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文物保护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保管文物,促进文物事业发展。文物宣传·文物征集·文物保管与文物保护 | |
住所 | 陕西省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文广路10号新闻文化中心711室 | |
法定代表人 | 张杰 | |
开办资金 | 18.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12万元 | 62.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文物保护所·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和各级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我单位着力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保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文旅局的工作重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开展了各项文保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24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汇报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保障文物保护项目实施一是完成了石窨壕石窟、白家条石窟、苏家石窟、龙泉寺石窟、青龙山石窟、三清山石窟等5处石窟寺的保护修缮工作;完成了五龙寺、兴隆寺、无量山、九天圣母庙群、飞云山庙群、二郎山祖师庙前后以及后山等6处文保单位日常保养工作;完成了明长城李家阴湾烽火台、沙石岭3号敌台、喇嘛沟明长城段等5处墩台及墙体的抢险加固和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配合文旅局完成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神木集中展示带(卧虎寨至柏林堡)建设项目的审批申报工作,其中卧虎寨及周边保护项目已开工建设;配合旧城改造指挥部,完成了西大街18号、26号四合院拆建维修工作。通过科学规划、精细施工,有效恢复了各文保单位及文物点的历史风貌,提升了其安全性和观赏性。二是配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完成了对店塔镇汉墓葬发掘工作,本次发掘共发现随葬品47件组,为研究神木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三是完成了神海滩寺、榆树湾庙群、九天圣母庙、兴隆寺、东山庙群、三清山石窟、凯歌楼、四合院的用电线路改造及微型消防站的配置工作,完成了班禅庙、古城42处文物点灭火器的配备工作;完成了古城四合院夏秋两季汛期防汛沙袋、防雨布配备工作,切实提高了文保单位及文物点的本体安全。四是完善了文物保护标识系统建设。今年投资近30万元完善了文物标识系统建设工作,制作安装了安全提示牌35块,公告公示牌50余块,目前全部安装到位。五是加强文物基础资料编制工作,积极开展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建设。今年共投资29.8万元,完成了天台山庙群、高家堡古城、白氏民居等20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建设编制工作,现已全部完成。六是配合文旅局及西北大学设计院完成了关于《神木市文物保护规划工作》的调研编制工作;配合文旅局完成了2024年项目建设文物前置审批申报工作,配合文旅局完成天台山、二郎山部分节点保护修缮的审批申报工作,并向上争取文物保护资金1200多万元;配合文旅局完成五一期间三家四合院及古城四条街的亮化美化等工作。(二)提升文物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文物安全隐患,确保文物本体安全。截止目前,巡查文保单位72处、长城点段550余处共计12000多人次,共派出下乡车辆146车次,巡查人员503人次,检查长城工作站110次。并做好了详细巡查检查记录,对巡查发现的19个问题及时上报予以解决。二是开展专项巡查。针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安全隐患突出的区域,开展专项巡查,确保文物本体安全。今年来,积极开展了“平安神木”消防安全集中攻坚行动排查工作,全市文旅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全市文旅领域彩钢房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工作,全市文物系统“守护三秦”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了冬春季火灾隐患排查、汛期文物隐患排查、节前消防安全排查等工作,以及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消防检查工作,完成了2010-2023年长城问题整改工作的梳理上报等工作。三是依法打击文物违法行为。联合公安局、文化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单位进行多次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文物违法活动,有效的遏制了法人违法以及个人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其中配合榆林市公安局榆神分局破获木柱柱梁墓群围网盗窃案,并判处涉事人员有期徒刑8个月;配合神木公安局处理西沙秦长城破坏案,涉事人员现还拘留待量刑;配合文化综合执法大向神木刑警队移交文物破坏案件4起。(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物保护意识。今年,我单位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印制并发放文保宣传册5000余册、宣传折页2万册、文保宣传品若干;在古城广场、杨业公园、火车站、开发公司等重要地段LED屏对文物保护进行了长期宣传,并运用手机彩铃、信息群发及实时推送等方式告知人们要爱护文物保护文物,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工作成果以及“四普”内容,提高了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四)加强文旅融合工作,彰显古城历史文化魅力。今年在我单位在加强古城文物保护的同时,继续开展白氏民居、李氏四合院、张氏四合院以及钟楼的免费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游客3.85万人次,配合宣传部等部门单位,以及电视媒体完成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充分彰显神木老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积极配合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摸缕上报了其他文物现存情况。一是今年我单位配合历时2个多月的“四普”工作,对辖区内的文物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为后续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派两名业务人员积极配合榆林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二是完成了新申报县级文保单位十二处的资料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三是补充完善了四处省保单位“四有”档案资料,完成了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及整治情况上报工作;开展了13处石窟寺摸底调查以及32处文保单位的楹联统计上报;积极开展了二郎山碑刻、题刻拓印工作。(六)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一是完成了省审计厅提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更换24名文保员,确保文保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二是配合主管局召开了全市文物保护大会。完成了文保员培训会及古建类文保单位的消防演练活动,文物业务人员消防培训大会、现场观摩学习会议,共培训群众文保员及文保从业人员280人次,有效地提高其应对突发消防事件的能力。三是开展了多次文化活动,加强了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我所实施了多处文保单位保护修复、保养维护工程,完成了文物单位抢险加固工程、编制完成了多处文保单位科学档案,极大推进我市文保事业发展。2.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文物保护的公众意识和参与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3.店塔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历史提供珍贵实证,也极大丰富了本地文化内涵。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单位领导干部的士气还没有发挥到最佳,需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激发其不竭动力。2、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较少,业务水平不高、业务能力有待于提高。3.文物巡查管护及文物安全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台账资料整理不及时、不全面。四、整改措施1、加强团队建设与领导激励: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领导干部的士气。设立激励机制,表彰优秀领导干部,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动力。2、组织定期的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提高现有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业务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3、加强文物巡查管护和安全工作:不断加强文物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文物安全意识。定期整理和完善台账资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五、2024年工作计划1、持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围绕单位三定方案主责主业,强化干部职工的文物工作责任感、使命感。2、全面深入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继续开展党员干部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3、继续做好年度各类文物巡查检查工作,顺利推进文保项目建设,确保文物安全无事故发生。4、不断创新文物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5、高质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及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