陈仓文化90分”群文大讲堂项目被区委文明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荐参加宝鸡市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9、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高免费开放服务效能。舞蹈排练厅、书画展厅、小剧场、理论培训室等设施,按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常年对群众免费开放,开放时间每周达到56小时。积极做好安全应急预案、讲解接待、活动场地保障等工作,平均每天到场活动群众约70-80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全年接待参观群众7000人,与全区12所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开展非遗研学18场,接待师生5500余人,全年共计接待参观群众12500余人。10、区文化馆与市群众艺术馆多次对省级非遗项目西山刁鼓、西山酒歌、姜马察回音乐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研,对提升这两个项目的表演艺术性、传承与保护进行深入交流;联合王忠民、许全斌、唐明晰教授组建非遗民歌采风调研团队,对西山酒歌、民歌小调、慢花儿、社火调进行了采风调研与录制拍摄,创作《古道陈仓》---西山酒歌新专辑;推荐花脸张手工坊申报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社火博物馆非遗工坊、社火脸谱绘制技艺、西山刁鼓申报2025年省级非遗专项资金;白宝平等8人申报市级第七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仓皮影戏、秦川大曲酒酿造技艺申报省级第八批非遗项目。刘小龙等3人被命名为第二批市级乡村工匠;37人被命名为我区第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我区18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2-2023年度非遗传承活动进行评估,最终评定4人为优秀等次,14人为合格等次。春节前夕,慰问我区60岁以上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0人,发放慰问金9000元。组织陈仓剪纸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社平、社火脸谱绘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胥军权开展进社区、进校园非遗公益课堂培训活动;姜马察回音乐、陈仓皮影戏进社区、进校园巡回展演活动;西山酒歌演唱团走进西安音乐学院开展宣传展演活动,以上活动同步在陈仓非遗抖音号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达2万余人次。通过“五进”活动旨在引领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体验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热爱和传承非遗文化。选送剪纸、泥塑、根雕、传统刻字、社火脸谱等作品27件,参加宝鸡市“祥龙献瑞·山花迎春”宝鸡非遗优秀作品线上展;组织社火脸谱绘制技艺、陈仓非遗小吃参加2024年陈仓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系列活动“畅游陈仓·共赴春约”春季游推介会深受与会人士的喜爱;区文化馆联合宝鸡社火博物馆开展西山酒歌直播,在线观看3000余人次;五一假期非遗线上展播陈仓箱画、西山酒歌,浏览量达21万人次;组织我区非遗手工技艺类项目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活动中进行宣传展示展演;选送4件陈仓剪纸作品参加了第二届宝鸡市“非遗里的清廉”优秀剪纸作品线上展;选送陈仓刺绣布艺作品18件参加宝鸡市第二届西秦刺绣传统技艺大赛,获得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3名,文化馆获优秀组织奖;邀请古琴演奏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群岭走进非遗陈列馆开展“古韵今风迎中秋琴音对话庆佳节”古琴演奏直播活动;开展迎中秋非遗线上展、陈仓剪纸廉政作品展,展出作品16幅;组织省级非遗项目西山酒歌在凤翔区参加“大地欢歌·盛世华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优秀传统曲艺展”演出活动;开展“大地欢歌·喜迎华诞”陈仓剪纸线上展,展出陈仓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社平作品---传统枕顶图样50余幅。春节期间,翟家坡社火赴成都双流区黄龙溪欢乐田园开展商演;组织赤沙镇血社火参加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举办的“龙腾六盘山·精彩耀固原”“宁苗杯”首届全国社火大赛,荣获优秀奖;央广网采访组对我区非遗传承与保护发展情况进行采访报道;协同陕西日报采访报道陈仓银器制作技艺市级代表传承人齐省勋的从艺生涯。社火脸谱参加非遗里的中国拍摄,春节期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同时惊艳亮相中国-突尼斯建交60周年招待会和摩洛哥“欢乐春节·中国庙会”、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第十四届中美文化交流高层论坛等活动。11、《新陈仓》全年编辑发行《新陈仓》24期,84000份,累计采访报道全区重要新闻、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好人好事、文化生活等主题稿件430余篇,照片120余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我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工作切实加强。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1、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基层不够,例如文艺演出、书法美术舞蹈的培训仅限于城区周边。2、在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面,非遗数据库、网站、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等线上服务能力不足。3、周末文化广场演出质量不高,各演出单位对此项活动重视不够,只是应付,将演出任务交由业余群众演出团队,使群众产生视觉疲劳。4、干部队伍谋事、干事、工作责任心不强。5、文化场馆“开馆闭馆”的供给模式陈旧,要大胆探索非遗体验等沉浸式、场景式体验服务供给方式。四、2025年工作计划1、提升陈仓民间社火、周末广场文化活动、“陈仓文化90分”群文大讲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影响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订单式、菜单式开展形式。常态化开展“四季村晚”活动,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2、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积极做好省级非遗项目吹箫引凤传说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工作。打造提升“西山酒歌”“姜马察回音乐”两个音乐类省级非遗项目表演艺术性和观赏性。鼓励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五进”开展表演、展览、培训等活动。3、加强文化馆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线上服务能力,加大直播平台宣传推介力度,利用网站、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等,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服务大餐。4、举办春节、暑期公共文化活动。5、按照免费开放工作要求,继续做好非遗陈列馆、小剧场、舞蹈排练厅、书画展厅、文艺理论培训室等对外免费开放工作。6、紧扣文化馆评估定级各项指标,对标任务,查问题、促整改,确保一级馆评估定级高线达标,7、加强对外文化交流。8、改进作风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完成区文化和旅游局交办的各项其他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