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农畜产品安全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推广和收储运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组织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及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申报工作;农产品日常监督检验;全市农产品、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全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协助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禽定点屠宰场管理、执业兽医及官方兽医管理工作; | |
住所 | 神木市迎宾路街道农科路中段农业科技大楼208室 | |
法定代表人 | 刘贵雄 | |
开办资金 | 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32万元 | 37.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农畜产品安全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神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取得新突破。我中心全年共抽样送检农畜产品410个样品;完成县级风险检测任务519批次,合格率达100%;中心实验室完成定量检测15批次;开展日常农兽药速测共2万批次;监督屠宰企业完成非洲猪瘟自检3693批次,完成“瘦肉精”检测10035批次;开展饲料、饲料添加剂、生鲜乳等检测34批次。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赞誉,被评为“2023年省级抽检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全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和兽药、饲料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先进集体”。(二)优质农产品全程质控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围绕培育我市粮食、蔬菜、水果、养殖等优势产业,共建成5个优质农产品全程质控生产基地。(三)产地检疫、屠宰环节监管取得新突破。今年我市共屠宰检疫畜禽100537头(只),出具产品检疫合格证明49365张,检疫动物产品10319吨,无害化处理三腺等27.5吨。屠宰检疫上达到了零差错、零事故,保证了我市的肉食品质量安全,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动物卫生与屠宰管理工作突出集体”。今年共出具检疫票737张,检疫畜禽41514头(只),其中动物A证115张,检疫畜禽4270头(只),动物B证622张,检疫畜禽37244头(只)。(四)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取得新突破。今年兑付榆林市生猪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专项资金43.7万元,共涉及生猪养殖环节45户,收集处理病死生猪7283头。我市配套安排其他畜禽无害化专项资金33.55万元,共涉及104户,收集处理其他病死畜禽6130头(只)。(五)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通过多方努力,经调研学习,整合各级资金60余万元,历时2个月全面建成全省先进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指导通道,得到了省、市级相关领导一致好评。(六)农畜产品的宣传力度取得新突破。我中心组织参加特色农畜产品展13余次,推荐特色农畜产品60余种。提升了特色农畜产品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神木农业品牌发展新形象、新成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以来我中心全年共抽样送检农畜产品410个样品;完成县级风险检测任务519批次,监督屠宰企业完成非洲猪瘟自检3693批次,完成“瘦肉精”检测10035批次,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赞誉,更保障了人民“食”的安全。我单位2024年按照《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收集处理病死生猪7283头,收集处理其他病死畜禽6130头,确保人民肉食安全。我单位积极参展以提升我市特色农畜产品的知名度,我中心组织企业、单位人员前往福建、河南、北京、广东、厦门等地参加特色农畜产品展13余次,推荐特色农畜产品60余种。我中心开展组织宣传活动30余次,发放安全宣传折页、展板、书籍、宣传册、宣传用品等7500余份,提高了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气氛。我单位今年共出具检疫票737张,检疫畜禽41514头(只),其中动物A证115张,检疫畜禽4270头(只),动物B证622张,检疫畜禽37244头(只),强化产地检疫,从源头上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三、存在的问题:(一)镇(街)监管人员短缺。一是镇、村两级监管体系虽已建立,由于镇(街)人员工作调动平频繁,没有固定专职监管员、检测员。二是镇(街)官方兽医老龄化严重,逐年退休,没有新的人员增加,给动物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带来困难。(二)镇(街)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镇(街)对农产品检测站办公室不能及时合理安排,部分已配置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善有缺失,导致农残检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三)检测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缺少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不利于检测工作有力开展。四、改进措施积极争取资金;制定合理的机制或体系;针对检疫人员缺少情况,与各镇街探讨指定专干人员进行学习技术、培训上岗,增加官方兽医人员,保障检疫工作的正常运行。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创建标准化农产品实验室。(二)建设神木市农安智慧监管平台。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三)重点打造神木黑豆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四)继续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抽样检测工作。(五)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农产品品牌认证,积极打造农畜产品知名品牌,同时加强证后监管。(六)继续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使用工作。(七)继续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八)建立健全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管理制度。(九)加大养殖场、屠宰场、指定通道、运输车辆、奶站、动物落地检疫、种用、乳用动物调入的监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