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岚皋县> 岚皋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岚皋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18
单位名称 岚皋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县移民(脱贫)搬迁政策的制定、宣传解释工作;搬迁对象及项目审批备案,建房与安置点“小配套”建设业务指导等验收工作;移民搬迁资金管理;相关项目的申报和争取;移民搬迁数据统计、信息、档案管理等工作。
住所 岚皋县城关镇肖家坝大桥路6号
法定代表人 龚永锡
开办资金 3.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岚皋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3万元 3.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精准摸排,有序推进避险搬迁。按照“技术认定、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应搬尽搬”的原则,组织各镇及技术作业单位对受到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灾情点威胁的群众,常态化开展调查摸底,及时摸清底数,同步做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中长期规划,按照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函〔2023〕110号)要求,利用城镇存量房、农村闲置房、新建安置房等安置方式,合理确定安置方式,有序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二)提前谋划,扎实开展项目储备。严格按照省厅2025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储备项目申报要求,深入各镇详细解读申报政策要求,结合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风险等级和威胁程度,进行充分研判,梳理潜在搬迁区域,既要尊重群众意愿,又要加强政策引导,为其讲明政策,算好经济账、安全账、发展账,积极引导各镇申报2025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储备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省级审查,完成项目入库,正在全面推进实施。(三)强化保障,及时维护安置区设施。认真贯彻落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相关意见,筹集资金93万余元对县城西窑小区的消防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消除了安全隐患。积极争取后扶项目资金998万元,修缮各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的屋面防水,排水排污,围墙等基础设施,新建污水处理站、垃圾收集箱、公厕等公共设施,提升了安置小区品质,提高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四)严密防控,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为确保搬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按照汛前全面排查,汛中严密监测,汛后及时总结与隐患整改的工作思路。汛前,我们集结各镇、局属相关股室以及平战结合单位的专业骨干,对辖区内安置点开展全方位排查,为即将来临的汛期筑牢坚实的第一道防线;进入汛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对隐患点、安置点实施动态监测。对安置点周边出现道路裂缝,山体崩塌等情况的,第一时间协调县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站,落实平战结合单位赶赴现场,实地核实情况,确保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妥善处置;汛后,我们再次对安置点展开全面复查,针对汛期暴露出来的各类问题,总结研判,制定措施,完善预案,落实各镇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与加固。(五)协同推进,其他重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增减挂钩项目完成收尾,完成了我县最后一个增减挂钩项目自然资源部核查工作,获得6345万元土地指标交易资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乡村振兴积极作为,在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中,每月组织包联干部到村入户,积极履行包村联户职责。落实2名干部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了解帮扶村的实际需求,协助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分别对县城西窑、罗景坪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消除了隐患。积极争取后扶资金项目资金998万元,修缮各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的屋面防水,排水排污,围墙等基础设施,新建污水处理站、垃圾收集箱、公厕等公共设施,提升了安置小区品质,提高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二)经济效益:增减挂钩项目,获得6345万元土地交易资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群众搬迁意愿不强。通过调查摸底工作,全县还有1058户群众生活在受地质灾害危胁区域,虽然通过宣传引导,但大部分群众的搬迁意愿不强。(二)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加大政策宣传,思想引导,与上级部门多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夯实基础,完善避险搬迁信息。配合完善避险搬迁对象在地质灾害防治系统中身份证号码,家庭人口等基本信息,确保避险搬迁信息系统与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信息匹配,达到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人户一致,为避险搬迁工作的实施做好基础工作。(二)加快推进,高效落实搬迁项目。全力以赴加快避险搬迁项目的实施步伐。目前,4户9人的搬迁任务已有序推进,其中2户已搬迁入住,1户房屋主体完工达到入住条件,1户正在装修,且已完成旧宅腾退1户。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信息系统的录入和填报工作,确保项目推进有力,信息准确无误,资金兑付及时。(三)广泛宣传,加大政策推广力度。针对新一轮避险搬迁政策特点,对工作原则、搬迁对象范围、安置方式、资金补助、拆旧复垦、工作机制等重点内容加大宣传培训,提高镇村的认识,增强避险搬迁工作责任感,把避险搬迁作为地灾防治的重要措施全力推进,动员群众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搬迁。同时持续开展避险搬迁需求摸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根据群众意愿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灾情点进一步开展排查,持续做好避险搬迁项目的储备。(四)统筹兼顾,抓好其他重点工作。一是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镇村的沟通协作,整合资源,加大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生态保护等工作,助力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二是高质量完成增减挂钩项目整改,按照耕地占补平衡整改反馈问题,对已实施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同时加强项目后期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增减挂钩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