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路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新民路6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娟娟 | |
开办资金 | 1062.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43.38万元 | 951.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路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6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队伍建设彰显活力。1、抓班子建设,强根固本。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提升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2、抓师德教育,凝心聚力。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家精神及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定期开展读书交流、趣味运动会、“夸夸我身边的好同事”等幸福团队活动;教师节,校长为每位教师书写祝福赠送经典名著和鲜花,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学校。3、抓业务素养,锻造骨干。学校积极推进“名师名校”工程。一是提供多平台培训展示;二是以学月主题落实日常教研,通过骨干引领月、课堂建设月、课堂达标月、课堂提升月等,让每一位教师反复走向学校公开课舞台;三是坚持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倡导教师做有思想的实践者;四是抓好培青工程,给每位青年教师栽培“成长树”,每一次收获即可在成长树上结一个果子。(二)德育活动,润心养正。1、创新德育模式,打造德育品牌。学校以“涵养好习惯,为人生奠基”为办学核心理念,推进德育深化工程,实施“新时代·新德育”铸魂行动:在德育目标上系列化,在德育内容上体现具体化,在德育形式上体现多样化,在德育评价上体现科学化,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分年级、分层次、分目标开展“每月好习惯活动”“新小榜样课堂”“小蜜蜂”家务劳动周计划和“大拇指”争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十大好习惯”。2、深化体验教育,强化活动育人。先后开展“我们的节日”“五爱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读书月、感恩周和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注重仪式教育,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点痣启蒙,全校学生举行拜师礼;组建学校红领巾宣讲团,开展“红领巾大讲堂”“红色故事我来讲”“红领巾寻访党的足迹”“打卡红色地图”“队前知识大闯关”“红领巾奖章”争章等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文明校园。我们以“和雅”文化为主题,从道德、人文、健康、艺术四个维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以“和乐悦美,知善行雅”为主题,打造“一班一品”班级文化,通过师生作品墙、读书吧等,靓化教学楼、楼道,校园环境优雅、和谐、统一。4、加强德育队伍,形成德育合力。一是形成班主任队伍梯队;二是成立班级监督岗和校级监督岗;三是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庭教育大讲堂、微官网等平台深化“好家风、好家长”家庭教育绿荫计划;四是聘请校外辅导员,邀请法制副校长上法制教育课。(三)聚焦双减,提质创优。1、“三级课程”,提质赋能。在实践中,我校以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为指导,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为载体,落实“三个课堂”联动机制:“第一课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课时;“第二课堂”落实拓展性课程,以主题教育、养成教育和课后服务为途径,扎实推进“体艺2+1”项目,“第三课堂”落实综合性课程,走进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塑造人格,提升品格修养。2、深耕课堂,提质增效。其一.“学本课堂”,以生为本。倡导教师树立并践行“学本课堂”理念,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基于学情,三段递进,基于课堂,三步达标,基于目标,三清固本。其二.学科建设,“一科一法”。聚焦课堂,聚焦学科素养,探索实施“一科一法”。3、“作业革命”,提质减负。创新作业形式,减少机械重复作业,增加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成功举办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五大基础学科的“特色作业展览周”活动。各年级各学科都建立了习题库。4、课后服务,提质扩面。学校课后服务实行菜单式课程,内容设计上分为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两大部分,社团活动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四大类,16门课程,尽可能实现在全覆盖基础上满足个性化需求,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体验到了学习与发展的成就感。5、阳光体育,活力飞扬。扎实推进“体艺2+1”项目,上好两课两操,阳光体育1小时落实到位。开展了大课间跑操活动、队列队形及广播操比赛;成功举办了田径、三跳运动会暨校园体育节活动。6、特色美育,各放异彩。我校的美育教育宛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每一笔都镌刻着熠熠生辉的精彩。让我们一起回望学校的美育工作,定格全体师生向美而生的画面:依托班级、社团,成功举办庆“六一”暨校园艺术节活动,元旦开展个人才艺大赛舞蹈、器乐类比赛。7、激励评价,全面发展。为了全面落实新时代评价改革要求,更新评价观念,强化素质导向,学校创新开展“大拇指”卡激励评价,作为“一校一品”品牌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拇指”激励卡有金卡、银卡、铜卡三大类,分勤学卡、纪律卡、劳动卡等十类,全面综合考察学生,激发、呵护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精彩。8、与时俱进,数字赋能。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有效提升数字教育应用水平。学校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四)教育保障,服务到位。1、培智教育,春风化雨。渭滨区启智教育中心4名老师克服了课程多、跨多个学科、个别化教学难度大等困难,用爱心、耐心为折翼天使撑起了一片天空。2、后勤管理,规范有序。加强校产管理,对学校各项设施设备定期检修,提高使用效率。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管理规范,帐目详实清楚。(五)安全稳定,筑牢底线。学校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预案,严格落实门禁管理、保洁消毒、健康监测、返校核准、缺勤追查、舆情监控、应急处置等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年来,学生核心素养普遍得到充分发展,学风更浓、校风更正,“人人都是新小形象”的理念深入人心,“和乐悦美,雅致新小”的精神长相已初具模型。学校荣获省级奖励2项,“宝鸡市成志教育示范校”“宝鸡好课堂示范校”“宝鸡市体育传统项目校”等市级荣誉7项、区级荣誉21项,共获30项集体荣誉,教师中73人次获奖,学生273余人次获得区级及以上表彰。学校活动在省厅、市区教体局微信公众号报道19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党建工作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双减”时代,教育教研改革还需走深走实。3、培青工程还需加强,骨干引领作用还有待发挥。4、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抓实抓细。(二)改进措施1、积极名师、骨干引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带动所有职工创造性的研讨、提高效益。2、结合实际,细节着手,积极探讨落实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赛教、公开展示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平台,促使年轻教师更快成长。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赋能学校教育教学。(二)创新德育工作品牌,培养“十大好习惯”。(三)继续强化教科研工作,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作业革命,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四)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优化培青工程,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向高素质专业化迈进。(五)加强数字化教育工作,让科技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宝鸡市精神文明单位,无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