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政府信息综合室

神木市政府信息综合室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08
单位名称 神木市政府信息综合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市政务公开,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和运维,政府系统政府网站的节约化建设,全市政务新媒体的监督管理,市政府政务内网、外网、专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全市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全市电子化办公系统,指导、培训全市政务公开等工作。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北路4号党政办公大楼1022室
法定代表人 王瑞霞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9.5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市政府信息综合室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市政府信息综合室在市政府及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按照中省市文件及相关会议要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强化责任等举措,努力将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打造为利企便民的“重要窗口”、信息发布的“权威渠道”、政民互通的“桥梁纽带”,全市政务公开、政务新媒体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一、开展工作情况(一)守正创新,规范平台建设管理。为努力将神木市门户网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开第一平台、更加权威的政策发布解读和舆论引导平台、更加及时的回应关切和便民服务平台,在遵循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约利民原则基础上,通过集约化建设,对各个版块、页面设置、政民互动形式等进行优化,规范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市门户网站五大栏目发布各类信息5827条,其中政务公开信息4979条,网站总访问量116800次,网民日均访问量320次,已开设专题专栏6个。同时建立健全政务新媒体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增补完善政务新媒体矩阵,持续加大对全市62个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全力打造“指尖上的政务公开”(二)紧盯实效,专区建设示范引领。我室在指导各镇街政务公开专区建设的同时,组织召开村(居)务公开专题培训会议,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向村级延伸,指导并帮助梳理完善村(居)务公开事项清单,抓好村(居)务事项公开阵地建设。目前,我市高标准建成市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20个镇街及11个重点村政务公开专区,全面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信息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三)上下联动,利企便民持续发力。我室通过多方融合,以服务为落脚点,指导并监督基层形成了“党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的多元化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和村(居)务公开有机融合,指导镇街、村组利用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广播、会议、简报、传单、LED屏及公民进政府、干部入户等多种形式开展基层政务公开宣传、政策解读等活动。丰富政务公开专区“码上知”、“码上办”等模块,积极整合优化高频事项,让群众“指间”便能知晓最新政务动态与业务办理须知。(四)依法依规,妥善高效答复网民。为高效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我室指导市政务服务大厅、各镇街、重点村组及图书馆等一些公共服务场所建设政务公开专区并指导设置依申请公开受理区。严格落实登记、办理、答复、寄送、归档等工作流程。2024年我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68件,网站受理35件,邮寄及书面受理33件,全部予以办结。(五)优势互补,畅通诉求反馈渠道。以解决好“一件事”变为处理好“一类事”为目标,针对群众关切事项,线上,我室通过“公民进政府”,“市长信箱”、“咨询投诉”、“调查征集”、“互动交流”等专栏,并与“12345”、“百姓问政”等渠道相结合积极与群众互动。线下,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室认真征集整理,联合多部门做好交办督促整改,并如实做好信息跟踪、任务回访等工作,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2024年我室进一步完善了“市长信箱”办理和回应机制,创办了市长信箱简报,目前已印发7期,回复率为100%。先后组织开展7期“公民进政府”活动,共计200多人次参加。(六)丰富载体,政策宣传惠及万家。2024年,我室先后印制《政务公开神木在行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宣传手册及保温水杯、手机支架、手提袋等多种宣传品,向重点政务公开专区下发,及时将有关公众利益的政策展现在群众眼前,实现了“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的工作目标。政策解读采用“图片+文字”的方式对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常务会议、涉及公众利益的一些重要政策性文件进行详细解读。(七)及时传达,干部学习有序推进。2024年,我室积极与组织部、宣传部、司法局沟通对接,扎实推进政府办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法宣在线、学习强国等学习服务工作。(八)技术支持,高效服务单位用网。全力保障、对接党政办公大楼及以外单位使用电子政务内网、外网服务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市政务公开、新媒体建设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政民互动更加高效便捷,通过互动交流,群众所反映的教育惠民、社会救助、基础设施维修、冬季取暖等热点问题,我室第一时间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办理,问题均得到了及时回应和解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进一步完善“市长信箱”办理和回应机制,创办了《市长信箱简报》,已印发7期,信件回复率为100%,得到网民朋友的一致好评,也成为网友通过“市长信箱”平台咨询、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二是先后组织开展7期“公民进政府”活动,共计200多人次参加,“互动访谈”电视节目8期。以解决好“一件事”变为处理好“一类事”为目标,针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及时公布信息,将基本情况、主要问题、群众诉求反馈至相关单位,并做好任务交办认领回访、工作进展信息跟踪等工作,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以此加强政民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作风转变,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共识和力量。三是政策解读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2024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6期政策解读,采用图解、动画解读的方式对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常务会议、《神木市城区建筑垃圾(渣土)运输管理办法》、《神木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神木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等进行详细解读,将市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相关政策解读材料发布的第一平台,65个政务新媒体联合推动,指导有条件的镇街、部门设立政务公开栏,开通政务微信群、社区智慧云广播,结合标语、流动宣传车、广场活动、印制宣传单宣传品等形式多样的途径开展政策宣传,及时将有关政策展现在群众的眼前,实现了“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的工作目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4年,虽然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领域信息公开内容不全面;二是‌基础信息公开不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梳理更新不到位,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撰写质量有待提升;三是网站部分栏目更新及政策解读滞后;二是政民互动、监督检查工作有待加强;三是部分部门、镇街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不到位等。四、改进措施(一)‌全面梳理政务公开目录,明确各领域的公开内容和要求;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力度,确保公众能够全面了解政府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加强对公开内容的审核把关,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二)系统梳理涉及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添加主题标签,有序建设政策文件库;逐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严格落实申请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工作制度,规范执行相关规范,更好地回应群众个性化信息需求。‌(三)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政策解读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政策解读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及时了解公众对政策解读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政策解读工作‌。(四)强化政务公开的培训交流,制定与政务公开紧密结合的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形式,有效提升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大回应关切力度,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扎实开展政务公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拓展政务公开范围,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项制度。(二)加大与部门的协调对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公开”工作要求,不断提升主动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针对一些部门在工作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等情况,加大与部门的协调对接,促进工作转变。(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时刻将群众的关切放在首位,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互动访谈、市长信箱、咨询投诉等工作,及时答复网友提问,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四)加强队伍建设。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按照“分工协作”的工作思路,合理调配工作内容,注重业务人员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与提升。同时组织开展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大力指导业务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更好地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五)承办市政府和市政府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12月,被榆林市政府评为“2024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