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法律援助中心

子洲县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34
单位名称 子洲县法律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审查和批准法律援助申请;依照法律程序办理或指派执业律师及其他法律服务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务;负责法律援助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等
住所 子洲县司法局二楼
法定代表人 胡辉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5万元 9.6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法律援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变更法定代表人和开办资金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子洲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县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法律援助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始终秉持“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困难群众”的宗旨,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专业、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就2024年工作汇报如下:一、工作成效(一)援助案件方面截至目前,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74件,其中刑事案件124件,认罪认罚案件124件,民事案件26件,代写法律文书19次。接待来访来电咨询407人次(其中:来访咨询186人次、来电咨询221人次),案件类型涵盖劳务纠纷、婚姻家庭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二)学习方面1.党建学习。我单位在县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本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深入开展党内法规知识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并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前往子洲农商行廉政教育长廊开展现场参观教学,并在参观结束后,召开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逐一进行自我剖析,促使其从思想上提升自我。2.业务学习。采用线上、线下培训的方式,让每位法援工作者能够熟练业务内容。在4月份积极组织我中心全体人员,参加全省法援业务视频培训会议;7月份,我中心组织人员,紧紧围绕案件受理、审查、指派、承办、结案、归档等各个环节开展业务培训,确保各岗位能够无缝对接。(三)宣传方面1.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我中心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童行护苗成长”、“护苗行动校园欺凌”、助老护老、助残护残、敬老护老、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律宣讲、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地,广泛宣传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申请流程等知识。全年共举办各类法律援助宣传活动2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各类宣传品3000余份,各类宣传书籍3000余册。通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使更多群众了解了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援助的程序等,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维权意识,解决了弱势群体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法治短板,进一步促进了“法治子洲”建设。2.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美篇、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在第一时间发布法律援助工作动态、典型案例、法律法规解读等信息,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公众普及法律援助知识,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四)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方面为了使受援人能够切实得到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我中心对已办结案件除定期回访外同时建立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机制,定期对已归档的法律援助案件依据《案卷目录规范》对案件承办人员进行案卷综合质量评估。对回访和案卷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要求。(五)基础实施建设方面1.窗口办公建设。为提升工作效率,我中心今年对办公室、窗口进行了改善,营造良好的办公氛围。2.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2023年底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1个,在充实和完善原有工作站的基础上,2024年我中心进一步加强工会、妇联、残联、法院、检察院、退役军人事务局、看守所、戒毒所,各乡镇等单位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设,现县乡两级共成立了2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在各法律援助工作站统一配备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流程图、工作制度等,配置法律援助宣传资料,打通法律援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群众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六)律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我中心今年迎来了第八届“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王文刚律师,王文刚增在我中心担任过第六届“1+1”志愿援助律师。二是今年还迎来了首批“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派驻子洲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黄天恒律师。两位律师的到来充分满足了我中心对法律专业人员的配置需求,和而不同的工作分配模式也更加匹配群众对于专业法律服务的需要,司法资源的丰富使群众求助更为便利,更能“零距离”接触到法律援助惠民服务。二、法律援助工作所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帮助弱势群体及困难群众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充分发挥出法律援助工作的效力,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晓率,扩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影响力。2024年办理案件中涉及农民工121件,妇女17件,未成年人9件,残疾人4件,老年人13件,其他110件。为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约10万元。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法律六进”“3.8”妇女权益保护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在县城、乡镇(社区)、乡村、学校、单位、企业等地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权意识,也让困难群众知晓如何通过法律解决纠纷,以法律途径表达自己合理合法的诉求,同时解决了贫困群众等弱势群体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法治短板,为我县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三、存在问题(一)法律援助经费仍显不足。随着法律援助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法律援助服务标准的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经费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政府财政对法律援助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仍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导致部分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发放不及时,影响了承办律师的积极性和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法律援助人力资源相对短缺。面对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承办律师数量仍显不足。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法律援助领域,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三)部门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公检法司等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虽然在实践中已建立了一些部门协作机制,但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工作衔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法律援助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保障。四、改进措施(一)积极争取法律援助经费支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如实反映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需求和经费困难,争取政府财政加大对法律援助的投入力度。(二)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具有专业特长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人才,充实法律援助队伍。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业务领域的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法律援助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案件移送和工作衔接程序,确保法律援助工作在各个环节都能够顺畅运行。五、下一步工作思路2025年,我中心将继续紧紧围绕县党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从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计划:一是创新法律援助宣传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法律援助范围的知晓率;二是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案件档案质量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承办人员素质,为法律援助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四是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形成法律援助工作合力;五是积极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新模式、新机制,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