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40
单位名称 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残疾少年儿童实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职业技术培训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南段49号
法定代表人 刘智军
开办资金 21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59万元 1654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德育工作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开展了“传统清明融于情,红色精神润于心”系列活动、“红领巾爱祖国”六一少先队员入队式、“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情”庆七一运动会、九一八“勿忘国耻,祭祀英烈”活动、“七十五载逢盛世,少年共普中华图”为祖国庆生活动、“红领巾爱祖国”建队七十五周年庆祝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思想建设水平。2.强化安全意思,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开展了国旗下讲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活动、“法不可违”思政大课堂、预防校园欺凌活动、以“拐”驻防,为爱护航学生防拐安全教育活动、模拟银行金融启蒙活动、“正确认识自己,奋力向阳生长”宣讲活动等,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培智《心理辅导》教材、普校道法教材、读本等开展适合培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学校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包括建立预防机制、加强个别师生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及时处理学生间的矛盾纠纷。开展了“呵护心灵,关爱成长”心理活动月、学生心理嘉年华游园会等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严格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心理辅导、书香校园活动、德育互助、主题班会、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习等手段,培养学生懂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严禁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尊重的学习环境。5.加强校园开放,推进融合教育开展。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机,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内容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融合活动。本年度我们与二十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帮扶、互动游戏、手工绘画、歌舞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展示自我,感受社会的友好,促进学生的社会性融合。同时开展争当春日里追“锋”少年校外学雷锋活动、“全民阅读·德润麟州”的读书活动,带领学生融入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6.重视关爱工作,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融入学校生活,学校做好入学鉴定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针对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帮扶制度,通过师生德育互助、结对帮扶都能形式,积极地开展帮扶和关爱活动。同时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做好各项工作,坚决杜绝停课和劝退学生的行为,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7.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校共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每日上放学见面等沟通渠道,提高了与家长沟通的效率,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开展了庆三八“最好的爱给最美的你”手工制作活动、“纸鸢伴春,童筝绘趣”亲子风筝彩绘、庆六一、元旦开放日等活动、加强了家校合作。(二)教育教学1.完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积极开展随班就读指导工作。本年度配合残联完成了随班就读学生的筛查。制定并实施送教上门教育教学计划,共送教9人,每人每月送教2次,每次2课时,共320课时。2.开展教师目标责任签订活动,积极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期末开展教师质量分析、考核活动,根据考核结果适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本年度共开展集体备课活动42次、听评课活动42次,主题讨论活动12次,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开展有序。3.组织实施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建立有责任心、良好工作态度的教师队伍。开展2次校内“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评比活动、2次校内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1名教师获得省思政大赛特等奖。4.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建设。采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生评价,根据学生考核结果、日常表现、作业、作品、集体活动等表现,全面考察学生水平,就学生学业水平及体音美等个性发展培养成效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评价体系的发展。5.强化班主任班级管理,开展座谈会,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增强了班主任队伍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安排参加神木市、榆林市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5人次,校内共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讲座2次,安全教育讲座1次,提高了班主任工作能力。6.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校外培训共有12人次分别参加了不同主题的专业培训,校内培训开展了技能培训5次、教师大讲堂8次,通过以上培训活动,教师在新政策、新课程、新教材、自闭症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得到了加强。7.规范骨干教师管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对外交流,促进教师成长,本年度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了8次联合体活动,与商洛特校、汉中特校、安康阳光学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同时校内开展了10次示范课活动。8.加强学生智育教育。严格落实课程实施方案,开展轻度学生的教育工作,通过课程建设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制度,通过师生德育互助、个别化教育等形式开展学有困难学生帮扶活动,保证困难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9.以特长生为抓手,推广特色体育教育。结合校学生特奥篮球队、旱地冰壶等,制定特长学生培养方案,通过晨训、社团活动等开展特色体育。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课间操和运动会等。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10.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以课程建设、社团活动、三节一会等开展校园艺术活动。通过照课程开设,保障美术、音乐、手工、串珠等课程落实到位,培养学生审美及生活休闲专长。开展了美读节和庆元旦艺术节活动。11.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教育。依托部室、劳动实践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本年度主要在模拟超市、家政服务、厨房、手工艺品制作、汽车清洁服务、理发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和实践。(三)安全工作1.重视“三防”建设。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自上而下地制定详尽的领导干部安全责任清单,确保每位领导都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做到人防到位、物防到位和技防到位。2.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逃生演练方案等。这些制度和方案应内容详实、操作性强,并确保严格执行和落实。3.定期举办安全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如主题班会、演练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开展了消防、应急疏散、防踩踏、防震、食品安全等演练,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4.学校严格执行“门禁”制度,保障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定期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对校舍、场地、设备设施、线路、校外周边环境开展“拉网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率为100%,确保了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5.全面加强食堂管理,保证规范精细。坚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把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购买一切物品要索证索票并填写好进货台帐,做到专人检验,一旦发现不合格做到及时退货,确保食品的新鲜;做好食堂食品卫生工作,坚持饭菜留样和餐具消毒,做好记录,保证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合理制定食谱,保证师生饮食合理健康。(四)后勤服务1.规范管理,确保后勤保障。继续执行了《物品采购申请审批制度》、《物品领用保管的有关规定》,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2.坚守岗位,服务前线。做好了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学校环境的改善。做好绿化,安装了管理员制度和窗户防撞角,做好了墙面防撞条、门窗、门锁、阀门水龙头的更换。这些工作的开展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3.开源节流,做好资产管理。实行物品发放按需,有效地节约了各种物品的开支。对学校资产进行了两次摸底清查,大体掌握了固定资产的损毁情况,同时还开展相关资产的报废申请流程。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学校连续两学期考核优秀,活动体育道德风尚奖。2.学校融合教育开展成效显著。通过融合教育,学生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部分学生能够自己独立上学、坐公交、做家务等,能够做到与人沟通有礼貌、见到垃圾能够捡起等。3.学校篮球文化逐步得到推广,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篮球文化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三、存在的问题1.外出活动方案已列入计划,活动未开展。2.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缺乏理论研究与指导,需要在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方便加强培训。3.学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缺乏体系化建设,需要在校企联合、精细化建设、创新性发展等方便下功夫。四、改进措施1.加强外出学习,提前制定计划,推进教师培训、学生研学和党员外出活动。2.推动课程改革和教科研研究工作。3.研究适合特殊儿童的职业发展方向,联合相关企业等开办合作办学,开创创新性工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以理论指导实践,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发展。重点打造精品、示范作用的个人、教学模式、方法等。2.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推动学校特奥篮球的发展。3.加强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研究,迎接十五年制的初步检查和验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