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职业教育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职业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30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职业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实施学历教育,促进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
住所 宝鸡市渭滨区马营镇东街1号
法定代表人 陈军剑
开办资金 330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41.48万元 3740.28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职业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深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按下了改革发展“快进键”。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挖“六有”训育目标内涵,深化“手机管控”、“午间静校”、“魅力课间”等具有渭滨职教标识的德育活动,学生单招本科考试、分类招生考试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实现了学生低进高出。“综合高中”开创先河。2024年7月,学校成功申报为陕西省2024年综合高中班首批试点校,首批招生2个班96人,构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多元融通立交式培养体系。(二)深化开放办学渠道拓宽,激活了长远发展“动力源”。分校建设提质扩容。克服姜谭经开分校工期紧、难度大的特点,2024年9月1日900余名师生员工顺利入驻,新增学位1000个,渭滨职教“一校两址”多元布局平稳启航。专业类型更加完善。2024年,成功申报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和商务英语两个新专业,确保渭滨职教专业建设全市领先。产教融合再添新篇。做到每个专业向上对接一所高校、聘请一名专业课程顾问,横向连通区域产业联盟,向下依托一个企业,为“五优”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深谋内涵发展品牌凸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招生质数历史突破。推行精细化划线择生,积极拓展高新、金台、陈仓等优质生源校。校园建设屡开新篇。以姜谭经开校区建设为契机,新建了紧贴我区产业实际的12个专业实训室、8个专业实训室正在建设中,2025年5月将全部投入使用。校园文化屡获殊荣。完成了姜谭经开区分校以数字化、产教融合化、现代化为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具有渭滨职教文化标识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大赛获奖勇攀新高。2024年省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1个师生团队获得二等奖,6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共有41名学生参加了14个赛项比赛,17名学生获得二、三等奖,参赛赛项、比赛人数、获奖学生达到历史最高。(二)家校协同成效显现。先后有2名教师在渭滨区家庭教育指导师论文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2名教师在渭滨区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师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学校获得家庭教育优秀组织单位荣誉。(三)魅力社团佳绩纷显。创新性开发了“舞龙”、“舞狮”等传统特色学生社团,学校社团百花齐放,先后获得宝鸡市中小学足球比赛团体第二、渭滨区中小学生篮球比赛男篮团体第二、女篮团体第三、渭滨区2024年中小学“渭梦行”定向运动锦标赛高中组第一名、区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四)校园文化屡获殊荣。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具有渭滨职教文化标识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学校获得陕西省职工书屋、宝鸡市数字化校园等荣誉称号,实现了校园建设、文化创设双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内涵建设还需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发展至今,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老百姓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而言,还有一定差距。学校精细化管理、品牌打造、专业优化、分校建设还需久久为功。2024年学生人数创历史之最,学校现有在编教师有限,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专业建设还需完善。随着姜谭经开校区投入使用,两校间专业布局调整、专业集群建设、校企合作、资源开发、技能大赛还需下大力气去做。(二)改进措施加大名师队伍建设力度,贯彻厉行节约。以我区创建渭滨教育名师团队为契机,积极打造思想素质优良、专业技能精湛、师德水平高尚的渭滨职教名师团队,树立渭滨名师品牌。加强师资交流和合作,用东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快带动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良好专业技能的优秀教师。加强产教融合,委托企业培养专业技能老师,带动专业发展。准确定位教育教学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深入落实低起点、缓坡度、小台阶式的教学目标为重点;在教学行动上,狠抓培优补差,努力实施分层次教学;狠抓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对高职班各学科的教学指导、研讨、交流和评估力度,确保2025年高职单招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持续细化“六有”训育。深挖“六有”训育内涵,以特色社团活动为抓手,开发具有传统特色、地方魅力的学生活动,建立具有学校特点的“六有”德育体系,保证渭滨职教德育特色持续领先。(二)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围绕普通高考、职教高考、专业建设、技能大赛、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六大重点工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积极开展“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基地、金教材”“五金”建设,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大力提升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持续作响高职单招升学,做精试点综合高中班教育教学,多元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三)持续优化培训布局。积极发挥陕西开放大学渭滨学习中心职能,力争建成省市有影响的特色品牌,为“五优城区”建设贡献多层次职教力量;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开发培训项目,创新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积极与人社、文旅、农业部门联系,开发因地制宜、助产兴业的培训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