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智慧城市治理监督指挥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智慧城市治理监督指挥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20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智慧城市治理监督指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城市治理各方面工作。负责全区智慧城市治理的统筹协调、统一指挥、监督治理、考核评估;开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舆情处置、智慧城市治理平台建设、电子档案及数据库建设、城市治理项目审核等城市治理工作。
住所 宝鸡市渭滨区滨河南路1号
法定代表人 陈林柱
开办资金 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29万元 43.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聚焦改革任务提效能。一是结合工作实际,精准确定“小切口”改革任务,制定《渭滨区12345热线小切口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印发《渭滨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办就办好”改革工作方案》,细化落实改革任务13类20项。按月发布城市治理工作情况通报,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严格落实日提醒、周汇总、月通报、年考评工作,持续加大三级督办力度,本年度已下发一级督办73份,提交二级督办6次。2024年,全区共受理12345政务热线平台转派企业和群众诉求20243件,总体办结率99.96%,群众满意度93.28%,在全市综合考核位列第一,连续两年评为全市12345热线办理单项考核先进单位。三是组织召开城市治理专题联席会,针对单用途卡退费、成人职业教育、开设经营场所监管等群体性集中投诉,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渠道;增补更新政策法规、办事指南、职能职责、流程规范等重点民生信息130余条;积极配合纪委监委、区委办和区政府办等部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梳理10个重点领域相关线索108条,汇总整理热线诉求工单1.8万余件;“7.16”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期间,快速处置暴雨山洪灾害问题线索1200余件,下发涉雨涉汛热线分析报告6份。(二)助力城市品质再提升。一是今年以来,切实加强城市治理委员会领导班子力量,增补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等5名班子成员,增补区司法局、区乡村振兴局等5家成员单位,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二是修订下发《渭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考核办法(试行)》,督促各成员单位加大对城市精细化案件的办理力度。2024年,我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共受理转派案件49452件,办结49368件,结案率99.83%,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已3年蝉联全市考核第一,并获得全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全年最高奖补资金64万元。三是将网格“四长”制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针对职能交叉问题实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在各镇街、区级职能部门通力配合下,协调增设便民摊群点14处,累计清理占道类违法行为15400余起,解决市容环境类问题9600余件,补植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900余平方米。(三)聚焦打造治理优城区。一是强化网格治理,发挥属地牵头作用,增强职能部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意识,通过网格内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通过镇街、社区(村)与职能部门、职能协调小组的共同参与,实现难点问题“一线发现、一线解决”的扁平处置模式。各基础网格长坚持日常巡查,通过自行处置、联合职能协调小组整治、召集部门研判等方式有效解决8900余件问题;对于争议较大问题,实行专人跟进、主动牵头,城治办组织相关部门解决公园路机床厂小区施工扬尘污染、火车站广场欠薪集体投诉、龙庭山水原瑜伽店大额退费、相家庄市场周边环境治理、宝仪社区树木倾倒等疑难问题30余起。二是主动解决问题,对长期影响我区城市环境的绿化保洁、道路管护等城市治理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研判,明确责任主体,推动我区城市治理难点堵点工作由领导指派向镇街、职能部门主动担当转变。在实现建成区城市公共空间“无死角”治理目标上,区城治办牵头组织工作专班对涉及177处空白区域进行筛选、去重,现场核实明确管护责任单位,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定下发《渭滨区建成区城市公共空间空白区域管理实施方案》。三是完善网格包抓,根据区级部门的工作职能及社区常住人数、类型特点进行科学调整,完成各区级网格长、职能协调小组工作人员、区级职能部门联络人及各级网格长、楼长等人员信息变更登记900余条,形成区级领导监督指导、镇街、社区(村)属地监管牵头、各区级职能部门包抓配合的综合治理模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获得多项荣誉:宝鸡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考核位列第一;宝鸡市12345热线办理优秀县区;渭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消费维权先进单位;档案工作先进单位;“7.16”特大暴雨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先进集体。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贡献了力量。2、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实现了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紧盯“三个年”活动任务,党员干部作风能力有待提升。2.对标职能定位及区情实际,城市治理发展的高度亟待提升。3.面对新形势下的复杂问题交织,为民服务能力仍需大力加强。(二)改进措施1.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健全干部能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执行力,增强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2.进一步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挥网格设计架构作用,深入推进网格治理与城市精细化、12345热线工作相融合,全面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推动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高效转变。3.不断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研究,跟进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部门沟通协作,提升联席会议决策力,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加快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居民诉求“全响应”、城市治理“全覆盖”。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探索城市治理新举措。一是由新业态触发的集中投诉,涉及多个监管部门且责任不明确,处置难度大。中心将不断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研究,增强沟通协作,持续加大联席会议决策力度,推动高质量解决群众诉求,确保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二是深入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持续优化办理流程,不折不扣落实“小切口”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常态化做好城市治理工作情况通报,加强典型案例分析运用,在2025年度全市政务热线、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考核中争先夺优。(二)坚持深钻细研精服务。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理念,深度融合网格“四长”制,落细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提高案件派遣精准度、时效性,针对疑难案件,加大二、三级督办力度,完善业务指导、组织协调、监督监测能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二是持续开展高发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调研形式,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扩容提质,助力城市品质提升,塑造现代化城区新形象。三是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结合实际优化工作协调联动、运转流程、办理标准和办结时限等,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增强针对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效能。(三)构建善治的治理格局。一是理清治理边界。一方面在全区网格划分基础上,根据实际管理需求,结合12345热线及城市精细化管理工单处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部分村(社区)网格以科学化、便利化为前提进行动态划分调整;另一方面,梳理镇街、职能部门在事件办理流程上的处置边界,制定镇街、职能部门网格“清单式”服务管理细目,明确镇街、职能部门处置范围,缩短事件上报时间,提升事件处置效率。二是聚焦矛盾解决。针对镇街、职能部门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城市精细化管理、日常巡查发现等渠道反馈的争议较大问题,充分发挥区城治办协调职能,在镇街偏向社会事务治理、职能部门偏向职能任务管理的原则下,召集镇街、职能部门联席研判,判定责任主体进行处置,及时高效解决争议问题,发挥网格治理“一线发现、一线解决”优势。三是强化统筹分析,充分利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及各基础网格巡查发现等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分析,跟进企业、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的工作进展,梳理出我区工作中的短板问题,及时向区城治委进行汇报。并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各成员单位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监督考评,增强我区各部门为民服务意识,提升企业、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