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黄龙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29
单位名称 黄龙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搞好全县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招生,勤工俭学,工农教育,教师业务考核,教学质量考核等工作。
住所 黄龙县石堡镇城东
法定代表人 林成
开办资金 9.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8万元 3.17万元
网上名称 黄龙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业务工作。(一)统筹安排,教研工作有了新方向。1.抓统筹。根据年度教育工作重点任务,制定下发《黄龙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024年工作要点》;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制定下发《2024年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2.抓重点。聚焦“学校管理、教师成长、质量提升”三项工作重点,认真谋划落实赛教赛课、教学观察、教学视导、教学展示等活动。3.抓关键。制定《全县初中薄弱学科建设工作方案》,召开薄弱学科建设座谈会,组织开展薄弱学科主题大教研活动5次,全力整改县委巡视反馈问题。召开教学质量分析表彰大会,分析教学工作现状,表彰奖励教学质量先进个人103人,教学质量监测2次,全力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4.抓宣传。及时传递了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成果,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教育,助力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教体局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教科研工作25篇,推荐市级教育宣传平台2篇。(二)强化措施,教学管理有了新变化。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印发《黄龙县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指引》《黄龙县“三级三类”骨干教师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骨干教师考核量化积分办法的通知》,教学管理、骨干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中高考质量稳步提升。2.狠抓日常管理。完成圪小、白中、白小、范小等学校教学视导工作,共听评课26节,开展教学研讨活动16场,检查教师教案、听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240余本,检查作业1000余本,撰写下发教学视导报告10个。对黄中、县初中的教研组、备考组工作及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3.强化学科教学。深入县初中、县小等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观察活动,共听评课84节,开展教研活动94场,作专题报告9场。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送教送培及教育联合体大教研活动,44名城乡教师分别以同课异构的方式上示范课和展示课,促进了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探索创新,教学改革有了新路径。1.扎实开展学科主题大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小学英语学科“抓引领,促规范,创特色”主题大教研活动,共上示范课2节、公开课2节,做专题辅导报告2场,参训英语教师26名。组织开展小学语文学科习作教学“引方向、抓方法、提实效”主题大教研活动,陕西省第九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高志华老师上示范课、陈苗作《“习”得方向、“习”得策略》作专题报告,陕西省特级教师张琰作《一线教师备、说、听、评课的新实践与新思考》专题报告。2.积极开展区域交流研讨活动。推进区域合作办学,选派18名高中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赴宜川中学进行学习交流;组织4名优秀班主任赴宜川中学进行班主任跟岗培训;与宜川中学高三举行联考3次。举办高中“聚焦学科素养,提升教学质量”主题大教研活动,邀请宝塔区第二中学语文教师4名教师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全县幼儿园区域游戏观摩活动,不断提升幼儿保教工作水平。(四)强化落实,教师培训有了新成效。教师业务培训。全年完成中省市县培训教师167项1842人次,其中国省市培训114项713人(网络培训385人,外出培训328人);县级培训53项1129人。搭建平台,教师成长有了新载体。1.优质课评选。参与教师69人,其中幼儿教师22名、小学教师27名、初中教师12名,高职中教师8名,共评选优质课40节。2.教师业务能力大赛。举办高中教师能力大赛,参赛教师90人,表彰27人;举办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参与教师16人,评选表彰20人次。组织开展幼儿教师课程故事分享大赛,参与教师12人,表彰奖励8人。3.教师基本功大赛。举办教师基本功大赛,参赛教师41人,表彰奖励33人次。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小学31组90名教师参赛,表彰奖励团体奖17组,其中一等奖5组、二等奖5组、三等奖7组。4.省市赛教评选。按照省市要求组织开展省市赛教评选活动,其中推荐陕西省教学新秀9人,获奖8人。推荐市级优质课13人,获奖10人,课堂创新大赛7人、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4人、基础教育精品课4人、思政课大练兵1人。推荐开展延安市第八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11人,其中名师5人,获奖4人,学带6人,获奖1人。5.省市教育教学成果征集。按照省市要求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征集活动,推荐150名教师、20个项目参加第四届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推荐省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179篇,获奖142篇,其中一等奖30篇、二等奖44篇、三等奖68篇,黄龙县被陕西省教育学会授予教科研论文及教学成果推选交流活动先进组织单位;推荐市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351篇,获奖178篇,其中一等奖11篇、二等奖44篇、三等奖123篇,黄龙县被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授予“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优秀组织奖”。(六)注重学习,教研水平有了新提升。1.做好课题研究工作。2024年,立项市级基础教育科研课题56项;市级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项课题16项;县级规划课题18项。结题49项,其中市级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1项、微型课题7项;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项规划课题7项,县规划课题14项。2.加强教研团队建设。先后选派21人次教研员,参加高中骨干教研员、教师培训管理者、教研员能力提升、教研机构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心理健康、骨干人才学术修养学习培训活动,教研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二、取得成绩1.骨干队伍增量。林庆等10名教师被评为“延安市教学能手”;王小红等4名教师被评为“延安市教学名师”;张静被评为“延安市学科带头人”。2.教学大赛提质。张婧涵、张岳分别荣获延安市第三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三等奖,陈耀东(美术)、王润润(音乐)荣获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一、三等奖,单欣欣荣获延安市骨干班主任一等奖称号;拓月月等8名教师荣获陕西省教育学会评为教学新秀。3.教学成果提标。省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179篇,获奖142篇,其中一等奖30篇、二等奖44篇、三等奖68篇,黄龙县被陕西省教育学会授予教科研论文及教学成果推选交流活动先进组织单位;推荐市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351篇,获奖178篇,其中一等奖11篇、二等奖44篇、三等奖123篇,黄龙县被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授予“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优秀组织奖”。三、存在问题一是下半年安排的送教下乡、教学视导、课堂教学观察等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二是近两年安排的活动多从教学、教师层面进行考虑和开展,但涉及学生的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学校还未真正对骨干教师进行有效有用的绩效考核,教师把骨干教师津贴当作“岗位福利”,岗位津贴应有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体现,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仍然不够理想,骨干教师管理考核的方式方法仍需改进。四是学校备课、上课、作业、检测等教学环节管理粗放、缺乏创新。四、整改措施1.加强教研意识培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意识教研的重要性,按照课标要求,认真解读,把握政策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研,集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保成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2.优化教研成果培养。积极组织开展教研组团队建设,采用新型的教学教研方式,运用互联网,视频讲座,业务培训等形式,同步开展教研工作,谈经验,谈不足,重实践,强化沟通交流,不断拓宽教师工作视野,创新思维,下沉一线,专心搞教研,将研究的成果,加以研讨,科学有序组织推广。3.强化业务管理水平。科学计划安排专兼职教研员培训,激发调动内生动力。明确业务分工,提升业务指导能力,打造培养一支有教育情怀,思想鲜明、教学风格独特、业务指导能力强,能够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团队。五、今后打算认真学习借鉴韩城桢州学校和安康高新区第一中学等地的先进理念经验,狠抓教学“技术系统”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教研模式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黄龙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一是聚焦制度建设。按照“先规范推广、后完善延伸”的思路,组织教研团队学习研究韩城桢州学校和安康高新区第一中学等地的教学先进理念、经验,着手制定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学科教学、课堂教学、教研组、备课组、听评课、作业减负增效、骨干教师绩效考核等方面“技术系统”的工作模式和流程。二是聚焦教学改革。深入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观察、主题大教研等“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活动。三是聚焦教学常规。组织开展教学视导、教学质量监测等活动,落实教学“备教批辅考评”各环节,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四是聚焦教师成长。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广泛邀请名师来黄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拓宽教师学术视野与思维的深度。建立教师分层项目培训机制,以“听课、模课、备课、磨课、悟课”活动为牵引,以赛教赛课活动为动力,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活动为平台,不断深化教师培训培养工作。五是聚焦团队建设。继续加强教研员的培训培养工作,力争补齐急需语文学科教研员,努力推动教、学、研的深度融合,全力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六是聚焦学生成长。以语文、英语学科为突破口,探索开展古诗词背诵大赛、经典诵读大赛、英语单词记忆大赛等,努力提升学生知识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