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河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公共创业就业,人才交流服务,创业就业平台建设的协调指导,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承办,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承担全县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具体经办工作。 | |
住所 | 白河县城关镇旬白路19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世富 | |
开办资金 | 59.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白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万元 | 59.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白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深化提升“四百工程”,稳就业促增收。1.抓实百家劳务公司,引导群众转移就业,外出务工就业人数实现稳中有升。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20场次,发布用工岗位信息近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全年外出务工人数达64230人,较去年增长157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941人。2.壮大百家社区工厂,帮助群众就近就业,社区工厂吸纳就业人数实现稳中有升。2024年新引进投产了冷水亮博源毛绒玩具厂、麻虎新奇特塑胶玩具厂、西营双兔玩具厂等8家社区工厂,全县新社区工厂稳定在145家,带动就业5931人,较去年增长303人。3.开展百场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技能,培训人数和就业率实现稳中有升。今年已累计开展足部修护师、电焊、电工、白河月嫂、宝石雕刻工等技能培训103场3148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1415人次,实现就业1750人,超额完成培训任务数的5%。4.回引百名能人返乡,做大做强归雁经济,创办市场主体和带动就业人数实现稳中有升。2024年已回引122名能人返乡创办实体122家,带动新增就业400余人,共审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91万元,大力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二)务实推进“四雁工程”,育人才促振兴。1.培养“头雁”领航,建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养,开展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372人,对全县122名“四百工程协理员”进行“传帮带”培养,作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为基层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2.培育“鸿雁”成长,支持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人员特长,综合调研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类培训,培育农业、科技、手工艺、电商等多领域开花的实用人才队伍。各类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专长,通过兴办实体、技术服务、联农带农等方式,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3.回引“归雁”创业,增添乡村振兴不竭动力。回引122名能人返白来白创办实体122家。为符合条件的139人兑付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69.5万元,为41家新社区工厂(帮扶车间)兑付房租、水电补贴444.955万元,为35家新社区工厂(帮扶车间)兑付新吸纳脱贫劳动力、监测户、返乡人员就业一次性岗位补贴36.4万元。4.形成“群雁”效应,带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不断完善促进创业就业配套政策措施,在项目用地、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厚植“归雁经济”成长土壤。一大批返乡创办企业的成功典型案例,吸引着更多在外游子回到家乡,返乡创业的企业纷纷落户白河,形成了“人才回乡、信息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良好局面,“群雁”队伍不断壮大,“归雁经济”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建好用好“零工市场”,引导群众就业。2024年1月10日建成投用的零工市场,占地面积296平方米,通过政府购买就业服务的方式,委托4家本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运营管理,给每个公司配1名见习大学生,免费为广大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集中提供求职招聘、对接洽谈、候工休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各类公益性服务。(二)扎实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每年安排分管领导、业务干部等三十余人,深入全县各镇、村开展4次以上“六大行动”,即防汛隐患大排查、企业工厂大走访、安全生产大检查、优惠政策大宣讲、困难问题大化解、就业创业大促进,实地开展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核查,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实现政策服务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群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就业不够充分。县内用人单位吸纳就业能力有限,特殊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大。2.农村产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改进措施。1.创造就业岗位,重点发展毛绒玩具、电子线束、服饰鞋袜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创新就业模式,大力推广“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模式,为群众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加大扶持力度,从门槛准入、资金扶持、技能提升、融资服务、税费减免、营商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继续开展百场技能培训,提高稳岗就业“成功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按需组织技能培训,由镇村逐户了解群众培训需求,开展“点单式”培训,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市场紧缺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就业率。让群众学技能,好就业;有技能,就好业;高技能,高收入。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深化提升“四百工程”稳就业促增收。1.持续抓实百家劳务公司,引导群众务工就业。督促指导122个村(社区)的劳务帮扶服务公司履行好十项职责,全县就业人数稳定在6.4万人左右。2.持续壮大百家社区工厂,吸纳群众就近就业。进一步引进毛绒玩具、电子线束、服饰鞋袜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来白河投资建厂,保持全县社区工厂(帮扶车间)稳定在145家以上,吸纳就业人数达到6000人。3.持续开展百场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技能。按需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00场次,培训3000余人。4.持续回引百名创业能人,做大做强归雁经济。指导各村(社区)每年回引一名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二)扎实推进“四雁工程”育人才促振兴。1.培养“头雁”领航,建强基层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四百工程”协理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等。2.培育“鸿雁”成长,支持各类人才建功。按需开展农业技术等各类培训,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本土化、专业化人才。3.回引“归雁”创业,增添乡村振兴不竭动力。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就业,带动本地产业经济发展。4.形成“群雁”效应,带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用足用活创业补助政策,推动行成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展的产业布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