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行使权限内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负责执法检查、一般违法案件查处,对行政主管部门移交的各类执法案件进行查办,受理各类违法案件和线索,并将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处理结果反馈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各乡镇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 |
住所 | 子洲县畜牧局大楼5楼 | |
法定代表人 | 马超 | |
开办资金 | 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6万元 | 7.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县应急执法大队按照要求结合全年的工作分工安排,深入各行业企业督查检查为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一年来在县应急管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认真贯彻市、县安委会会议各项部署,持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核查活动,严格执法检查,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1、先后3次组织开展应急系统执法人员培训,重点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和检查方法,培训人员50人。2、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演练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安全知识,参与人数达500余人次。3、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全年共培训5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技能考核3次。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危险化学品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4、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安全提示、事故案例等信息30余条,阅读量达5万余次。5、选派4人次参加全省“互联网+执法”专项培训。积极参加了全省典型案例及案卷评选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六进”活动,累计进危化企业开展警示教育30次,组织企业参加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35余场次,参加线上培训4次。(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1、严格执行《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认真组织人员学习《行政处罚法》《应急管理行政裁量权基准暂行规定》等相关知识3次,在执法活动中严格行政处罚自由裁量,严格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2、按照企业分类标准科学划分本级监管执法单位类别,建立完善子洲县企业基本信息库,严格落实“预警提醒、精准执法、重点关注”等监管措施并进行动态管理。3、建立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任意识。在分类分级基础上精准制定2024年度监督检查计划,严格按照“双随机”抽查制度等文要求,结合所属行业领域、生产经营规模、安全管理状况、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因素,统筹分析辖区内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状况、企业规模、执法难度执法能力水平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监督执法单位的比例和频次,精准实施差异化监管执法。4、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执法”,推进监管执法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和执法工作。今年以来,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干部以特殊作业管理、安全培训教育、日常管理等为重点,扎实开展安全核查、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认真开展“专家查隐患”活动。1、对7家非煤矿山企业、1家煤矿、14家危险化学品企业、2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等进行了督查检查,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525项,对2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安全生产警示约谈,切实发挥“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各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协助县局先后组织安全生产督查检查4次,开展救援活动9次,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演练活动4次,有力的保证了全县安全生产平稳态势。二、取得效益(一)应急管理综合执法能力不断提升。切实开展好专项排查整治,制定5项保障措施,突出解决市场主体自身认识不足、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将监管和服务统一起来、执法和指导区分开来,在“促发展、保安全”中,彰显执法工作的精准度、震撼性、教育性,全面强化应急管理系统执法治理能力提升。(二)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不断强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车辆1台,现场执法笔记本电脑4台,便携式打印机3台,一线执法人员人手1台执法记录仪,对现场执法和案件办理全过程进行记录。已完成“三室一库”建设,并采购了相关执法装备。(三)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运行。通过持续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和有效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三、存在问题(一)人员配置不足。我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核定编制16人,目前,实有人员4人,均为原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划转。与县域经济发展与行政执法工作要求严重不适应。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面对日益增长的监管任务,执法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机构性质相悖与执法改革要求。大队现有人员身份均为干部身份,有悖于改革提出的“局队合一”,况且人员不到位,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执法监管力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充实执法人员力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通过公开招录或调动等方式,补充12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二)落实安全防控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重大风险、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等关键环节的隐患排查。落实极端天气应对的各项应急防范措施,对薄弱环节要防控到位,严防各类危化事故发生。驻临河道、山区企业要加强生产装置、储罐设施、进入物料管线等设施设备的巡检检查。大风大雾等极端恶劣天气,停止户外露天作业,禁止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同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企业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三)落实带班值班制度。督促各有关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专人值班、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强化“双节”期间应急值守,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确保反应迅速、处置得力、救援有效。各岗位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保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对重要生产设施、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设施设备,要切实做好防火工作。强化停产检修、复工复产等工作措施落实,节后复产复工要严格按照程序做好复产复工验收工作。下一步工作计划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一是在今后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效率,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二是加大安全执法违法案件的查处,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领域非法行为,三是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努力探索执法监察新路子,提高办案质量。四是抓好廉政建设和队伍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