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在陈仓辖区内依法管理城市,促进社会和谐。对区域内市容环境卫生、规划、建筑市场开展执法管理工作,依法进行监管;对区域内环境保护方面对噪声污染、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对无照商贩(门店和市场除外)、公安交通管理方面对侵占道路(主干道的车行道除外)、机动车占道维修经营等开展执法管理,依法进行监管;对区域内户外广告设置、宣传品张贴、车辆临时停放点、临时占用公共设施与道路、临建依法进行许可管理。 | |
住所 | 陈仓区南环路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小军 | |
开办资金 | 183.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8.48万元 | 198.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立足本职,切实履行城市管理的职能。1、完善数字化考核办法,提高办案水平。大队充分发挥分工明确、快速分派、处置及时的优势,较好地解决了数字化案件办理中的难点、热点、突发性问题,每月底做到数字化平台案件全部清零,全年共完成数字化案件13616件,结案率99.8%以上。2、实施精细化管理,治理市容乱象。严格落实市容管控“三大专项行动”和“迎国庆、优环境”秋日行动工作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实施精细化管理。对辖区内流动商贩、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户外广告设施等违规行为现场督导其整改,共计规范流动商贩952处,店外经营1049起,乱堆乱放425处,清理各类乱贴乱画382处,拆除各类横幅65处,纠正乱停乱放非机动车辆527辆。3、开展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规范管理工作。为做好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规范管理工作,按照市执法局《关于加强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规范管理的通知》。大队及时完善户外招牌设施设置管理网上认领、事项梳理工作。日常执法中要求执法队员做好对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设置方式、照明、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前端技术指导。建立门头招牌摸底台账,累计排查摸底户外门头牌匾1367户,服务指导存档151个。4、规范管理便民摊群点,提升服务水平。对辖区设置的7处便民摊群点和食品摊贩临时摊点、放心早餐网点进行不定期执法检查,严查占压盲道、物品乱堆放、地面油污、卫生脏乱差、损绿毁绿现象,情节严重者按程序予以处罚。同时,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全力做好摊群点周边市容环境秩序管理工作,加大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行为的整治力度,积极引导流动商贩进入设立的摊群点内从事经营活动,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生活需求,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5、开展夏季夜市烧烤摊点设置工作。为有序促进夏季夜间经济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容管理秩序,结合城区商业布局、居民消费习惯和人员的聚集效应,设立夏季夜市摊点。大队在辖区范围内科学选址,经局审批设置夜市烧烤摊点87户,累计巡查检查70余次,规范引导夜市摊点商户有序经营,满足周边市民群众生活需求。6、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中高考“禁噪”行动。为切实维护好中高考期间考场周边市容环境秩序,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大队坚持提早谋划,主动作为。在考试当月成立24小时夜查执勤分队,对建筑工地施工噪声和商业文化娱乐场所噪声进行拉网式巡查,累计发放《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通告》560份。在考点周边核心区域,清理占道、出店经营75处,全力以赴保障“两考”顺利进行,为广大考生营造安静、舒适、整洁、有序的学习考试环境。7、扎实开展燃气安全检查工作。大队根据任务分工,对流动商贩、便民摊群点、夜市烧烤燃气使用安全进行全覆盖式排查,全年共计出动执法队员960余人次,采取日常巡查及专项检查的方式,对已备案的食品摊贩及商户燃气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食品摊贩及商户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及燃气安全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对存在年检标丢失及过期燃气瓶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进整改。8、加强投诉举报办理工作。大队从狠抓服务意识、服务管理、服务质量上入手,要求执法人员注意文明用语,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尽全力调解纠纷和处理疑难问题,维护好社会稳定。全年接收办理12345热线工单共525件(餐饮油烟类11件、夜间施工扰民101件、市容环境类42件、占道经营137件、生活噪声扰民181件);市长信箱7件(市容环境类2件、占道经营4件、噪声扰民1件);区长信箱6件(占道经营6件);回复办理人大议案1件,人大建议1件,政协提案1件,政协建议5件;办理国家信访件2件,各类督办答复67件,办结率为100%。(二)依法履职,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持续做好扬尘污染管控,筑牢城市“防尘墙”。大队精心安排,细化标准,对城区35个建筑施工工地进行昼夜不间断拉网式执法检查,要求其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进行施工。在环保巡视和大气污染防治及臭氧天气污染和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期间,执法队员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做到随叫随到,共检查92次,出动人员276人次。对区治霾办交办检查发现施工工地存在问题8条,已全部整改到位。一年来,对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工地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2份,停工通知书12份,依法查封工地,强制停工5处,查封施工机械16台,共立案查办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案件25件。以执法手段倒逼施工企业履行大气污染防治主体责任。2、做好餐饮油烟治理工作。按照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网格化巡查管控机制,对辖区内餐饮单位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共计出动执法队员265人次,执法车辆97台次,对城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单位累计检查1168次,形成检查台账422份。检查发现油烟净化器清洗不及时、清洗记录卡不完整92家,其中立即整改到位6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整改86家,整改油烟排放管道门店25家,督促安装油烟净化设备门店14家、处理12345油烟扰民投诉11件,均已办结。3、开展乱倒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大队多措并举强化日常监管,在引渭渠沿线、滨河北路、北新路、渭河河堤路等乱倒建筑垃圾易发点,严格查处建筑垃圾处置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在实现常态化监管抓重点、全覆盖的基础上,强化夜间高发时段巡查力度,实行全天候、无缝隙巡查管理,累计巡查23次,悬挂禁止倾倒建筑垃圾警示条幅8条,查处乱倒垃圾7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大队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积极服务于陈仓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工作被市、区级媒体宣传报道,在全市精细化考核中名列前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城市管理宣传力度不够,辐射面小。2、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改进措施:1、采用新媒体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增强市民对城市管理的知晓度和参与度。2、积极创建示范街路,持续规范便民摊群点,加强市容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精细化水平。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聚焦精细精致,全面深化市容秩序综合整治。紧盯城市管理薄弱环节和突出区域,提前摸排存在的问题,分析研判,精准发力,全面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以市容善治提升民生温度,不断提升辖区城市管理水平。(二)聚焦环境保护,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按照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纠建并举的原则,积极履行职责,配合住建部门加强建筑工地管理,严格查处工地扬尘行为,持续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污染防治、露天焚烧污染治理等工作。(三)聚焦民生民利,全面提升执法工作效能。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履职。推行阳光执法、柔性执法、规范执法,打造严格文明执法新常态、执法为民新样板,让执法有力度、有尺度更有温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