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天津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综合性全科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科大、中专学生临床实习);医学研究;医护人员培训、继续教育及业务指导;健康教育。 | |
住所 | 宁强县羌州南路 | |
法定代表人 | 李维 | |
开办资金 | 22719.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322.59万元 | 23647.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度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县域心血管疾病、消化内科暨肿瘤疾病、神经内科、麻醉、重症医学五个质控中心落地我院。加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申报“医院能力提标扩能项目”,完成医院信息化建设招标;购进关节镜成像手术系统、多功能清洗工作站、快速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提升服务能力。肾病内科血透室建设项目、口腔科改造装饰工程均已完成投入使用;完成疼痛康复中医科特色病区建设,医院能力提升建设有序进行。宁强县心电网络诊断中心正式落地我院,中心可为全县18家镇(街道)卫生院提供心电诊断申请、心电资料采集传输、统一存储、心电浏览和心电诊断报告管理等服务,全面提升县域诊疗同质化水平。开展全县巡回医疗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二)提升医疗质量水平。制定《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认真对标自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开展41个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基线调查工作;积极组织创建“陕西省医院质量管理综合评价平台”,逐步开展落实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和有关部署,以临床诊疗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病历内涵质量;以信息化为助力,提高病历质量管理效能;建立健全病历质量日常管理机制,加强病历书写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强化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完善管理资料,提高管理水平,指导质控医师按照“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监测平台”要求规范上报临床路径管理数据,审核合格后按季度完成平台上传。细化绩效考核方案,激励临床医师主动参与临床路径管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三)专科建设显著提升。积极申报重点专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通过2024年第五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重症医学科通过第一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复评。完成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增加美容牙科、美容外科二级诊疗科目。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九项。急诊急救能力提升。我院由临时组合急诊急救设备的模式调整为固定救护车急诊急救设备配备模式,强化医院急救站建设,全县120急救中心建于我院,实现全县急救资源统一调度。(四)强化医防融合。为积极响应国家医养结合政策,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创新医养结合特色,在县卫健局的协调下,我院与宁强县康达医养中心结成协作关系,每周派出不少于2人的医护团队到康达养老中心进行一次全面巡诊。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组织开展关爱老人系列活动,院领导分别带队上门慰问探望全县域内所有百岁老人、抗美援朝老兵,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进行健康义诊、健康入户、健康处方,为老人们送去节日问候和祝福。全面推进高效办成宁强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切实增强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建立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管理体系,细化工作职责,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依托医共体规范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五)群众就医感受再提升。完成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优化挂号流程,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开展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开设药学门诊、疼痛门诊、便民门诊等,提供更加丰富的门诊诊疗服务。建立“节假日”门诊,建立门诊应急预案,明确患者分流、服务时间调整、增开诊室等应急机制和相关责任人,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就诊。提升检查检验效率。在保证检查检验质量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全省市县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及时按照要求参加室间质评,不断扩大互认项目数量,落实爱老助残举措,全面推广“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就医便利性,改善全过程就医感受。(六)健康医院建设持续深化。巩固无烟医院成果,修订了“无烟医院建设标准”,对照建设标准规范,落实控烟管理制度,持续推进无烟医院建设成效的保持和提升。安装传染病前置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传染病管理能力。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全县胸痛中心建设,大安、铁锁关、阳平关、代家坝镇4家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通过现场核查验收。我院医共体分院汉源、广坪镇中心卫生院通过2024年度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省市评审。2024年度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患者2207例,管理病种54个,较上年度增加9个病种,管理占比15.2%,上报单病种31个,上报病例5070例,较去年同期增长79.72%。我院共9个市级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心内科、麻醉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其中骨科为汉中市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共建临床重点专科。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医院优势学科相对偏少,重点学科建设停滞不前,药占比全市排名靠后,服务性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提高缓慢。2.人才队伍建设短板明显。近几年退休人员数大于招聘人员数,编制的不足,导致医院学科团队建设断档。3.就医环境亟待改善。医院搬迁近十四年,医院环境、设备、设施超限使用,患者就医体验感下降,医院急需对医院硬件设施进行改善。(二)改进措施:1.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有效完善医院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管理水平,为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提升服务水平。注重患者体验,提高满意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简化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医疗设施的投入和维护,提升医院的设施和环境,提供舒适的就医体验,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4.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电子病历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病历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病历的质量和安全性。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1.高水平医院建设再发力。2025年着手开展导管室建设;2025年底组建县域影像、检验中心,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深入推进健康宁强建设,建立高水平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开展等级医院评审评价工作,持续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强重大疾病诊疗管理,强化药事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处方点评,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2.患者就医体验再出发。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深入实施“提升医疗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三大行动,利用互联网技术精准预约,解决患者挂号难、候诊时间长等问题,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扩大互认项目范围。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延续护理、上门护理等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信息化水平,以数字赋能健康为抓手,强化“以患者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不断拓展“互联网+医疗”应用场景,努力构建全周期智慧就医服务体系,持续改善百姓就医体验感和便捷度。3.优质资源再扩容。继续落实中省、市、县关于“三大中心”建设工作要求,细化各中心推进措施。持续推进苏陕协作、对口帮扶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及水平,完善医院服务理念,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提升老百姓的医疗服务获得感,稳步提升我院综合实力。优化医共体内部管理,统筹配置十大中心,夯实服务功能和责任主体,推进医疗融合服务、专科能力建设,创新家庭签约服务方式,提升重大疫情应对和医疗应急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06110361072611A1001,有效期限自2022年12月9日至2027年12月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荣获第二届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展”2.荣获汉中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3.荣获全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单位。4.无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