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完善水旱灾害防治预案,组织开展水旱灾害防治检查及业务培训;水旱灾害监测,及时发布、报告水旱灾害动态等工作。 | |
住所 | 子洲县水务局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郭小斌 | |
开办资金 | 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2万元 | 3.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局机关的精心指导下,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工作要求,围绕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维修养护、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水利工程建设四大核心工作,全力提升水旱灾害防治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维修养护工作。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是现代化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有效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效率的关键手段。2024年我中心进行了以下工作:1.排查维修县镇村三级无线预警广播系统298套;2.排查维修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一体站27套;3.排查维修河道视频监控站14套;4.新建河道视频监控站6套;5.扩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服务器1套。(二)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工作。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群测群防体系是现代化山洪灾害防治体系中的兜底保障,是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避险救灾能力的重要途径。2024年我中心进行了以下工作:1.修编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本,修编县级城市防洪预案1本;2.指导镇村两级修编山洪灾害防御预案295本;3.排查山洪灾害危险区90处;4.安装简易雨量报警器30套;5.排查维修县乡两级视频会商系统17套;6.开展山洪灾害防治业务培训2次;7.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宣传活动20次;8.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1次。(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是汛期防汛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及时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的重要基础。2024年我中心进行了以下工作:1.排查消除隐患7处;2.在6-9月主汛期严格按照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3.累积发布山洪灾害预警22次、发布中小河流洪水预警13次、发送预警短信16万条;4.水情观察员巡查河道66人次;5.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叫应率98%以上。(四)应急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应急水利工程是抵御水旱灾害的重要基石。2024年,我中心在子洲县水利局的指导下,负责实施了山洪沟治理工程3处、抗旱水源工程2处。二、取得的效益(一)通过上述业务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汛期在线率95%以上,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县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主汛期有效应对短时强降雨13次,累积提前转移群众2800余人次,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山洪灾害防御任务,全年未发生加大险情,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二)3处山洪沟治理工程完毕,使当地防御洪水能力达到10年一遇,共治理河长2.2km,有效保护2000余人和600余亩耕地免受洪水威胁。2处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毕,共蓄水2万m³左右,可灌溉耕地面积1000余亩,有效增强了当地农作物在关键需水期的灌溉能力,确保粮食稳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三、存在的问题(一)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老化严重。全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均已建成数十年之久,运行稳定率下降,维护成本增高,已逐渐无法满足现阶段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二)干旱灾害监测设施匮乏。长期以来,对于山洪灾害的监测设施的投入较大,对干旱灾害监测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干旱灾害监测设施一直处于空白,无法对干旱灾害实施有效监测,提前应对干旱灾害能力极为薄弱。(三)部分干部业务能力不足。由于机构改革、人员转隶、调动等因素,导致我单位部分干部为新进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时间较短,业务能力不足,履职困难。四、整改措施(一)对全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争取上级资金,调研现阶段山洪灾害防治新的科技创新设备,对亟需更换的设备进行更换。(二)争取上级资金,调研干旱监测设备,合理规划布局,逐步配置干旱监测设施,增强干旱监测能力。(三)加强干部业务提升。对新进人员,安排业务水平熟练的干部实施“老带新”制度,组织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尽快提升基本业务能力。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持续做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设施维护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在汛前、汛中、汛后对所有设备进行常态化排查维护,确保汛期上线率95%以上,优化站点布局,争取更换部分老旧设备、系统,提升“技防”水平。(二)持续做好县级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强化预案修编;二是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移动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种媒介广泛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三是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干部群众抢险救灾能力;四是强化培训,提升县乡两级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五是强化山洪灾害危险区排查,做到动态更新。(三)持续做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做好主汛期值班工作,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及时处理省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各类信息,及时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四)持续做好应急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工作,进一步摸排需要治理的山洪沟,摸排抗旱水源工程项目建设选址,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