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府谷县> 府谷县继续教育中心

府谷县继续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6:00
单位名称 府谷县继续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学历教育服务、教师培训和社区教育服务。理、工、农、管、经各类大专和本科学历继续教育;教师业务培训;指导和开展社育工作。
住所 府谷县府谷镇英才路2号
法定代表人 李树彪
开办资金 1016.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7.3万元 959.6万元
网上名称 府谷县继续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省、市开大的指导下,府谷县继续教育中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教体局工作会议精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党建工作,注重教师内涵提升。1、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中心为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将专题学习走深走实,党支部细化了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确保理论学习有方案、有组织、有安排。4月-6月组织全体教师党纪处分条例专题学习7次;9月-12月组织全体教师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11次,活动有实施方案、安排表、领学教师讲稿、签到表和图片等过程性资料;所有教师按要求书写学习笔记一本,心得体会2篇。2、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质本学期李树彪、苏云祥、祁霞参与教体系统基层党组织副书记(党务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1期,共3天,并按时完成培训相关要求;李树彪、苏云祥等10人参与教体系统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网络培训,10名党员均顺利完成学习、考试任务。祁霞在学习强国发表贴文2篇,在府谷县教体系统举行庆祝建党103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田星荣获“强国新征程学习再出发”学习强国挑战答题知识竞赛三等奖。3、规范党费收缴与管理,推进党费工作提质增效严格根据党费收缴管理要求执行,落实专人办理党费收缴工作,党费收缴有专门的台账、汇总表和打款条据,党费收缴公开透明。4、走访慰问退休党员,暖心关怀感恩党情今年7月1日杨锦霞副主任走访慰问了高敏、郭振华、武兴忠三位退休党员,询问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并给他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感谢他们多年来对府谷教育做出的贡献,老党员们充分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5、将“双报到”工作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本学期参与石畔路社区党建联合会2次,在会上就“双报到”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与参会其它人员进行交流,尽全力支持全县社区工作。12月份给石畔路社区拨款10800元用于打造“儿童之家活动室”;给河滨路社区拨款11000元,用于社区教育教辅设备采买;给富昌路社区拨款9380元,用于打造“家庭教育工作室”。(二)完善办学设施,提高服务质量。1、加大宣传,落实并强化招生工作。24年共招生434人,其中24秋共招生229人,开放本科116,开放专科82人,一村一39人。434名新生数据全部录入教材征订系统,征订教材387套,教材可直接邮到学生手中。2、落实开学常规工作。形成较为完备的相关教学管理资料,如学员信息表、专业教学计划一览表、实践论文写作安排等。并更新合作院校本学期在校学生名单。确定开放新生录取名单,并对正式录取的新生进行分班、建档。认真组织24春秋两季学员入学教育及相关注册、缴费等业务培训。安排并布置各班主任按要求科学规范完成春季6305人科次、秋季6643人科次的期课程注册工作。3、狠抓导学助学支持及教学过程管理结合分部网上教学的要求及我中心制订的《府谷县继续教育中心辅导教师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量化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工作,使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本学年共回交导学案、助学案、班主任工作笔记等材料54份,教师网检数据平均在线天数为63天,网上行平均数14870次。继续完善国开“一网一平台”人员管理,并对招生人员、考务人员、教材管理人员、学籍管理人员五类人员的功能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加强毕业环节的管理,认真完成毕业初审、终审及毕业证的登记发放工作。学习中心全年共计438人提交毕业审核顺利毕业。4、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本学年主要进行了教学支持服务相关培训。田星、张琼尹老师就国开平台及专业主任业务进行培训。充分利用例会渗透对教师的支持助学业务培训,督促校本研修按计划进度进行,使研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过程性评价、有阶段性总结。组织教师按时参加国国开、陕西分部、榆林分校召开的“开学第一课”、思政讲座、制度建设、课改课程的教学研讨会。学历办会同各部室及时组织教研活动,传达会议精神、转发有关教学资料,传达业务和教学要求。5、严肃考风考纪,认真组织各类考试。严抓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开“一体化”考试、纸质考试的规范。春季学期安排了国开学习网考核3979人科次,机考人1418人科次,纸考908人科次。无论在考场的编排还是监考等各环节都做了精心筹划、细致安排。(三)聚焦提质增效,强化教师专业队伍按照“国培抓示范、省培抓骨干、市培抓重点、县培抓全员、校培抓校本”的思路,加强全县校园长和教师培训工作。全年落实完成培训总计7001人次。其中完成国培项目培训188项,参与人数264人;完成省培项目101项,参与人数3531人(线下124人,线上3397人);完成市培项目13项,参与人数134人。组织安排“延安大学举办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教学专题培训”、“2024年新时代“成长中的教育家”寒假高级研修班培训”“2024年春季新招聘教师岗前培训”、“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培训”、“举办基层党组织副书记(党务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2024年高中教师新课标新高考培训”、“举办“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大型报告会”、“幼儿园保育员职业资格认证专项培训”、“2024年秋季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2024年幼儿园园长资格培训”、“高中教师新课标新高考培训交流汇报暨生涯规划专题培训”、“定边县考察学习学前教育“安吉游戏”推广实施经验”、“校园食品安全暨营养改善计划等后勤保障业务培训”、“安全管理人员治理能力提升培训”、“全县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组织40名后别管理干部赴西安参加能力提升培训”等县内培训16期3072人次。(四)创想领航,铸就社区特色之路1、今学期通过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教育调研活动,形成了《府谷县继续教育中心开展社区教育调研活动材料汇编》。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剪纸艺术研究会府谷剪纸传习基地、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府谷民间美术研习基地在继教中心揭牌。2、精心组织开展了全省“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活动,其中,“5.23公益课堂”被评为陕西省“终身品牌项目”;苏曦、王永魁被评为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3、榆林市举办了全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我县苏曦、王永魁、郝晓勤、张改转四位同志被评为“榆林市百姓学习之星”;“5.23公益课堂”、西河书院琴棋书画公益大课堂被评为榆林市优秀终身学习品牌项目。4、由西京学院、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主办,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府谷县社区学院承办的“塞上山花——府谷民间美术作品展”在西京学院隆重开幕。5、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活动20多场,开展道德传承、地方习俗、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10余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五)家庭教育,点滴汇聚成长1、“府谷家教指导”公众号,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采访优秀家长,宣传好的家庭教育理念。2024年,已转载精美家庭教育文章120多篇,我县优秀家庭教育案例专题视频2个,小视频15个。其中采郑永莉老师的《家长如何有效助力孩子参加中高考》收视率突破3万。2、依托府谷家教指导公众号,与万家麒麟会家庭教育平台合作开展线上家庭教育每周谈和云上咨询室半月谈。2024年已经进行了48期网络直播,每期观看人数基本在2500余人,最多一次对谈活动收看人数达7000人,受到师生家长一致好评。3、2023年出台了《府谷县家庭教育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后,讲师团成员陆续深入到社区、学校开展讲座,2024年统计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50多场,听众达一万余人。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取得丰硕成果: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县域社区教育学院案例-“一体四化”构建社区学习新平台》、被陕西省教育办公厅评为《2024年陕西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5.23公益课堂》、被国家开放大学评为《2024年度国家开放大学招生工作先进集体》2.中心的工作也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上级领导多次来我中心调研督导。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别教职工中仍存在思想觉悟不高,进取心不强等问题。比如存在迟到、早退、脱岗、工作成绩落后、不积极主动学习等不良现象;2、在培养青年教师、指导教师成长、指导教师教科研工作上的倾斜力度和引领作用不够。四、整改措施1、要提高认识,抓好落实,建章立制,立足整改;2、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在继续教育方面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氛围。五、2025年工作设想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需求调研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精准把握不同群体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倾向,为毕业生对升学辅导、专业拓展课程的期望等,为课程设计提供有力依据。2、创新培训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可以采用项目式培训、沉浸式培训、翻转式培训、专题化培训,以及校本培训等模式,根据各个层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融合,以形成更具特色和效果的教师培训模式。3.社区合作。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社区居委会、社区文化中心等合作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例如,举办社区公益讲座、文化艺术展览、职业技能培训进社区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与文明建设,增强继续教育中心在社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总之,2024年是我中心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学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