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评比表彰,文明城市创建。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新区金世纪综合服务大楼1106室 | |
法定代表人 | 刘北卿 | |
开办资金 | 51.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府谷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46万元 | 20.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府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任务开展情况(一)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效能一是新扩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个,总基地数增加至10个。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断丰富功能、强化效能。扩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功能,拓展府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打造文明实践形象展厅,建设好人馆,全面提升文明实践阵地效能。二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动员优质资源下沉城乡基层。全县1个中心、14个所和189个实践站全部与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制定结对共建工作方案,主要在队伍共育、活动共联、困难共帮、新风共倡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二)着力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培育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出“黄金一刻钟”“海红果果向阳娃娃”“文化走基层”等20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其中“文明府谷十五礼“黄金一刻钟“海红果果向阳娃娃”“爱心微田园”4个项目编入《榆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汇编(第二辑)》。持续挖掘扶持区域内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业务骨干充实到文明实践活动中,壮大文明实践力量。总结提炼并推出“文明府谷十五礼”,并以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创新表现形式,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提升社会文明素养。(三)抓实理论宣传宣讲一是理论宣讲内容丰富。坚持理论先行,围绕精神文明、乡村振兴、致富兴业、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移风易俗等群众实际关注点进行宣传宣讲。二是宣讲形式多样。利用板凳会、庭院会、村民会议、微信群等载体,进行灌输渗透式宣讲。针对特定专题和政策,走在田间地头、农业合作社、企业车间等地开展流动式宣讲。利用主题活动、文艺演出、公益电影展播等开展嵌入式宣讲,如“黄金一刻钟理论宣讲。(四)广泛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我行动”“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节”“情暖冬日”等主题,共开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1700余场。一是活动主题多元化。围绕好人宣讲、移风易俗、防灾减灾、应急救护、心理健康、食品安全、公益课堂、家风家教等30多个主题,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单位等主题活动,传播新思想,宣传文明理念,做时代新人。二是活动形式多样化。开展讲座、座一是移风易俗内容创新多元化,制作精良。拍摄移风易俗微电影《冬花灿然》,于4月2日全国首发,接地气、贴民生,引起群众共鸣。邀请专业团队制作拍摄微电影《水浒版·文明府谷十五礼》,利用群众熟知的水浒英雄人物及故事情节,融入新时代文明礼仪规范,实现无缝“穿越”,演绎自然流畅,群众易于接受,反响高。该节目在全县各媒体平台同步上映播放,好评如潮。二是强化宣传力度。将宣传移风易俗主题纳入文明实践“黄金一刻钟”线下宣传宣讲,组织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宣传活动,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等节日,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围绕抵制高价彩礼宣传活动15场次,发放倡议书、宣传册和宣传海报20000余份。取得的经济效益重点培育特色品牌项目。一是富昌路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爱心银行”以存储和支取服务积分为主要模式,鼓励志愿者献爱心、攒积分、换服务,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新模式。二是阳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情深依旧”项目,24小时不打烊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24小时开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三是河滨路便民服务中心的“流动服务专列”融合了宣传教育、家政服务、体育健康等服务,由从前的居民“找上门”转变为社区“上门找”,同时加强了社区精细化治理。四是河滨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益课堂,以需求为导向,丰富和活跃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有绘画、健康运动、英语等8门课。五是图书馆“海红姐姐”讲故事,指导小朋友讲故事、做手工、绘画、科学实验等。还有海则庙“红马甲”快运服务项目,沙梁古镇文艺演出“大舞台”,田家寨镇“与你同寨”等品牌项目。三、工作不足一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文明实践所站的指导力度不足,基层和城区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不平衡。二是移风易俗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乡贤示范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三是五大平台联合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性有待提高。整改措施筑牢理论宣讲主阵地,加强对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普法教育、农技等的宣传学习。主要把黄金一刻钟理论宣讲进基层,把最新创新理论向基层群众进行宣讲。筑牢文化惠民大阵地,协助推动“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入村进户。筑牢移风易俗新阵地,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进农村、进社区,引导广大群众涵养文明新风尚。落实五大平台联络机制,加强沟通,畅通沟通渠道,更好地进行联络,把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整合,统筹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加强对基层所站的指导,定期到乡镇进行考察、调研,充分挖掘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挖掘基层文化文艺人才,定期给群众进行文化文艺服务。不管在哪个层面总结推广改革经验,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根据实际作差别化处理。要激励干部作为,拿出一些专门的举措来,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表彰一批改革的先锋模范,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改革精神。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年,府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按照贯穿一条主线,培育两项示范品牌工程,举办三项活动的工作总思路,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1.贯穿一条主线。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主要领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思想为主线,依托中心、所、站(基地)“三级”阵地平台,常态化、系统性开展宣传宣讲。举办理论宣讲比赛,吸收各行各业的理论人才,扩大理论宣讲队伍。创新举措,培育文明实践宣讲品牌。2.培育两项示范品牌工程。重点扶持和培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文明实践示范品牌,培育一支文明实践典型示范团队。3.举办三项活动。一是举办首届道德模范暨第六届府谷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好人、崇德向善、文明守礼的社会氛围。二是举办首届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大赛,将日常工作、身边故事、先进典型、惠民政策以及党的百年历程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出来,也可以是讲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学习感悟,充分挖掘身边理论宣讲人才,充实到理论宣讲队伍当中。三是着力推动移风易俗,形成文明新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等活动,拍摄讲文明树新风系列短视频、微电影,在各媒体平台上大力传播,着力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2029年9月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