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07
单位名称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引进推广粮菜果畜渔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全市作物栽培、土壤改良、旱作节水、植物保护检疫、农村能源、生态农业、农业机械、畜牧渔业等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农作物病虫草害、苗情、旱情、墒情的监测预报,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
住所
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60号
法定代表人
杨小强
开办资金
495.2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3.3万元
241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市农技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一年来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开展业务情况(一)坚持精准施策,夯实粮食安全底盘。围绕粮安抓主抓重,开展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竞赛活动,全过程包联指导。组织农技骨干赴粮食单产先进地区开展考察调研,学习借鉴经验做法。针对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开展“订单式”培训、“一对一”帮扶;针对散户,以“微课堂”和“农技夜校”为载体,组织召开培训会、开展入户指导。坚持重点发力,强化技术服务保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等引进试验。以“三贴近”为抓手,加强监测预报,指导农民因地因苗施策、科学分类管理,指导开展镇压控旺、虫口夺粮、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监测预报、现场培训、示范带动等技术服务,面对面指导农业生产。坚持周密部署,防范农业领域风险。抓好检疫性有害生物阻截防控,采取“盖熏烧喷诱”五项技术措施进行苹果蠹蛾消杀防疫,阻断疫情传播途径;组织开展苹果黑星病、瓜类果斑病等疫情专项普查及种苗检疫,围绕农村沼气、实验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和宣传教育培训。坚持人才培养,赋能农技推广发展。开展“大调研深学习真实践”活动,围绕粮食单产能力提升等6个方面开展专项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分享交流。针对产业发展问题包装课题6项。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与效能提升示范镇建设活动,组织6个技术指导组对官道镇22个村进行技术包联,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技术指导。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引进蔬菜、中药材、玉米小麦新品种27个,开展肥效利用等试验54个,筛选出粮食优良品种3个、蔬菜品种2个,新优技术3个。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百亩示范4个、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2000亩、“吨半田”技术攻关示范800亩、开展“三新”技术示范11.35万亩,示范区玉米单产849.33公斤,较大田增产28.1%。推广生态环保新材料12个,推广小麦“一优二改双控”等技术模式14项,推广绿色防控543.3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7.82万亩、设施“三改一提”7万亩、玉米密植水肥精准调控10.34万亩、配方肥784.38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043.74万亩。2.承办省级会议2次,举办全市现场会19场次、宣传活动30余场次、基层农技员培训班15期,发布墒情简报24期、技术指导意见61个、施肥配方87个、病虫情报133期,技术指导40余次,发放资料1.8万余份,服务群众2.8万人次。3.全市病虫防控处置率达95%、绿色防控覆盖率55.8%、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测土配方覆盖率96.27%、肥料利用率42.7%,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配套率达95%、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9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96%。4.建立52个主要粮食作物病虫监测点、50个苹果蠹蛾性诱监测点、107个耕地质量监测点、116个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56个墒情监测点、65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实现苗情、墒情、虫情以及土壤肥力、耕地污染情况等定位监测。三、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存在谋划推动工作前瞻性不足、工作细致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解决措施:加强规划与策划、细化长短期工作目标;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优化决策流程;建立监督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四、2025年工作设想1.强化试验推广。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等引进示范,强化宽幅沟播等新技术集成推广。2.强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一个市级试验示范基地,同时与先进技术示范园区联建共建,组装集成一批先进技术。3.强化包联机制建设。深入推进“三贴近”和示范镇建设,构建常态化农技干部包联机制,下基层送技术,服务重心下移。4.强化农技体系建设。以各类培训班为抓手,培育一批专业过硬、素质优良的农技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授予全省农技、植保、农环、土肥水、园艺、农药、畜牧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