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神木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42
单位名称 神木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对全市各镇村乡村振兴规划与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负责农村能源工程建设工作,开展农村能源技术引进、示范、培训、推广、服务工作;负责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服务,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宣传、培训、监测、污染源调查等工作。
住所 神木市迎宾路街道农科路农业大楼311室
法定代表人 高孝军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3.71万元 90.86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中心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履行职责,紧盯任务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秉持“市级统筹、镇街主抓、村为单元、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原则,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成效显著。按月统计上报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713吨、村内水塘78口、沟渠166公里、农业生产废弃物125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216场次、环境卫生消杀123次;发动农民投工投劳3766人次,投入整治资金374万元。(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1、项目内容及资金安排:2022年中央预算内项目,经实地调研充分征求镇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在7个镇街13村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概算投资3723万元,审定2277.5万元(不含设备),采购车辆等清扫设备中标价712万元。落实中央投资2000万元、省级200万元,市本级配套792.5万元,因工程量变更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市财政局追加348.2万元。2、完成情况:新建道路硬化900㎡,建成污水处理站6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若干,铺设污水管网;购置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收集车等设备。工程资金已兑付1600万元(占比80%),设备采购于7月23日验收并移交镇街,正办理车辆上户手续。(三)农村户厕改造依据陕西省农村厕所“十四五”计划,2024年任务3000座,落实到18个镇街。制定实施方案,尊重农民意愿,围绕和美乡村创建村推进。全市已完成建设3649座,完成率121.6%,镇村初验基本完成,后续将开展市级抽查验收。(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多次组织家庭农场主与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省市培训,推荐4家家庭农场申报省级示范。安排资金320万元培育62家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12家、合作社50家)。目前,家庭农场名录网农场总数达2024家,新增注册备案50家,其中省级示范50家、榆林市级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注册1778家(正常运行640家),新增注册21家、备案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20个、市级63个。(五)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1、多策并举强推进:制定印发《神木市2024年消薄培强实施方案》,构建三级联动机制。2、规范管理提效能:用好“陕农经”系统,镇街监管代管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账务,开展清产核资,财务记账与资产管理入平台。3、村企结对促发展:强化“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行动,结对企业投资7.5亿元,形成一批产业项目,选聘96名企业家任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截至10月底,全市32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46个、50-100万元26个、10-50万元254个。(六)“一户一田”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在北部风沙草滩区推进“一户一田”,遵循农户自愿、土地化零为整原则,结合土地整理等项目实施,完成2.5万亩任务,超榆林市下达目标1万亩,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制定实施方案,规范服务组织备案审核与作业监测管理,今年上报资质服务组织24家,较去年增加9家。下达服务任务3万亩,截至目前系统统计整地环节30548.92亩、播种环节6708.02亩,共完成37256.94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万亩,直接受益农户2千多户,降低农户种地成本,增加收入。(八)土地流转备案自4启动土地流转合同集中备案工作,印发实施方案,多方式宣传,规范录入平台并上传全国台账信息平台。截至目前系统已录入流转合同495份,流转面积27.7万亩。(九)土地仲裁开展仲裁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次、仲裁员集中培训1次(培训23人)、派遣仲裁员出市学习培训2次(累计培训4人),财政预算仲裁经费5万元。全市20个镇街均设调解仲裁委员会,配备调解员176人;所有行政村设调解小组,指定专人调解员1933人。签订仲裁工作目标责任书,2024年仲裁委调解仲裁土地纠纷案件1起,协助镇街调解2起,未发生重大上访案件。(十)“三资”监管1、组织保障强领导:成立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与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镇街相应成立机构。2、多措并举抓落实:通过动员部署、培训、督导检查、通报等推进工作,对进展缓慢镇街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十一)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全市共清收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1758份,村均36份,涉及金额82.6亿元。向自然资源部门移交违法占地线索3条,向纪委监委移交违规违纪线索50条。立案14个,处理16人。针对问题合同整改,聘请专业人员督查反馈并限期整改,4月底完成整改,5月整理归档,6月总结验收并建立长效机制。(十二)土地确权尾流工作对接测绘公司处理土地确权尾留问题,已接收确权数据成果。整理、扫描或复制刻录、数字化加工土地确权档案,建立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数据对应关系,解决非转农户口迁移问题,安排20万元资金纠错。(十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1、农用残膜回收:与市供销社合作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在多镇设回收试点,宣传动员农户自主回收,旧膜换新膜。2023—2024年上半年回收地膜97870公斤,兑付资金137.9万元。在锦界镇、尔林兔镇布设残膜污染监测点,10月底完成田间采样及信息数据采集。2、秸秆综合利用:出台秸秆禁烧指导文件,开展专项督促50余次,处理9起案件,通过多平台宣传报道,发放倡议书、推送短信,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与禁烧自觉性。对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开展调查,完成秸秆数据上报,力争综合利用率83%以上。(十四)农村能源工作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出台相关安全排查文件,在“安全生产月”开展全市农村能源安全生产检查,排查7户大型沼气工程、45户养殖小区沼气和3000余户户用沼气,对部分镇街户用沼气设施重点排查,累计排查3000余户,更换水压间安全盖板500块,安全处置填埋100座,建立安全排查台账。(十五)散煤取暖安全排查工作神木市高度重视,成立督查组对20个镇街专项督查。镇街发挥网格员作用开展安全排查,确保农户散煤取暖安全。2024年单位落实省市工作要求,排查农户一氧化碳报警器,累计更换4100多个,组织1738人次网格员对4万余户全面排查,整改各类问题。全年累计宣传3万余次,发放挂历2000余份、手册50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人居环境管护方面。各镇街对村庄清洁行动的治理、问题厕所的整改及新改厕意识明显加强。村庄环境明显的到了改善,问题厕所大部分进行了整改,2024年新改厕质量明显的到了好转。(二)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运行管理方面。问题整改成效明显,全市326个村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公开等问题全部整改,处理排查发现的私设小金库、挪用侵占截留集体资金、工程项目管理等问题。平台应用全覆盖:全面推广陕农经省级平台应用,截至12月15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账、数据初始化均完成500个;当年凭证录入5332个;资产、资源卡片录入20196个,经济合同录入3281份,完成“银农直连”在线审批、支付业务131笔,累计支付金额4145万元,2021年各镇街经营收入2.5116亿元,镇街平均1255.8万元。三、当前存在的问题1、环境整治有待提升: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卫人员不足,脏乱差与乱倒垃圾现象仍存,镇街垃圾清运与污水治理长效机制欠缺,问题厕所整改效果不佳,后期管护需加强。2、资金投入不充足:市财政与农业农村局对乡村振兴政策与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村集体经济壮大等工作推进与成效提升。3、资产管理有乱象:“三资”及村集体经济收入管理混乱,村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信息不公开、侵吞挪用资金、私设小金库等情况。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改进措施以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上级各部门安排部署,把握好总的方向。密切联系群众,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开展所涉及业务工作。根据工作中遇到不同的情况灵活的有计划的推进,紧抓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主要工作,促进农村相关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下一步工作计划人居环境再优化:对2024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自筹管护金配套补贴,加强垃圾清运与污水治理能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2025年计划新(改)建卫生厕所约7200座,聘用第三方公司管护农村厕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环卫水平。集体经济促壮大:提高村民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与参与度,争取更多资金与政策支持,对种植大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奖补,组织参与农民培训,培育职业农民队伍,探索新模式新途径,壮大村集体经济。污染防治保安全:神木市农业投资集团补贴残膜回收以旧换新,强化监管执法,巩固治理成果,提高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水平。新建农村太阳能路灯200个,维护改造600个,采购一氧化碳报警器,加强散煤取暖安全宣传与政策普及。“三资”管理上台阶: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经验,抓好农村“三资”管理,深化清产核资,盘活“三资”与产业链延链挂钩,实现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展望未来,神木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不懈努力,奋力书写神木乡村振兴的绚丽华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12月被陕西省授予县级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