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姜城中学

宝鸡市姜城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14
单位名称 宝鸡市姜城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清姜东一路18号
法定代表人 李宏海
开办资金 2171.7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66.66万元 2198.47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姜城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深化教育改革,促进质量与教师成长1.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教导处通过多种方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定期检查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情况,了解教学动态,发现教师教学的优缺点。本年度作业检查16次,教案检查12次。加大课堂常规巡查力度,开展巡查50余次,保证课堂秩序。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并召开各年级各类质量分析会10余次,通过分析考试成绩,掌握教学质量状况,针对问题,如部分学科成绩不佳、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等,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优化教学方法。2.巩固工作成果,形成工作闭环:学校定期召开教研工作部署会、基础年级教学工作会、高三年级家长会、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政策解读会等多种会议。教研工作部署会明确教研方向,基础年级教学工作会总结经验,高三年级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政策解读会帮助学生了解政策、合理选择升学路径。通过这些会议,宣传新高考改革和艺考录取政策。同时,分年级、分部门、分阶段总结得失,相互学习,提升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和立体感。高考成绩公布后,七位教师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提升了学校口碑。3.推进骨干体系建设:学校围绕“名师名校”“青蓝结对”培养工程,通过多种形式助力教师成长。举办教研会,为教师交流经验提供平台;开展名师议课评课活动,让教师在专家指导下改进教学;组织同课异构活动,鼓励教师展示教学特色、相互学习;安排新入职教师亮相课,帮助新教师适应教学;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锻炼青年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区级赛教等活动,以赛促教。本年度,多位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多个课题取得成果,彰显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拼搏进取,提升办学成绩1.高考录取成绩优异:2024年,学校488名同学参加艺体类高考,成绩斐然。文化课本科上线454人,上线率93.03%,文化与专业本科双过线452人,过线率达92.62%。14人被985、211名校录取,实现名校录取重大突破。体育生汪一诺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被武汉体育学院录取,李辰宇与路渊博分别被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为学校教育发展增添光彩。2.艺体教学成果丰硕:学校艺体教学成绩突出,茗栎合唱团在渭滨区第九届合唱比赛中斩获第一名,荣获突出贡献奖,在宝鸡市比赛中获二等奖,并受邀参评省级合唱比赛。体育队在多项赛事中表现出色,参加宝鸡市学生青少年柔道、摔跤比赛、宝鸡市学青会青少年篮球赛、羽毛球赛等均获较高名次,在省市区各级赛事中屡获大奖。赵学峰老师获市级优秀教练员称号,两名学生获市级优秀运动员称号。本年度学校荣获宝鸡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渭滨名校等20余项奖励,彰显了艺体教育实力。立德树人,构建德育工作体系1.明确德育方向,开展主题活动:学校围绕“新时代・新德育”铸魂行动要点,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常规开展高一新生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开展礼仪教育月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组织“我们的节日”活动,加强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如关爱孤寡老人、参与环保活动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结对帮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与冯家塬村共建农村书社,捐赠700余本书籍,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完善关怀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完善“三全”关怀体系,巩固心理安全网,营造温馨校园环境。多次组织心理健康、校园欺凌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意识。邀请专家举办校园欺凌、青少年心理讲座,提供专业心理指导。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邀请法律专家讲解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治观念,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学校工作各方面。3.培育德育师资,激发工作热情:学校注重德育师资队伍培育,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为班主任交流班级管理经验提供平台,共同探讨新方法、新途径。组织班主任参加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接触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拓宽视野。细化完善班主任考核机制,从多方面考核班主任工作,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本年度,李媛媛老师在渭滨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成绩优异,辛政老师获渭滨区优秀班主任称号。4.加强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学校通过定期组织高三学生家长会、基础年级特定学生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加强家校沟通。家长会上介绍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校际协同发展1.共享课程与教学资源:学校与晁峪中学、晁峪幼儿园开展美育交流合作,拓宽资源共享渠道,实现互助共赢。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同探讨美育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互派教师交流授课,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艺术活动,增进学生交流合作,提升艺术素养。2.开发研学基地,加强校际互动:学校与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学习平台。邀请钢琴系教授来校授课、举办音乐会,让学生感受大师风采,学习专业知识和演奏技巧;组织学生进校研学,参观教学设施,参与专业课程学习,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艺术追求。3.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学校利用市内文旅资源,加强馆校合作。组织学生走进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艺术场所,感受历史文化魅力,提升审美素养;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进校园宣讲非遗知识,展示非遗技艺,让学生参与体验,传承中华文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在社会方面,学校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活动,赢得了良好声誉。2024年,我校名校录取实现重大突破。共有488名同学参加艺体类高考,文化课本科上线454人,上线率93.03%,文化与专业本科双过线452人,过线率达92.62%,14人被985、211名校录取。体育生汪一诺同学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被武汉体育学院录取;李辰宇与路渊博凭借出色的成绩,分别被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成功录取,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经济效益方面,学校虽不以盈利为目的,但随着知名度提升,吸引了优质生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生教育管理方法不够灵活,对特殊学生关怀措施不完善。教育管理方式传统,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特点和需求,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够。2.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陈旧,依赖传统教学模式,对新教学理念和技术接受慢,教学缺乏创新和活力,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改进措施1.深入调研学生需求,定制特殊学生成长档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关怀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如建立特殊学生跟踪辅导机制,定期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及时调整辅导策略。2.关注教师成长,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完善激励机制,设立教学创新奖项,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比如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培训课程,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改革项目,对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发挥艺体优势,创新教育模式深入挖掘艺体教育新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探索更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例如,开发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课程,开设针对不同体育特长学生的个性化训练课程。进一步提升艺体教育质量,加强与专业艺术院校、体育机构的合作,邀请专家定期来校指导,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打造更具影响力的艺体教育品牌,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提升学校在艺体教育领域的竞争力。(二)提升办学活力,助力教育发展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展现办学新活力。鼓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积极探索与其他学校、社会机构的合作方式,拓展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加强校际交流,开展联合教研、学生交换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公益活动等,为渭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9月获《宝鸡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4年9月获《渭滨名校》荣誉称号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