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02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老年城乡居民基本生活。负责本辖区内城乡居民保险费的收缴、管理及养老金的支付;办理参保、转保、退保等业务。
住所 宝鸡市清姜路65号
法定代表人 吴秦玲
开办资金 37.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渭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68万元 22.85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以社保领域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一个目标自催奋进,一份责任激励前行,一种精神永葆动力,用心用情纾民困、暖民心、解民忧。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开展整治“回头望”。制定了《渭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社保领域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重点、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开展了经办工作风险点排查、基金管理巩固提升年行动、基金管理风险点排查“回头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查找居保问题线索,开展重点岗位谈心谈话;累计召开专题会议6次、制定制度3项、下基层督导20余次,查找问题6条、整改落实6条。(二)严格经办内控。杜绝同一笔业务初审、复核、审核人员相互兼任,一人通办;连续任职高风险岗位5年以上轮岗;业务人员使用电子社保卡扫码等方式实名登录业务系统;定期核对凭证、账簿、报表,确保账证、账账、账表相符。(三)精准核查数据。一年来,市处下发我区高风险业务据共60余条,通过电话询问、档案核实、上门走访等形式逐一核实,累计核查违规和重复领取4人,追回待遇55073.5元。(四)强化宣传提升知晓率。分组下村、上门入户,重点宣传年限养老金、待遇计算、代缴、残疾人补助等政策,引导早参保、长缴费、多缴费。累计发放宣传彩页6600余份,手提袋纸杯6300余个,入户走访560余人次,解答群众问题2300余人次。全年参保计划完成43232人,完成率101%,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平均养老金每人每月269.5元,位居全市第一;有效参保34276人:其中缴19316人,领取待遇14960人,完成率103%,全市排名第二。招商引资任务完成1000万元、招商引资有效线索完成2条,在省市区媒体刊物登载信息简报11篇。(五)热情耐心化解烦心事。分批组织开展了经办人员业务培训会;定期对基层业务办理协调指导,先后开展政策讲座30余场次,培训经办人员220余人;每月对待遇发放失败人员,及时更新信息,10个工作日再次发放;社保费返还遗留问题,多方努力、科学办理,及时兑现群众1700余人,4220余万元;转保合并、养老证明即来即办,“特殊人群上门办”,诚心、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学习交流,琢心开拓新局面。今年5月初,宁夏人社厅、榆林榆阳区人社局来我区开展业务座谈交流;6月上旬,广东省、四川省人社厅来我市召开集体经济补助居保现场会,我区会议交流经验;6月下旬,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邀请,在杭州举办的培训班上介绍了渭滨工作经验;集体经济补助居保“渭滨模式”被人民日报、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刊登了创新亮点;今年以来,石坝河村、孔家庄村、姜城堡社区集体经济补助群众393人22.51万元。(二)多方助力,爱心养老有保障。按月及时申报、审批、发放待遇;定期为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的老人上门认证,实现了特殊人群年检及时,待遇准时;三镇15个村为3272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慰问金306.85万元;截止目前,全区享受待遇14960人,发放养老金4178万元。发放丧葬费581人,81.34万元;代发农业、教育、卫生、林水、宣传、税务、信合、工信等工龄补贴1324人,131.21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政策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集体经济补助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还需增加,补助金额再需提升。(二)改进措施:通过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版面、微信、QQ群等大力宣传多缴多领政策,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提高保障水平。做好“四员”服务,动员集体经济收入较好的村开展补助工作,提高补助覆盖面和补助金额。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强化政治学习。强化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把“改作风、讲政治、敢担当”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提升队伍活力。狠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教育管理形式,严厉整治庸、懒、散、拖等不正之风,营造想干事、能干事的工作氛围。(三)严格业务培训。定期开展新入职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经办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水平;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加强业务办理安全风险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