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黑河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总站

西安市黑河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总站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4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黑河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总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黑河水源地环境保护提供保障。黑河水源地环境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区各项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黑河水源地环境保护监察和现场环境执法巡查,黑河水源保护区污染事故纠纷的查处及污染应急处理·108国道过境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监控·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及野生动、植物的监管·黑河流域环境质量的定期编制、报告,水质的常规性检测及现场应急监测
住所 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武家庄村二组(黑河金盆水库大坝)
法定代表人 郭庭平
开办资金 201.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8.88万元 1792.0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市生态环境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突出系统思维,环境监管提质增效动能更加强劲。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年度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监督检查、水质监测、环境应急、环保宣传工作方案。二是强化环境监管。按照月度检查重点方案,先后开展各类专项排查活动,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20余台次,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风险企业180余家;针对板房子加油站、生态恢复等环境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为明确责任、加大整改督办,累计向有关单位发函4份,消除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3起。三是强化垃圾清运。加大水源地内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工作频次,严防垃圾入河引起水污染事件发生。2024年度垃圾车出动98次,累计清运垃圾650余吨,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次。(二)细化工作举措,确保环境监管能力提升项目高质量落地。一是研究制定了《黑河水源地环境监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方案》,明确了重点任务、各科站责任分工及相关保障措施,实现全流程控制、全方位管理和全要素保障;二是召开项目开工协调会,明确项目目标、协调配合机制、项目建设规划及具体要求,确保项目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三是建立健全协调沟通机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项目施工进展调度会,全年共组织召开调度会20次。四是按照“未开工抓前期、开工抓进度、在建抓竣工”的思路,全方位、全过程参与项目前期踏勘、自动站选址、土地协调、水电网接入、需求对接、数据集成等工作,全力做好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协调保障及跟踪督导相关工作。五是全面做好汛期灾后重建相关工作。确保项目全面竣工。六是召开项目验收专项协调会。对验收标准、验收目标、验收流程再部署、再强调,确保验收工作稳步推进。六是结合黑河水源地综合管理平台运用暨2024年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工作需要,一方面,积极发挥水质监测模块在应急处突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并与平台建设单位加强对接,为演练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制定了《王家河支流静水区域蓝藻水华应急监测方案》,为高质量开展应急处置提供了数据支撑。累计采集水样150余份,分析数据2240余条,编发水质监测简报45期、水质监测月报12期,切实发挥科技监测在水源保护中的预判作用。(三)突出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水源地污染源风险隐患。一是系统谋划部署,科学规划设计。制定并下发《环境应急工作规划》《西安市黑河水源地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应急工作能力。今年以来邀请相关专家、领导及科室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召开了黑河水源地环境应急知识培训会1次,开展黑河大讲堂4期,专家授课1期。三是人技协同,助力应急演练。联合水源地生态保护联盟第一成员单位开展黑河水源地综合管理平台运用暨2024年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四是因地制宜,制定水华事件预案。编制黑河水源地水华环境事件专项子预案,为水华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提供指南。五是科技赋能,加强管控能力。新增6个监控点位,加强与原视频系统的衔接,保障我站对水源地重点区域的掌控能力。六是开展应急大练兵活动。2024年组织开展冬春季练兵共计6个月,水上应急练兵活动1次,国防教育培训基地“强作风守纪律”队列专项训练1期。七是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物资库建设。完成应急物资采购工作,同时以实现黑河水源保护区内应急物资保障“20分钟”服务圈为目的,通过物资调拨、共建共享、战略合作等方式,在水源保护区内新增6座环境应急物资库。(四)突出广泛参与,全面提升水源地生态保护宣传质量。一是致力于“讲好黑河生态故事,讲活黑河生态价值”,研究制定了《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方案》。二是用活用好黑河水源地生态联盟平台资源。今年以来,先后联合驻地公安、水务、周至县秦保、教育等部门及乡镇政府开展了第十一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7次。三是主动服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大局。积极参与国家安全日活动主题海报、宣传标语及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设计宣传海报1张、宣传标语1条、撰写《扎根秦岭深处十多年,筑牢水源生态安全屏障》案例1篇。协助市局举办2024年全市生态领域国家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开展情况先后被西安发布、西安日报、三秦网等发布。四是以环保宣传新路径提升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影响力。制作拍摄基层环保人视角的微视频《心愿》、组织了全国生态日有奖知识竞答和生态作品征集主题宣传活动、联合生态联盟成员单位开展理论热点面对面主题宣讲、积极参加全市职工微影视大赛活动、与中国移动合作拓宽宣传渠道等,活动开展情况在中国环境报等多家媒体平台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二、取得社会效益情况2024年,在全站的共同努力下,黑河金盆水库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及以上,合格率100%,水质状况整体为优。主要污染物指数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其中COD同比下降0.96%,总氮同比下降2.1%,氨氮同比下降24.66%。2024年,总站党支部再次荣获西安市“五星级”和“四强”党支部荣誉称号;“黑河水源地生态保护联盟”在全市145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市直机关“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党建精品案例;拍摄的《心愿》微视频荣获西安市职工微视频大赛金奖。三、存在问题一是政治理论的学习内容还不充足。二是环境应急处突能力仍显不足。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水质改善目标:确保全年黑河金盆水库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极端气象因素除外),主要污染物指标较2024年继续向好改善。(一)持续强化水源地环境安全风险防控。依托网格化环境监管、专项检查、水源地保护联防联控等工作机制,对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风险源、企事业单位开展体检式排查,实施动态清零台账式管理,从压实主体责任、督促自查自纠、主动公开信息、促进公众参与等环节健全长效管控机制,持续强化辖区各风险源单位防范风险责任意识,健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水平,筑牢黑河水源地水环境安全防线。(二)不断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监测能力。建立完善水源地污染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供水保障“三位一体”的应急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化设备运用,采取“理论+实操”、“循环作业+综合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平台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各重点环节开展模块化训练;分模块、分阶段、全场景、全岗位进行常态化实战练兵,努力建立一支全市快反、高效、专业的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置队伍。(三)高质量发挥水源地环境监管项目的作用。扎实做好项目移交后的管理与运行,最大效率发挥环境监管作用。通过电子沙盘数字底座、水质监测、视频监控、垃圾清运、网格化、污染扩散模型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对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环境风险综合分析、污染趋势综合评估、应急处置综合调度等实现系统、规范、精准和智慧监管,为应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不断增强黑河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持续推动环保宣传教育开创新局面。加强新兴媒体宣传引领,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普及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环保宣传方式,让群众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关心”不断提高公众环境保护参与度,构建政府、企业、群众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五)不断强化政治思想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工作,高质量开展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深挖业务党建双促进的内在潜能;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为目标,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努力打造学习型队伍,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奖励情况:2024年12月,我站支部荣获全市“五星级”党支部和“四强”党支部荣誉称号;2024年12月,我站“黑河水源地生态保护联盟”荣获市直机关“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党建精品案例,微视频《心愿》荣获西安市职工微视频大赛金奖。诉讼情况:2024年,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