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区城乡建设和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本建设方面保障。保障性住房、房地产市场、物业服务行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管理;城市管理和市政设施建设及维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和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辖区渭河综合治理等工作。 | |
住所 | 渭南高新区香山大道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凯 | |
开办资金 | 2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200.98万元 | -7871.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海绵城市建设加速推进。2024年,完成秦裕路涵洞排水设施扩容工程、雨水泵站水毁修复改造项目、西高速口内涝点治理工程等3个项目,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投资1080万元,积水点管网改造工程(二期)等9个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计划2025年全部完成建设。二是重点城建项目加快进度。高新区公厕建设项目已完工9座公厕,剩余6座及3座中转站已完成选址,正在办理审批表的签订及地勘;生活垃圾分类创新试点项目已完成土地移交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预计2025年4月完成建设任务。三是项目包联包抓扎实开展。按照区党工委、管委会安排部署,扎实强化项目包联包抓,切实加强项目推进和服务。2.高效率夯实住房保障。一是扎实推进老旧改造。完成国税局家属院、雄风制药家属院、福利厂家属院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福泰花园等5个改造小区已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二是“三保”工作成效显著。紧扣全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全力加快珺睿府三期保交楼建设,完成541套保交楼建设和交付任务。三是集中整治扎实有效。按照中省市区住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及时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建立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制定了《渭南高新区住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时间节点和任务标准。3.高标准强化精细管理。一是环卫保洁质量逐步提升,科学利用“人工+机械”的工作方式,通过“四定”法分配任务,落实“8+10”机制,全面提升环卫工作效率,真正做到环境卫生“六无、六净”。全年共完成环境卫生细化保障180余次。二是市政设施管护日趋规范,严格对标“六整治六提升”要求,全方位排查区内基础设施问题隐患,统筹规划开展维护维修。4.高要求深抓安全生产。一是健全机制方面。严格落实中省市区有关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结合城建领域实际,制定印发《渭南高新区城建系统安全生产职责清单》,调整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制定印发《渭南高新区城建系统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2024年度城建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确保有任务、有目标、有标准;落实城建领域安全生产季度调度机制,完成区级定期调度4次,结合城建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印发《渭南高新区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专题研究部署会议,成立城建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城建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的有效落实。二是建筑施工方面。区内在监在建项目共40个(产业、公共建筑类项目共16个、房地产开发类项目共22个、市政类项目2个),总面积298.06万平方米。区内预拌混凝土企业共8家,区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共3家。三是城镇燃气方面。定期召开高新区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整治及燃气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调度会议,制定《渭南高新区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渭南高新区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高新区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及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督促各成员单位完成行业燃气安全自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四是自建房方面。制定印发并实施《渭南高新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开展工作;切实发挥专班工作机制,积极督促街道办事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开展自建房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工作,确保相关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切实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制定《渭南高新区自建房安全整治工作责任书》,由区级各相关部门签字背书,督促相关部门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并对各街办上报的16户农村隐患自建房完成安全鉴定,同时向群众宣讲自建房政策要求,现场商议房屋隐患消除举措,从根源上化解安全隐患和信访源头。5.高水平提质行业管理。一是水务管理方面。完成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活动,累计发放节水宣传制品2.3万余份,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扎实完成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有效维护了河湖生态健康。二是交通管理方面。完成2023年度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及310国道沿线道路6处交叉口杆线迁改项目。6.高强度持续提振队伍建设。2024年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2024年工作要点为首要目标,进一步深化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通过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培训、执纪监督等方式方法,全系统干部队伍作风能力、业务能力、服务水平等实现大提升大提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精心谋划,2024年高新区共实施7个海绵城市项目,内涝治理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西高速口内涝点等3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高新东路建设项目等人行道及绿化工程、等4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始终坚守“三保”目标。持续强化保民生保稳定,扎实保交楼保交房保回迁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夯实部门责任,全方位系统性推进工作见效。三是始终坚持优化营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细化工作措施、优化审批程序。四是坚持提升作风能力。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要求,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主线,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理顺基层党组织,完善和优化党建引领的机制性、规范性和成效性制度,把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干部作风大整顿同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为核心,在学习、教育、整顿、总结等各个环节,着力提升干部业务水准、作风能力和行政效能。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安全生产存在薄弱环节。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安全防护措施投入不足,违章操作、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城市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没有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简单来说就是粗放式粗暴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长效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发挥城市管理顶层机制的作用还不够强等改进措施:1.持续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合力,加强建筑市场和现场监管的联动。2.提高精细管理。我们坚持以降低城市道路积尘负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市容市貌提升等为具体手段,推进城市精细化精致化管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狠抓城市建设不松劲。加快实施穆屯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环线北延下穿高铁段、支二路、时代广场海绵化改造工程、敬贤大街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狠抓“四保”目标不打折。持续深入推进房地产保交楼保交房保回迁保办证任务,下决心有力破解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服务于民、惠利于企。(三)狠抓精细管理不动摇。以“六整治六提升”为抓手,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高标准提升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养护、生活垃圾分类、城市防内抢险等能力和水平,不断刷新城市“颜值气质”。(四)狠抓交通水务不失位。全力克服现有机制不健全、人员机构不到位等不利因素,统筹兼顾、再添举措履行好交通水务职能职责。(五)狠抓安全生产不停步。扎实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月”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城市燃气及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从源头堵住隐患漏洞,对存在安全隐患整改不认真、不及时的施工企业和不履行监管职责的责任单位以及违法违规行为,依规依法严肃查处查办。(六)狠抓作风提升不松懈。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为目标,认真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以实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严管厚爱”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团结协作、廉洁自律意识,凝心聚力,履职尽责,拒绝当“躺平式干部”,拿出“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精气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城建人,建设有担当、善作为的城建队伍,凝神聚力推动城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的精简办事程序,强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程网办、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等,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关口前移,针对“12345”市长热线、信访案件等突出问题,建立工作清单,落实包案化解,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确保社会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