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科技发展服务中心(子洲县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科技推广与科技项目申报,科技知识的宣传咨询,农村适用性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培训、技术服务和指导科技中介组织;负责秦创原实体工作平台建设,为秦创原建设提供技术、设备、数据等方面支持;负责秦创原建设成果的发布与转化,为技术转移、投融资等活动提供服务保障;负责秦创原建设的宣传推广、信息发布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民街168号401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鹏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万元 | 9.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科技发展服务中心(子洲县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在市科技局的指挥下,在发改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统筹科技资源、统一科技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秦创原建设的决策部署,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秦创原建设,聚焦产业发展优势,凸显科技驱动创新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创新平台搭建创新平台搭建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以来,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全力开展平台建设。是完成天赐中药材有限公司的市级中药材重点实验室的组建。是积极筹建天芪中药材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县域产业优势,通过中药材创新平台的搭建,整合各企业中药材发展优势,打造一个跨企业、功能全的中药材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提高中药材研究的水平,推动中药材的创新与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3、是打造淮宁河公司的山地苹果众创空间。淮宁河公司的山地苹果众创空间入驻企业8家,依托丰富的地域优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为众创空间的创业者提供成长和服务,同时还提供创业、人才、技术等项目培训,解决周边闲散人员就业问题,能有效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整合利用,打造县域级的创新创业孵化高地。(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子洲县科技推广和服务中心加挂秦创原子洲创新促进中心,通过抓学习、抓队伍、抓业务、抓宣传,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强、作风强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提升科技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我们积极培养“懂技术、知市场、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申报技术经理人5名。开展科技之光人才项目,推荐申报了榆林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一名、榆林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一名、榆林市潜在战略科学家两名,榆林市青年科技新星两名,榆林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一支,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三)积极落实规上工业“七有四清零”按照企业梯度培育倍增计划“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步骤分门别类的对科技型企业和规上企业进行培育,助推企业成立科技管理内设部门并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组划、有规划、有业绩”的“七有”标准,实现科技型企业无科研机构、无研发投入、无知识产权、无科技人才的“四清零”,确保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2024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3家,其中有研发投入的企业有6家(富华、鑫润、天赐、天芪、金源、永兴六家公司),占比达到46%,在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走访规上工业研发基地,完成R&D统计3427万元,完成技术交易合同3203万元。(四)科技型企业培育情况科技型企业培育是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相结合,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今年共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较去年全年增长29%,入库高新技术企业3家,较去年全年增长60%。(五)落实科技奖补政策,加大科技型企业奖补力度根据根据《关于兑现2023年度秦创原若干奖补政策的通知》(榆秦创办发〔2024〕3号)文件精神,为2023年度各类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主体申请奖补资金350万元,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有助于提高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六)加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创新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营造全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打造秦创原文化宣传长廊,发放宣传资料,科普书籍,实用技术资料,发放各类技术书籍3000册,宣传资料5000份,深入乡村宣传4次。(七)扎实开展科技特派员人才技术培训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2024年度,按照产业布局和农业农村科技需求,推荐3名市县特派员和4名秦创原中药材服务团、13名三区人才,深入重点村镇与企业开展科技创业与技术服务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围绕产业需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扩大示范推广,提高产业技术服务水平,为帮扶企业和乡村解决技术难题,为乡村产业兴旺和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科技支撑。选聘4名工业科技特派员,规范企业财务工作,深挖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帮助企业从项目立项、技术攻关、健全研发投入辅助账到申请税务加计扣除,探索“企业+工业特派”研发统计新局面,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服务“三农”和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等方面的作用。(八)积极组织实施科技“三百行动”计划为加快解决制约子洲现代农业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供需对接,推进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榆林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和《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等有关要求,征集榆林市淮宁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四家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在榆林秦创原主中心召开“神芪子洲,果然不同”揭榜挂帅项目路演(子洲专场)。此次路演活动揭榜对需分别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中低产田土壤快速熟化及地力提升技术与示范建设项目》西北农林大学、《菌群有机肥提升黄芪抗旱性能及产量示范基地建设》榆林学院、《绿色食品降尿酸产品的研发》西安石油大学、《山地苹果全产业链深加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项目路演,搭建子洲县产业链技术领域供需双方交流平台,推动企业技术难题与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精准对接。鼓励企业积极提出技术需求,高校、科研院所踊跃参与揭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九)圆满完成第三十一届杨凌农高会筹展和参展工作今年的第三十一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我县集中展示以秦创原中药材两链融合试验示范区建设成果,邀请天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浩丽绒山羊科技有限公司、芪迹农业有限公司、陕西省益坤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世平堂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以有机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类产品、山地苹果,果馅、杂粮等5大类31个产品参展,受到各地客商及游客的青睐。充分展示了我县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此次参展让我县的企业家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拓宽了发展思路。落实签约项目1个,即子洲县人民政府与河北浩丽绒山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的红太2万吨高效生物有机肥增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合同书,协议金额2.672亿元。二、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创新平台搭建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特色,我们主要打造了中药材两链融合试验示范区。子洲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重大成果,现有创新载体6家,其中省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星创天地1家,市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星创天地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较去年全年增长65%,高新技术企业3家,较去年全年增长100%,新增瞪羚企业一家较去年全年增长100%,上市企业1家(榆林市宇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增长率100%。三、存在的问题我中心整体工作完成较好,重点工作有突破,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是工作经费紧张;是科技专项经费投入较少;是科普宣传力度不够。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四、整改措施(一)不足经费向主管部门争取。(二)进一步督促各企业完善R&D的投入,并做好研发的辅助账。(三)统筹安排加大科普宣传的辐射面。五、下一步打算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践行全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积极建设推动秦创原平台,发挥秦创原牵引作。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引进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建设是创新平台建设的根本,另一方面要加强机制创新,为创新平台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入规、晋位、上市”工程,持续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加快秦创原先进技术成果落地,加深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努力引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科技中介服务能够使不同科技领域的信息资源高整合与对接,发动企业和是会力量加快建设科技中介服务为企业提供优良的科技信息支撑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形成科技推动县域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