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富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51
单位名称 富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科技攻关、科技推广、科学试验、成果转化、科技合作的组织和实施;科学技术奖申报评审奖励工作;科学事业费、科技研发经费和其他专项经费的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全县防震减灾工作;承担科技培训、宣传、信息、统计工作;全县知识产权工作。
住所 富县文化大楼五楼
法定代表人 周立群
开办资金 32.1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发展改革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2万元 13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科技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围绕科技创新考核指标,夯实责任。经过全面摸排与宣传相关政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研发投入2.4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3家;完成技术交易额1.29亿元。2、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创新领域进一步拓展。围绕产业发展及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分别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延安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校企联盟、资源共享、技术交流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延安大学建立了博士服务团服务机制,以高校和科研院提供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理论支持,企业加强成果应用与推广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突破了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升级改造。上郡肥业、鄜州神鹿、秦直生态、子午实业等企业分别于相关高校就果园技术管理“水肥一体化”提升、农业废弃物无害化肥料高效处理研究与示范等开展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3、建设创新平台载体,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推荐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镇、示范村科技创新平台各一个。同时,进一步巩固历年建成的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石油、天然气及现代农业方面,在重点领域和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4、科技项目管理工作,助推产业发展。完成2025年度省级、2024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建议的征集、技术需求工作;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8项,发挥项目和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围绕园区与县域特色经济创新链项目,进行重点环节、关键技术中的核心创新点部署;对2022-2023年度市级在研科技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促进其结题验收;率先在全市制定了《富县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创新了财政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5、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落实科技扶贫全覆盖。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登记备案试点工作,登记法人特派员12名,自然人特派员121名。选聘11人的县级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镇、村建设上取得成效,建立示范基地、示范园21个。探索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引进苹果优良品种、推动果园更新改造,矮化自根砧栽植、肥水一体化,品质提升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示范突出了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及扶贫巩固工作提了技术保障。取得的成效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研发投入2.4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3家;完成技术交易额1.29亿元。2、建设创新平台载体,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推荐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镇、示范村科技创新平台各一个。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工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不够;创新研究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企业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尚未构成;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致使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短板。科技主管部门经费短缺严重制约工作开展。整改措施以高校和科研院提供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理论支持,企业加强成果应用与推广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突破了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升级改造。同时,进一步巩固历年建成的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石油、天然气及现代农业方面,在重点领域和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下一步工作计划1.完成科技创新领域工作任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方位落实服务措施,力争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上实现较大突破,全面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技术交易登记工作任务。围绕县域特色产业提升,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培育工作。2.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按照三产融合、创新发展、集约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布局建设乡村振兴科技示范镇村,示范带动全县乡村振兴。3.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加强省市科技项目计划的争取,做好试验示范及创新工作的同时,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与转化。4.推进企地、校地合作。继续推进引进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构建覆盖科研、中试、产业化全过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和技术升级改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