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党政宣传,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采访、编辑、制作、播出渭南新闻、专题、文艺、服务、广告类电视节目。 | |
住所 | 渭南市东风大街43号广电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杨加锋 | |
开办资金 | 54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88.32万元 | 3737.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8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渭南广播电视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开展业务情况1.聚焦主题主线,做优正面宣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年”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先后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端开设《建设三个年奋进新渭南》《党纪学习教育》等主题专栏,策划制作了一系列主题报道,为重点任务的落实营造出正能量强劲、好声音充沛的社会氛围,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地落实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2.突出地域特色,宣传文化渭南一是结合渭南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完成了《百集非遗》电视节目的短视频创编工作,启动《跟着文物游渭南》第一季项目。二是学习强国平台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开设“地名渭南”“渭南传统村落”“村史馆里忆乡愁”等特色栏目,“文化渭南”宣传更加形象立体。三是突出行业宣传特色,围绕农业、金融、教育、卫生等行业,先后策划制作了一大批行业特色鲜明的主题报道,多角度展示了全市各行各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火热景象。3.严把政治导向,监督有力有度《百姓问政》栏目开展现场问政市场监管、营商环境等8期,督办问题100余条,回复率达95%以上,收到锦旗4面。《环境热线》栏目邀请60多家部局单位走进直播室,接听群众热线1620多条,就群众反映的冬季供暖、医保缴纳、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及时督办处理”。《效能观察》栏目,采用暗访+曝光+内参的形式,采制12期专题节目,对中心城区管理乱象进行了跟踪报道,有力的发挥了媒体建设性监督的作用。4.精心策划制作,“爆款”作品频出今年以来,我们创新全媒体传播策略,全台调度统筹宣传,“爆款”作品频出。《渭南新闻》推出《两会时间》《代表委员心声》等系列短视频,累计阅读量过百万。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发挥媒体责任,记录渭南发展,精心策划采制了《振兴乡村魅力富平》《山河表里千万工程潼关路》等系列短视频,展现了渭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取得的新成效。《东秦百姓》抖音选题转向本地化,产生了多件爆款短视频,粉丝量达282万。5.深化媒体融合,建强平台阵地今年我们筹措资金,对播出系统进行了IP化升级改造,目前,我台的播出系统走在了全省地市台前列,为未来4K升级改造打下基础。同时,对新闻非编网进行了升级。新架构下,极大提升了素材管理与调用效率。2024年安全录制节目1793期,播出电视节目9864小时,全年安全播出无事故。6.提升产业效能,稳步推进经营少儿艺术培训中心2024年共开设各类班级52个,总招生720人。同时,通过举行少儿春晚、策划渭南市全民诵读大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渭南广播电视台少儿口才培训产业在渭南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对外协作部探索“文旅+直播”的新型宣传形式,成功举办了合阳县第七届洽川旅游文化季启动仪式等多场融媒活动。影视制作板块初显效应,截至目前,《仓颉传奇》已取得在国内网络平台及电视发行的所有发行许可,正在与央视、省台对接播出相关事宜,力争电视首播,台网联播发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联通内外上下,外宣稳居前列全年全台共在央视发稿284条,省台发稿623条,发稿位居全省前列。在做好日常上送稿件的同时,积极与央媒、省媒通力合作,持续加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国际在线等中央级主流官方媒体的通联工作,讲好渭南故事、展示渭南形象。2.强国再创佳绩,稳居全省前列“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有4897(11月底)篇稿件被省平台采用,862篇稿件被总平台采用,省平台发稿位列全省地市平台第一、总平台发稿位列第二。3.创作氛围浓厚,创优成果丰硕在作品创优方面,全台有53件作品获奖,取得较大突破。其中,《最美医生刘永生:乡亲们信得过的“乡村120”》等4件作品获陕西新闻奖,《“天使”女孩孙宇鑫:用“生命”点亮“生命”》等9件作品获陕西广播影视奖,2件作品获第十七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优秀作品奖和好作品奖,2件作品在首届吉、辽、陕三省“三秋”主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征集展播中获奖,8件作品在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融媒体营销创新大赛中获奖。4.整合全台资源,打造融媒品牌我台在移动端播发百集系列短视频——“微光渭南”。用短视频记录渭南各行各业的平凡人。单条阅读量最少1万+,最多200万+,总阅读量达600万+。20余条稿件被央视客户端、学习强国总平台、国际在线等央媒转载播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5.重点选树培育,构建融媒矩阵目前,全台已形成渭水之南领衔,40个新媒体账号组成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全媒体端粉丝量800多万,月均访问量达2亿多。全年共开展网络直播280余场,观看总量近1500万人次。6.加强策划创新,打造品牌活动圆满完成了《2024年渭南市春节联欢晚会》《2024年渭南市戏曲春晚》《2024年少儿春晚》等活动。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24场次。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媒体融合转型内生动力不足。2.机制流程亟待创新。没有建立起高效统一的策、采、编、审、发一体化工作机制,对于新的传播手段研究不深、利用不足。3.经营结构单一,广告收入下滑严重。4.融媒体方面专业人才不足。改进措施:1.转变理念观念,提高内生动力、探索搭建“媒体+政务+民生+数据”等综合服务平台,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传播延伸。2.推进经营业态多元化,寻找市场竞争的新跑道,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媒体商业模式。3.坚持“内容为王”,凸显党媒优势。增强“内容生产”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聚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大优质内容输出,重组生产流程,调整考核方式,把各种优质资源向移动端和新媒体汇聚。4.制定灵活政策,加快人才引培。不断优化人事管理制度,打通晋升渠道,激发工作积极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聚焦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宣传阐释工作;2.聚焦党媒职责使命,巩固壮大主流舆论;3.聚焦精品项目创作,增强优质文化供给4.聚焦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