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滨河中学

宝鸡市滨河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28
单位名称 宝鸡市滨河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初中学历教育、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桥南滨河南路
法定代表人 王宏堆
开办资金 1247.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74.99万元 1005.71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滨河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0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努力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求效果。一是班子强化制度管理。修订完善了《岗位聘用办法》《奖励性绩效考核办法》《课后服务费发放办法》等制度,开展了“岗位大练兵”“教学质量提升大督导”等活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振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能。二是落实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班子联系点,班子成员包抓年级组、教研组,坚持常态听评课、日常巡查,做到“一岗双责”。三是班子充分利用“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法宝,开展双谈心活动,虚心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凝聚集体力量和智慧。(二)队伍建设1.加强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正能量。学校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学习教育,科学设计学习的形式,扎实开展双谈心活动。启动“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统一制定家访计划和配档表,将每名学生责任到班子成员、学科教师。年内有1名教师荣获“宝鸡市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荣获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2.稳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学校选派教师45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培训,与烽火、金陵、宝电、晁峪等兄弟学校开展教学联盟活动,进行公开课观摩研讨、优秀教师经验分享,参与校际联盟讲课25人次,在校内组织多样校本培训,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及课堂思政和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公开课,为教师创造广阔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专业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工作,以研促教。本年度,1名教师论文获国家级创新奖,3名教师的微课获区级一、二等奖。8项课题成功结题,5项课题成功立项,其中省级课题1项。(三)德育工作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活动,注重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践行“三爱”教育。二是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新时代好少年”“校园之星”评选为载体,实现以榜样引领学生,以模范营造氛围的育人目标。三是贴近生活的体验教育。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民俗馆、滑雪等研学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乐趣;举行寒暑假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建设书香校园。四是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美丽宝鸡”“孝老爱亲”“礼赞老师”等活动,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五是开展大家访活动。积极向家长宣传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减负措施、学校安全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升社会、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度和满意度。年内,我校省级文明校园年检顺利通过,学校荣获区首届家庭教育讲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家校共育经验在初中教学工作会作交流分享。(四)教学工作1.持续推进“双减”工作,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一是着力抓好课堂教学,争创宝鸡好课堂。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骨干示范引领,优秀教师传帮带等活动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精讲精练,做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课内学得好、学得足;学校改进随堂训练管理,科学设计随堂练习,做到分层布置,严格控制习题总量,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是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内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了服务升级提档,挖潜增效。三是多元化评价赋能“双减”。学校利用开放性的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劳动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与评价。学生操行评价合格率达95%以上。2.深入开展“作业革命”。一是建立健全“作业革命”制度。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学规范准则》《作业管理制度》等规范制度,对作业总量、作业设计、作业辅导与批改进行了具体要求。二是创新作业统筹制度。学校按照“减量提质增效”的原则,以生为本,将作业分为“基础+综合+能力拓展”,提供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抓实学生学习过程。三是丰富作业类型。学校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在作业布置上实施“常规+创新”模式,因材施策。文科组开展改编课本剧、经典诵读、诗配画等综合性作业;理科组设计自主命题、纠错小报、思维导图等实践性作业,受到学生好评。(五)素质教育体育美育科技多元出彩,呈现良好态势。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拓展了航模、机器人、书法、衍纸、舞蹈等特色美育课程,新兴运动如定向运动、三人篮球、街舞等走进校园,满足了不同学生兴趣与特长发展的需求。学校通过开展“三跳运动会”“合唱比赛”“达人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2024年我校艺体项目多点开花,先后有143人次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在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航模、田径、篮球等项目代表全区在省市比赛中获得优秀名次;学校体育科技品牌项目建设初具规模,被命名为宝鸡市定向运动学校;荣获第四届宝鸡市人工智能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单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学校以提升中考质量为突破口,狠抓中考复课研判,指导教师细研课标,精研中考,精准备考。开展新老初三对口交流会提高复课效率,研究中考命题规律把握方向,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培优扶差。重点对学科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学优生进行跟踪训练,全面提高知识素养能力。2024年中考我校最高分647分,普高上线人数61人,600分以上11人,渭滨职教综合班上线10人,渭滨职教中心录取27人。2024年我校艺体项目多点开花,先后有143人次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在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航模、田径、篮球等项目代表全区在省市比赛中获得优秀名次;学校体育科技品牌项目建设初具规模,被命名为宝鸡市定向运动学校;荣获第四届宝鸡市人工智能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校办学风格和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今后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立足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断挖掘自己现有的办学资源,将资源优势和历史沿革结合起来,融入现代教育理念,提炼学校的办学特色,精心打造校园文化。2.教科研与教学工作尚未实现无缝对接。要着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立足教学实践,挖掘教研课题,借鉴先进的教研成果,探索消化应用途径。在教研活动常态化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力求使教科研活动向课题化、精品化方向发展。3.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不多。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大练兵活动等次,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4.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力度不够。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意识不强。仍需抓紧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力度,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二)改进措施1.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形式。我们要全面总结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文化内涵,同时赋予其专业化的艺术设计和现代教育因素,形成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匠心独具的静态校园文化。2.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社团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浓郁的动态校园文化,精心打造校园环境文化、学习文化、人文素养文化、制度文化,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继续利用我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拔尖人才以及年富力强的干部队伍的资源优势。4.开展一对一帮教活动,举办公开课、示范课、网上晒课、学科赛教评教、专题讲座等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有思想、有追求、有智慧、有修养、有作为、受尊重。四、2025年工作计划1.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办学特色。总结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办学风格,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文化内涵,不断传承,勇于创新,逐步形成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匠心独具的校园文化。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把加强教研组建设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要重视研究、通力合作,开展新课标的实验研究和热点问题研讨活动,将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教师科研水平。3.加强质量监控,提升教学成绩。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将加大督查的力度,抓备课、抓上课、抓评价。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努力提升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成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我校先后有143人次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在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航模、田径、篮球等项目代表全区在省市比赛中获得优秀名次;学校体育科技品牌项目建设初具规模,被命名为宝鸡市定向运动学校;荣获第四届宝鸡市人工智能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