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神木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09
单位名称 神木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编制全市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做好突发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的应急救援保障工作;做好应急值守、信息收集上报及发布;做好应急资源的储备、统计、协调、保障、管理工作;建立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和调运机制。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北路4号党政办公大楼442室
法定代表人 尚雄飞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9.11万元 265.9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巩固思想建设基础。根据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工作职能,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忠诚干净担当的思想根基。二是全面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保障工作。履行信息收集、上报灾情信息,发布预警和监测预警职责,做好上传下达,联动左右的应急救援信息保障工作。立足于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全力抓好防灾减灾救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各项防范应对工作,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三是根据相关要求和标准,按照“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统一调配、合理负担”的原则,做好了应急装备和物资补充和维护保养工作,并建立了完善度救援装备物资调运机制。我市储备防汛抗旱物资装备累计59类,共计20万余件套,主城区附近备用防汛保障装载机、铲车50余辆、运输车辆11台,各镇街防汛应急保障大型机械480余台。全市共有卫星电话526部,实现了326个行政村卫星电话全覆盖。四是建设全市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目前我市应急救援队伍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类。应急救援队伍涵盖城市消防、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电力、森林草原等方面。目前,我市有部门防汛应急抢险队伍15支,常备人数245人,常态总数455人;镇街(村组)及群众性防汛队伍50余支、4000余人;今年以来共开展防汛演练30余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五是成立应急值守科,安排专职人员做好应急值守工作。今年以来,我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共接到火警41起,省卫星监测热点18处,电话举报23起,核实火情41起,其中22起为非森林草原火情。起火原因主要为村民春耕烧荒、祭祀用火等。取得的主要效益全面落实编制了《神木市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十四五”规划》,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现已印发。应急值班值守制度逐步规范。建立《应急值班收文制度》和《应急值班来文来电流转单》,编制《关键时期值班值守手册》,提高应急值班期间公文办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存在的问题应急保障能力仍需提升,面对新时代应急救援保障的新任务、新矛盾,一些干部依然停留于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对现行应急救援保障体制机制的认识存在偏差和分歧。改进措施。下一步我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处置经验。进一步理顺和转变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完善应急救援保障体制机制,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积极探索和总结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救援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应急工作的实效性。继续狠抓各项防汛措施,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并整改治理,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水平,做好应急演练、预案修编、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工作,健全预警发布与响应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减灾救灾工作的综合协调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信息传递、灾情评估、款物调拨等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