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种子与中药材推广中心

子洲县种子与中药材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16
单位名称 子洲县种子与中药材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作物和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审定、示范、推广应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及县域主导品种的认定;全县农作物种质和中药材资源的普查、登记、保护和收集;农作物和中药材种子质量检测、备案等工作。
住所 子洲县双湖峪镇峨峁峪村
法定代表人 景雷
开办资金 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万元 21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种子与中药材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中心在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标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为了服务三农、保护农民利益,我中心以《种子法》、《陕西省实施<种子法>办法》为依据,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扎实有效的进行了种子法规政策宣传、新品种展示示范、中药材质量提升项目及道地药材科研孵化基地运行以及子洲黄芪研究院其它相关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内容:种子与中药材推广中心始终把种子质量管理作为强化职能工作的第一任务,把种子质量监督抽检作为重中之重。一是为种业单位把好调种子质量关,保证合格种子调入,严禁调入不合格种子;二是加大种子质量抽检力度,对经营量大的种子批次进行重点质量抽检。对农作物与中药材种子的质量抽检做到万无一失。保障我县的产业稳步发展。(一)新品种引进与管理1.对种子经营者进行严格审查,实行备案工作,要求严格备案,备案信息必须准确。开展春季市场专项检查。同时对当地种子市场销售量较大的门店也要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经营主题备案情况、未审先推、已撤销审定品种违法推广销售及主体备案、经营档案,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品种审定和登记、品种权许等情况。同时抽取一定比例种子样品进行净度、发芽率、水分等种子质量指标检测。此外对玉米、大豆开展真实性、品种纯度检测。2.认真做好谷子良种项目推广工作。全县发放谷子推广项目40000亩,为了做好谷子发放工作,我中心集中精力,有重点、分次序地对16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落实发放面积,将实施面积具体分解落实到乡镇、到存户,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接用种时间、核实种子数量,因地施策,及时发放,做到不误农时。建立健全良种推广明细档案,做到乡镇有汇总表和分村到户清册,村级有到户清册。3.搞好示范田工作。在子洲县驼耳巷乔岔村,示范马铃薯8个品种,分别为KF1、希森6号、青薯9号、晋薯16号、陇薯17号、陇薯7号、东农310、克新1号,面积为50亩。马蹄沟镇段家湾村建设玉米示范田300亩。10个品种:陕科9号、中地159、登海3721、中榆1号、登海182、万瑞1号、大丰14、奥利10号、中榆518、登海9。在电市、老君殿、瓜则湾、马蹄沟等乡镇试验示范谷子各100多亩。4.大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积极筹备,圆满完成了子洲黄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工作;完成了马蹄沟镇张圪坮村开展道地药材科研孵化基地管护及道路维修工作;完成了中药材质量提升项目和黄芪良种繁育项目;完成黄芪研究院与中药材高质量发展专班相关工作;带领相关企业外出参加了药材药品交易会,通过对子洲黄芪的广泛推荐,进一步加大对子洲黄芪品牌战略推广力度。为保证子洲黄芪道地品质,我中心按照“统一规划、规模适度、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思路和“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对全县20000亩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基地进行标准化管护提升,不断提升子洲黄芪产量、质量。配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5.认真开展有关种子经营的审查及备案工作。严格种子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重点做好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查处制售假劣种子、未审先推、虚假广告、种子包装标签不规范、无证经营、依法应包装而未包装、经营档案不健全等违法行为。共备案种子企业8家。其中委托代销备案3家,经营不分装备案5家,备案玉米品种44单。6.认真做好种质资源管理工作参加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展、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学习,更加为进一步提高了我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夯实农技推广基础,全面提高服务效能,加快我县的现代化种业发展;关于补充收集资源有关工作的通知。我县共完善补充收集的种质资源共20种。(二)开展经营店网上备案工作,规范经营秩序为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督管理,规范种子经营秩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根据新修订的《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我中心积极开展网上备案工作,完成8个经营网点的备案工作,备案单合计44个,其中经营不分装备案5个、委托代销备案3个。开展春季市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种子常规四项(净度、发芽率、水分、纯度)和品种的真实性、转基因检测指标。我中心将组织人员对重点种子市场、经营门店进行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确保网上备案信息全面、真实、准确。(三)完成农作物良种发放,保障农民生产需求为了加快良种推广步伐,提高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完成全县16个乡镇、谷子良种发放工作,共计40000亩,每亩发放种子0.6公斤。春季种子市场检查以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种子为重点。加强培训宣传,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发放依法生产种子宣传图册,利用多种形式的宣传媒介,普及法律到乡村农户,让广大农户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做到自觉守法的法治环境。(四)组织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提升保护利用水平严格按照市站要求落实普查工作,逐步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强化数据审核和资源保存,目前已上报各类古老、珍稀、特异、名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20份。(五)持续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1.加快良种培育,实施“种源工程”。依托子洲黄芪研究院科研资源优势,按照提纯与选育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子芪1号”品种选育审定程序,把培育出一致性较好、稳定性高、特异性强的优良种质资源作为保障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已完成现场初审工作。2.打造优质基地,做大产业规模。按照“统一规划区域,统一品种安排,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模式,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价格,统一对外销售”思路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合作开展子洲黄芪GAP基地建设技术服务项目,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子洲黄芪空心病防控综合与技术研发项目,为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奠定坚实基础。3.坚持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条。依托黄芪产业园区集聚和龙头企业带动,加强与北京同仁堂、陕西广济堂、华润三九等大型企业,实施黄芪提取、药剂制造、药食同源健康产品研发生产等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通过龙头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和纽带作用,为深入推进中药材产业精深加工和黄芪产业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构建合理生产体系。4.升级品牌、提升价值。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农业品牌专家对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检测评估结果,子洲黄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还存在不足,现已完成整改工作。加强监管,完成对授权企业产品抽检;积极参加展会,设计文创产品,加强宣传推广;完善品牌管理制度,广泛征信各方意见,完成品牌满意度评价。5.2024年春季在各乡镇开展“选良种促增收”宣传培训、良种推介。二、取得效益:(一)通过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种子销售门店干净整洁,墙上挂着信息公示栏,各种种子分门别类摆放有序,使农民用上放心种子。(二)严格做好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确保经营主体合法。目前共计受理种子经营机构备案8家,完成种子备案44单,保证了种子经营主体的合法性。(三)依法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确保种子质量安全。按要求对种子经营机构经销种子进行监督抽样,开展种子质量检测。(四)标准化种植稳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学研一体化统筹推进,品牌效应持续发力。(五)通过培训和现场讲解,使农民《如何正确选购种子》宣传资料。三、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人才,对已有的专业人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二)试验田距离办公地较远,为试验的记载等常规性工作增加了难度。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组织业务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三)种子质量不稳定,来源不明确、种子保存条件差。(四)中药种植与规模化发展不协调,中药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明显,技能型人才与产业需求不均衡。四、整改措施(一)加强种子备案信息管理,实现种子备案系统化管理和加强对种子备案店信息管理,做到系统信息和实际备案经营状况相符,实现备案信息系统化管理,提高备案管理效能,确保备案秩序正常运行。(二)针对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人才这一问题,应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省市培训,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三)强化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工作,针对种子质量检测设备落后,只用肉眼进行检查这一个问题,需要种子管理部门强制经营者在上市前必须经过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抽检,经检验合格的种子推广才准予其销售,对不合格种子不准销售,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假种子和未经审定的种子出售,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四)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加快良种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研究,不断强化质量认证,提升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程度。建立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及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综合保障体系。五、下年工作计划:(一)根据市农业农村局以往的步伐,我中心将在2025年计划实施中药材5万亩,在各乡镇办的50%的村进行实施。(二)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1.玉米新品种展示计划实施10个品种,每个品种展示面积为1亩。2.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计划实施8个品种,每个品种播种面积为2亩。3.谷子品种4个每个品种为5亩。4.继续完成子洲黄芪研究院相关工作,大力推进绿色技术、绿色品种的示范、推广和应用。5.计划在每个乡镇选一个村试验示范枣树嫁接酸枣项目。6.充分发挥不同中药材品种的优势,在裴家湾、苗家坪、三川口、电市、驼耳巷、槐树岔等乡镇实施黄芪搭配黄芩、苍术、红花。(三)做好经营店网上备案工作。组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持续做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