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农业财务事务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发展资金提供管理保障农业发展资金管理·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农业周转金管理 | |
住所 |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南路6号财政大楼1002室 | |
法定代表人 | 李建林 | |
开办资金 | 19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0.1万元 | 20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农业财务事务所.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所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清农业农村工作新形势,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统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2024年预算下达农财所归口管理的财政农业项目资金共计9.503亿元(其中: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5775亿元、和美乡村资金投入4.98亿元、村级公益事业3050万元、革命老区建设资金1500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1897.35万元、其他涉农项目资金1.3亿元)。确保了农、林、水、牧、衔接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等各项农业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2)注重项目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审核,提高涉农资金监管水平在涉农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我所严格按照《神木市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神木市预算支出进度考核办法》等管理办法,一是强化资金拨付审核。严格按照涉农项目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拨付流程,对不按规定程序报账的、不符合报账要求的、报账资料不完善的项目资金不予拨付,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快捷运行。二是加强支出进度管理。按照《神木市预算支出进度考核办法》,将资金支出进度考核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支出进度考核结果进行排名,达不到均衡进度的实行红、黄、蓝预警,对支出进度未达标的单位进行预警通报,有效解决了资金拨付慢的问题。三是开展2023年结余结转衔接资金收缴及2024年项目资金调整工作,盘活资金使用,发挥资金效益。配合各项目主管单位认真检查项目准备和实施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资金到位、使用情况等。(3)一是开展了半年度衔接资金及涉农直达资金专项检查及督查,确保衔接资金及涉农直达资金精准拨付、及时监管。二是积极备考,圆满完成8月份省级巩衔资金绩效评价交叉检查工作。三是配合完成第三季度榆林市级巩衔督帮工作。四是积极配合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来神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及财政巩衔领域相关调研工作。加强涉农资金支出管理,开展惠农补贴“一卡通”、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及资金管理兑付工作。根据年初重点工作开展方案,适时启动政策宣传活动,重点通过农民丰收节、农村集市、进村到户、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政府官网、镇(街)村组宣传栏公告公示等方式开展惠民“一卡通”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确保补贴享受户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民营企业纾困政策,支持我市民营企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开展民营企业贷款贴息管理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确保了农、林、水、牧、衔接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等各项农业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2024年,市财政局对已纳入“一折通”系统发放的69项惠民补贴累计发放资金4.63亿元。资金兑付比例已达99.5%。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承保14个险种,涉及财政补贴1815.56万元,已支出金额1343.99万元,支出比例74.03%。有效防治资金截留,确保各项政策及时执行,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受益户手中,切实维护群众贴身利益。经我所联合工贸局、全市金融机构等开展贷款贴息前期调研、测算、实地核实等工作,最终核算后下达2022年民营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资金878.13万元,涉及企业64户。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力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存在的问题。1、涉农资金总量大、项目多,审核起来工作量非常大。2、由于我们人手较少,且承担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及乡村振兴资金相关业务,深感责任重大,工作压力大,导致工作效益有所影响。四、改进措施。一是简化办事手续,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服务热情,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建立和完善AB岗制度、限时办结制等,以增强责任感、提高事业心。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农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2、深化财政支农改革,积极向上级争取,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进一步整合支农项目资金。3、按照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理顺预算编制,规范编制程序,认真编制部门预算,会同分管部门和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确保各单位经费及机构正常运转的需要。4、强化支农项目监管,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积极落实好乡村振兴领域及财政巩衔领域政策,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强化事前、事中、监督。6、不断完善“一折通”农补数据网建设,勤于思考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把各种容易发生的事情思考在前;不断提高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7、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进一步贯彻落实四项制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树立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形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