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神木市博物馆、神木市展览馆)

神木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神木市博物馆、神木市展览馆)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18
单位名称 神木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神木市博物馆、神木市展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展示神木形象,提升全民素养,负责文物征集、收藏、保管、保护、研究、陈列展示活动;举办各类经济、文化建设成果展览、讲座、培训;开展各类社会公共教育活动。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麟州街北段148号
法定代表人 孙致远
开办资金 9946.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84.89万元 974.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由神木市博物馆变更为神木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神木市博物馆、神木市展览馆),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业务技能不断提升,业务工作全面开展。1.神木市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小组成员走基层、访民间精选了35件具有石峁文化鲜明特色的陶质类文物,现已征集入库,进一步充实了神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量和类型、提升了神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藏品的整体水平。2.已完成一般文物的养护工作。历时三个月,保管部工作人员配合安徽徽博文物修复有限公司专业修复团队人员完成了神木市博物馆馆藏123件陶质类文物的修复工作,并积极做好等级文物修复前期准备工作。3.历时半年,保管部全体业务人员严格按照榆林市文物局要求,登陆“榆林市文物综合监管平台”,全面开展对馆馆藏10861件文物进行逐条录入、添加和补全文物基础信息的工作,并圆满完成。4.积极推动博物馆馆藏等级文物修复前期向市、省、国家文物局申请、报批工作,并邀请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院老师编制《神木市博物馆馆藏一、二、三级(青铜器)保护修复方案》,方案编制现已完成,等待市、省、国家文物局审定,全力推动馆藏等级文物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5.雷锋月期间,特举办《倡树时代新风传承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事迹图片展》分别走进神木七小、三小、四小、十一小等进行宣传,在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策划承办《龙年看龙—文物里的中国龙图片展》《博物馆里读中国——神木市精品文物图片展》《守护长城遗迹传承长城文化——神木市长城保护宣传走基层图片展》,分别进学校(六中、十三小、十四小等)进基层、进社区等,共计志愿文化宣传15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6.为促进馆际交流,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应昭君博物院申请,借展神木市博物馆馆藏具有典型匈奴特色文物18件,并联合推出《交融之美—昭君出塞和亲之路沿线精品文物专题展》,8月,博物馆业务人员赴呼市参加昭君文化研讨会以及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对博物馆在藏品保护、展陈展示、语音导览、文创开发等和探讨会专家以及展台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学习,为博物馆后续高质量发展垫底良好基础。7.为优化展览内容,提升展陈效果,满足观众文化需求变化,陈列部对三个古代文明展厅展线上的80余件文物进行部分调整并重新布展,同时对展厅照明设备和参观指引标牌也进行更换。8.加强业务交流学习、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保管部全体业务人积极参与由山西省博物馆协会主办、文博圈承办的“2024年度博物馆藏品管理培训班”线上培训;保管部折雪梅、张予镔积极赴辽宁省沈阳市参加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工作人员通过一周的培训学习,提高了业务人员的理论和专业水平,增强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意识。(二)、宣教工作纵深开展,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和青少年教育阵地作用1.开展了“博物馆奇妙日”系列课堂,依托传统节日,社教课堂和活动分别有:《龙行龘龘新年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节主题活动、《龙头节》二月主题活动、《忙趁东风放纸鸢,传统节日记心间》清明节主题活动、《传承节日文化发扬劳动精神》五一劳动节节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迎华诞庆国庆》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参与活动体验人数1300余人。2.“传播神木文化讲好神木故事”移动博物馆进校园,分别走进走进六中、四小、十三小、十四小等共开展16次社教活动;社团课《神博衍艺》驻六小开展17次课程;以“探索博物馆,发现过去与未来的奇妙交融”为主题的“科技之春”社教体验活动走进一小、京师神木实验学校,开展活动5次,全年社教活动参与人数12800余人。3.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博物馆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和传统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包括《龙之魅影》《熠熠生辉的青铜器》《保护长城》《探镜之谜》等。4.为扩大神木地域文化文化以及神木市情科普宣传宣传力度,展览馆共组织开展了《探索科学奥秘,点亮智慧之光》《童心探科学,逐梦创未来》以及《科技梦想伴我成长》手工创意赛等科普主题活动共10次,参与活动1000余人。5.宣教部组织举办了神木市文博讲解员大赛,第五届小小讲解员大赛。开展了神木市博物馆第二十二期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共培训出了54名小小讲解员。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展览,丰富了馆内的展陈内容,给广大市民、学者和文博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平台。2.社教课程,通过进校园、社团课、特色体验课让孩子带动家庭、带动班级、带动学校,让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参与博物馆、深度体验博物馆,探寻博物馆中的古今传奇。3.移动博物馆,实现历史文化进乡村、企业、社区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让各类人群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感受神木独特地域文化魅力。三、存在的问题1.办公设备配置低,电脑、相机、打印机、导讲设备等设备无法满足正常工作需求,影响工作效率。2.博物馆关于文物征集方面的工作开展缓慢,业务知识互相交流在单位开展较少。3.工作人员在各个岗位上都缺乏学习机会,无法较好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需培养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四、改进措施1.重新申请给各个科室配置办公设备。2.申请文物征集费用,策划文物征集方案,确保开展好文物征集工作,加强业务培训。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中心将全面发挥“一个中心、两个阵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挖掘利用神木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提高神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工作要点如下:(一)党建工作1.围绕“党建引领全盘工作,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全力打造窗口服务型支部”的工作思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发挥支部堡垒作用,从政治、思想、纪律、制度四个方面引导党员干部过好组织生活。2.积极主动配合落实市直工委、主管局党委抓好基础党建工作。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三类五星”评定党员、党员履诺践诺制度,创新“党员主题日”活动形式,做好基层支部建设。3.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创文宣传,营造两馆良好创文氛围,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惠民展览、移动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二)业务工作1.做好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免费开放和团队以及政务接待免费讲解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让两馆成为展示神木的重要窗口。2.积极开展神木市博物馆2025年文物征集工作,让更多流散于民间的珍贵文物能得到合理收藏,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学术研究。3.完成神木市博物馆日常文物养护工作,持续推进神木市博物馆馆藏14件珍贵文物的养护修复工作,让文物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文物价值。4.全力配合陕西历史博物馆借展神木市博物馆馆藏4件一级文物工作的相关事宜,让我馆馆藏精品文物如期走进2025年5月18日至2025年11月17日在陕历博本馆举办的《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5.继续跟进神木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落实工作,争取获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为神木市博物馆建设金属类文物库房提供有力保障。6.两馆业务人员加强理论学习,巩固文博知识,促进馆际交流学习,提高文物鉴定、鉴赏,综合管理能力。7.完成民办博物馆资料收集、台账建立以及相关指导监督工作。8.开展文物借展及文物外出展览工作以及争取与周边县、市的博物馆完成一到两次文物交流展览,并争取外出培训机会输送业务骨干外出提升学习。9.按照上级部门统一安排部署,围绕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节庆日以及传统节日,筹划2-3次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临时展览并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体验活动。10.探索性地开展文物借展、文物外出展览以及社区“博物馆之家”文化交流活动。11.举办文博讲解员比赛和第六届小小讲解员比赛。12.持续深度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开展“传播神木文化讲好神木故事”移动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系列活动。探索开发更丰富的“社团课”“博物馆奇妙日”“周末欢乐大课堂”等社会教育体验活动,让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13.争取跨界指导合作,深入挖掘神木文化元素,开发设计、制作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产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3月,《神木市博物馆精品文物图片展走基层》志愿服务项目被中共神木市委文明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