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河县招商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指导和组织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宣传贯彻招商引资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招商引资的发展规划,指导协调招商引资的组织实施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城关镇旬白路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汪银春 | |
开办资金 | 33.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白河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5.79万元 | 29.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7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陕西省白河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扩展渠道引项目。一是抓谋划。紧盯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市场环境以及各级产业链发展规划,加大招商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精心策划包装打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着力培育壮大招商项目储备库。围绕四大产业链,细分产业和领域,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产业、国内标杆企业、最优产业集群,制定产业链招商指南,绘制“一图五单”。立足产业现状,着眼长远发展,深入研究分析产业链堵点、难点,切实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短板、弱项,提升产业链水平。二是抓活动。今年以来,我县积极组织参加丝博会、厦洽会、粤港澳经济周等省市重大商贸节会17次,组织本地名优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县级领导先后带队赴北京、深圳、宁波等地开展小分队叩门招商32次,拜访企业178家。积极“走出去”在太原、十堰等地举办重点产业链推介活动,主动“请进来”在县内举办招商引资大会暨集中签约活动共17次,进一步提升白河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三是抓阵地。与溧阳市商务局签订《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推进溧白共建产业园建设,累计完成苏陕协作实际到位资金2932.33万元。向太原市安康商会授“招商联络处”牌子,积极开展委托招商,拓宽招商渠道。选派2名科级干部分别赴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开展驻地招商,提升招商引资精准性。四是抓队伍。为推动建设白河更高水平开放发展,聘请招商顾问3名,招商大使10名,与白河籍外出创业能人保持紧密联系,让白河的好资源、好产品走出去,把优质的企业和项目引进来。聘请“白河推介官”12名,专业化展示我县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营商环境。与广东省安康商会、杭州安康商会、太原市安康商会等商协会建立常态化联络平台,加强信息互通,梳理投资意向,做到精准对接。2.完善制度促落地。一是聚合力。分解下达2024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责任、整合力量。将招商引资工作列为县级经济稳增长综合调度会议内容之一,及时有效破解招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推动招商项目量质齐升。二是明思路。印发《小分队招商计划表》和《招商引资推介会计划表》,出台《白河县招商引资顾问和招商引资大使聘请管理办法(试行)》,准确把握招商方向和方式方法,以有效措施推动招商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压责任。以县委办、县政府办名义印发《2024年度招商引资签约未落地项目和重点线索项目包抓工作任务的通知》,相继召开2024年开放发展暨招商引资大会、白河县2024年开放招商推进会等重大会议,不断增强各镇各部门抓招商引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传导招商压力,强力推进招引工作向纵深开展。3.优化服务强保障。一是全程代办。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开放发展的生命线工程,紧紧围绕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要求,积极开展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成功注册外资企业1家。二是包联到企。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扎实开展企业回访制度,主动送服务、问需求、解难题,切实提升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三是强化调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重大招商项目加强联动配合,专班推进保障,落实项目限时办结、定期调度、公开晾晒等制度,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全面提升要素保障实效。四是资金支持。积极打造“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争取陕西省外资奖励33.76万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吸收借鉴提案办理中的合理意见,认真深入分析,积极争取落实。五是走访慰问。充分利用中秋、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外出乡贤回乡过节时机,积极开展乡贤联络和招商引资等工作,走访慰问乡贤及家人,通报县情,宣传政策,邀请乡贤回乡考察和投资兴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度,全县累计完成实际使用内资5.77亿元,完成实际使用外资220万美元,招引落地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县招商引资考核任务。我县围绕光伏组件生产线扩大利用外资招商案例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招大引强成效不足。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小项目多,亿元以上大项目少、产业项目少,意向性项目多,成熟落地的项目少。所引进的项目中,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龙头型企业偏少,不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全局的支撑作用不强。二是外资企业引进难。外资项目信息少、引进运作外资手段不够丰富、来源单一;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严重滞后等原因,造成我县利用外资的规模较小,领域较窄,成为利用外资工作上的一大瓶颈。三是联动机制尚不健全。全社会共同抓招商的氛围没有形成,招商工作主要体现在招商部门参加节会和外出招商上,镇和部门之间互相联动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改进的措施:实施精准招商,全力构建“四大产业链”。立足县域农旅康养、清洁能源、光皮木瓜等优势资源,汇报县委、县政府,协调相关部门部门制定特色产业链招商方案,每月自主举办产业链专题招商活动。聚焦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民生热点等领域,常态化开展招商活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聚力“提速增效”强统筹。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紧盯项目关键环节,深化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机制,实行招商项目线索、洽谈、签约、开工“四库”管理,强化全周期服务。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要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和落实能力,塑造一批“政策熟、情况明、思路清,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招商铁军。(二)聚力“招大引强”提质量。坚持链式招商,强化投行思维、链式思维,按照“政府+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园区”的思路,围绕“一图五单”招商,聚焦富硒食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文化旅游四个百亿级产业链,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区域的头部企业、领军人物、风险投资,关注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龙头企业投资动向,建立动态目录,积极跟踪对接,招引一批与白河产业结构匹配、能够集聚整个链条的龙头企业,每月组织小分队叩门招商,每季度组织1次重点产业链招商推介和集中签约活动,力争每条产业链招引落地5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1个。深化亲情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大使、招商顾问作用,用好在白企业、在外乡贤、异地商协会等资源优势,多方挖掘招商线索,定期对外发布招商动态、招商政策、城市机会清单,吸引更多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三)聚力“升温升级”优服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白河形象”的观念,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政务事项全程代办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机制,持续推行“零障碍”行政审批、“零折扣”落实政策、“零距离”提供服务;落实招商引资落地企业回访制度,实时召开项目建设督办会、“政银企”对接会、企业家恳谈会等,对接企业需求,倾听企业心声,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共同谋划,第一时间把企业的需求清单、问题清单转化为建设清单、满意清单,为落地招商引资企业“保驾护航”。定期召开招商引资联席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专题联席会,集思广益研判项目,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决策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和成功率,加快项目落地实施步伐和建设进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