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林业管理站(宝鸡市渭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宝鸡市渭滨区林业勘察设计队)

宝鸡市渭滨区林业管理站(宝鸡市渭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宝鸡市渭滨区林业勘察设计队)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58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林业管理站(宝鸡市渭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宝鸡市渭滨区林业勘察设计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集体林区生态建设、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林业技术人员培训、森林抚育、采伐作业设计、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管理、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检疫与执法。
住所 宝鸡市滨河大道1号石鼓园小区
法定代表人 魏永平
开办资金 9.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41万元 86.92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林业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8月2日,单位开办资金由51.80万元变更为9.76万元;单位地址由宝鸡市公园路211号变更为宝鸡市滨河大道1号石鼓园小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项目工作完成情况1.完成2024年林草湿综合监测样地调查工作。2024年度渭滨区承担的样地监测调查任务为森林样地2个、草原样地2个。2.完成秦岭中段(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项目设计和建设前期招标等工作。3.完成渭滨花椒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招标工作。(二)技术推广工作完成情况1.完成2024年“521”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完成高家镇甘庙村“槐丰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花椒园提质增效300亩;完成南岔沟森林植被恢复补植补造100亩;完成示范推广技术面积0.29万亩.2.完成全区农民技能培训4场,培训人数166人。(三)种苗工作完成情况1.完成2024年渭滨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省级抽样工作,送检8份标本全部合格。2.开展全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及时上报普查与收集工作进展情况。已完成样线13条,样方28个,典型样地10个。3.种苗调查工作。开展主要造林树种常用规格苗木价格调查、“三北”等林业生态工程苗木信息调查、全区苗木生产情况调查及林草种苗质量检查等工作。4.开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工作,2024年全区未发生违反种苗法律法规的案件。5.完成2024年林草种苗统计和监督管理工作。6.在全区开展了涉林双打宣传和“一法一办法”及职务新品种权保护条例宣传工作,共发放宣传册600余份。(四)林业有害生物工作完成情况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区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狠抓防控监管,加强检疫封锁,全区一年来未发生疫情。2.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工作开展情况(1)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①制定2024年渭滨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分别签订2024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及时解决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②完成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及秋季普查工作,普查任务面积2780.85亩。③日常监测巡查。建立健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网络监测体系,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监测责任区,开展常态化日常巡查。④枯死松树清理工作。按照松材线虫病普查技术要求,对在2023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过程中发现的枯死松树进行清理,并做无害化处理,全年共计清理枯死松树78株。(2)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开展情况①分别签订2024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做好各项预防工作。②扎实开展美国白蛾监测、复检。全年开展美国白蛾监测排查30余次,复检调入各类绿化苗木13.1357万株,复检木材木制品707.48立方米。(3)测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并及时上报防治情况。对有害生物防治,我区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措施,对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及舞毒蛾等未发生的病虫危害,加强监测、排查的力度,认真及时完成全区有害生物预测测报工作,完成市上下达的“四率”指标任务。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侧柏叶枯病防治。六月上旬,对神农镇炎帝陵坡面和高家镇李家塄尖山坡面,利用无人机低空喷药开展侧柏叶枯病防治,完成防治面积200亩。(2)胡蜂防控。及时下发《加强胡峰防控工作的通知》,层层落实各村、林区监测防控责任,扩大宣传,印发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减少胡峰伤人事件发生。(3)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制订《渭滨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2023—2024年)》,历时2年完成全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渭滨区草原有害生物主要种类有61种,其中草原昆虫5目25科57种、草原病害1种、草原毒害草2科3种,均为零星发生。已完成各项数据汇总、文本编制和实物标本的上报。(4)林草地鼠兔害防治工作。本年度在高家镇固川范家沟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防治面积500亩。其中物理防治200亩,化学防治300亩。鼠类活动迹象减少,防治效果明显。(5)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清理。针对热心群众和网友举报渭河滩和高家镇唐河“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提示,清理“加拿大一枝黄花”共计156余株。(6)雪松大蚜防治。在神农镇炎帝陵景区,利用无人机开展雪松大蚜防治工作,完成防治面积60亩。药剂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1000倍液剂混合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4.林业植物检疫与检疫执法工作。(1)林业植物检疫工作。2024年共计办理植物检疫证书69份,其中省内植物检疫证书8份,出省植物检疫书61份。共调出各类苗木30.89万株、花卉种子8.48吨、木材及其制品570立方米。(2)检疫执法工作。结合“护松和护绿2024”专项行动,对全区2个种苗花卉经营单位、6个涉木企业签订《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承诺书》8份,签发《林业植物检疫监管告知书》8份。未发现从松材线虫病疫区、美国白蛾疫区调入苗木及其制品的行为。(3)检疫封锁工作。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查站点,进行24小时值守值班,全年共计查验过往车辆5车次,未发现从松材线虫病疫区、美国白蛾疫区调入苗木及其制品的行为5.宣传培训工作(1)培训。全年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培训3期,培训人数共计300余人,为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宣传。结合科技宣传月、全国生态日、防灾减灾日等活动,编制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宣传手册,开展宣传。全年印发宣传资料3000份,制作宣传牌2个。(3)项目申报和入库。积极完成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内投资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项目文本编制和入库工作。(五)其他工作完成情况1.完成乡村振兴帮扶各项工作。2.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在“521”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培训林农技术能手1人,极大的带动了我区林业产业发展。被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评为全省“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先进集体(陕林科管发〔2025〕01号)。通过食用林产品抽样质量安全监测,标本全部合格,为我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安全保障。全区农民技能培训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不断提高科技示范推广的生产能力,发挥对周围群众的带动作用。并与各镇、街道办事处签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形成全区群众一起防观念,综合运用推广生物防控和无公害防控技术,不断提高公园等生物防控能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在政治理论学习上主动性欠缺,紧迫感不强,上级安排了、抓紧了就认真学,放松了就应付学,理论学习不能持之以恒。2.创新思维有待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有固守僵化思想,在工作上,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只求过得去,创新能力不强。(二)改进措施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履职尽责,在工作学习中严格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管好人,干好事。2.强化业务技能,干好本职工作。由于我站专业技术性强,为使技术人员能独挡一面,不仅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还将加大专业知识学习和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养,为全站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狠抓防控监管,加大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产地检疫率“四率”均达到市控指标。(二)多方争取投资,整合可用资金,加大对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水平,增加林业生产科技含量,激励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促进林业重点工程提质增效和群众增产增收。(三)做好全区种苗企业监督管理;继续做好全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抽样监测任务;完成全区林草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的收尾工作;做好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权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林草种子苗木专项行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