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神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神木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神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04
单位名称 神木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神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畜牧、渔业的技术研究及推广,畜牧、渔业优良品种的引进、改良、推广,饲草种植,畜禽品种保护、资源普查及畜牧业、渔业生产动态监测,动物疫病防控,畜禽防疫检查.畜禽疫情管理.畜禽防疫体系指导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西路水利大楼601
法定代表人 温志医
开办资金 5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3万元 37.22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本单位不涉及登记事项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一)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拧紧产业发展“安全阀”。一是按时积极组织开展完成了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着力深入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疫病防控主体责任。下基层到养殖户进行疫病诊断和疫病排查210车次。建立健全村级防疫网络,养殖大村配备1-2名防疫员,共配备了253名防疫员。为了进一步加强了基层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市镇村三级防疫技术人员培训人数达1100人次,发放村级防疫员手册1000册。积极推进“小牧丁APP”、“陕西智慧动监平台”运用,强化疫苗及防疫物资的管理,疫苗、物资出入库达到无纸电算化水平。经过统计,全市猪、牛、羊、家禽各类疫病防疫密度均达到100%,猪、牛、羊挂标率都达到100%。二是强化布病、结核病和狂犬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并与卫健部门建立人畜共患病联防联控机制,扎实推进落实“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疫病防控理念,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2024年共计发放狂犬病宣传彩页10000份,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须知25000份,布病防控知识普及读本2000册。按照省市布病监测任务要求,全市共采集牛羊血清43041份(完成的任务占榆林全市任务的四分之一),其中羊血清38935份、奶牛血清949份、肉牛血清3157份。经我中心兽医实验室用虎红平板凝集法进行了化验,检出阳性布病羊血清716份,阳性布病奶牛3头,3头奶牛血清经送榆林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进行复检,与我中心化验结果一致。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我中心于7月30日至8月16日由四名领导带队,抽调12名业务技术干部,对阳性布病牲畜全部进行了扑杀,对养殖环境、饲具进行了彻底消毒。同时为了彻底消灭疫病,让疫病不扩散不传染,不让土地受到病原菌的污染,2024年我中心与榆林市榆阳区题桥畜禽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合作,将扑杀的病畜全部由该公司专用车运回榆阳区公司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按照省上的补助标准,普通羔羊每只200元、大羊500元、成年奶牛每头6000元、奶牛犊每头3000元的补助标准进行补偿兑付,扑杀补助兑付款共计371500元。并对949头奶牛进行了结核病监测,没有监测出结核病阳性牲畜。同时对全市4456只家犬进行了狂犬病疫苗注射。还有一个工作重点,为了让我市人民吃上放心奶子,对于奶牛和奶羊的布病血检,我们采取每个季度对全市奶畜进行一次布病监测。三是进一步强化了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按照我市抽检抗体的要求,春秋两季共采集血清1406份,其中鸡血清456份,羊血清380份,猪血清380份,牛血清190份,并进行了抗体检测。全年平均有效抗体合格率达84.96%,超出国家标准近15个百分点。为了进一步了解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抗体水平,全年共采集规模养殖场各类血清2799份,其中鸡血清570份,猪血清375份,羊血清590份,牛血清1264份,并进行了抗体检测。规模养殖场全年平均有效抗体合格率达90%,超出国家标准近20个百分点。根据流行病学采样要求,2024年共计给省中心送检病原学样品176份,血清学样品100份。给榆林中心送检病原学样品非洲猪瘟238份,禽流感100份,小反刍兽疫100份,口蹄疫100份,猪瘟蓝耳病100份,新城疫100份。通过共同努力,2024年,我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二)着力稳定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筑牢优势产业“根基石”。扎实推进国家级陕北肉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争取中央资金600万元,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建设100万只绒山羊养殖基地,引进白绒山羊特级种公羊500只;开展羊绒测定工作。建设100万只肉绵羊养殖基地,引进黑头萨福克种公羊100只,开展肉绵羊的杂交改良;强化肉羊价格监测工作。优化调整肉牛种群结构,引进优质基础母牛1088头、公牛12头。完成2023年度肉牛“见犊补母”工作,补贴牛犊13530头。制定落实肉牛临时饲养补贴政策,补贴肉牛66177头。多措并举,筑牢我市肉牛肉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根基。(三)不断深化优质资源创新融合,增强质量效益“硬实力”。畜禽种业振兴迈出新步伐,推进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和新品种培育,构建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畜禽种业发展体系。通过胚胎移植,新增纯种黑头萨福克、东弗里生1625只。建设优质饲草基地,补贴青贮玉米良种3.5万公斤,建设高产优质苜蓿基地10000亩,收储青贮26万吨。畜牧绿色发展趟出新路径,争取中央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政策支持,统筹布局优化、创新模式、示范带动、监督指导,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完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四)落实调控机制稳定生猪生产,筑牢稳产保供“压舱石”。贯彻落实《榆林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强化6个国家级、省级生猪生产基地监测,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导神木天兆猪场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确保生猪生产稳定。(五)加大特色奶业渔业示范推广,培育产业振兴“新动能”。培育以神澳为首的奶绵羊繁育基地,存栏东弗里生、东湖一代等奶绵羊5000多只,实施奶绵羊胚胎移植2475例,深入开展奶绵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榆林市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我市举行,示范推广稻渔综合养殖基地800亩,成功试验淡水澳龙养殖,建成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1个,完成水域滩涂规划。逐渐将特色奶业和渔业培育成为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显著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及布病防控大大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牲畜的发病及死亡,确保了畜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疫苗供应及时,分发及时,保证了防疫的需要,时效性强,2024年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达到了预期效果。(二)经济效益。2024年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9.2万头、7.1万头、110万只、58万羽,出栏分别达到13.8万头,2.9万头,70万只,50万羽,肉类总产量达到3.4万吨,禽蛋产量达0.5万吨,山羊绒毛产量达0.1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7.6亿元。三、存在问题。1、市场风险加大,养殖效益下降。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今年来,生猪、肉牛、肉羊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出现低于饲养成本的现象,广大养殖企业、农户养殖效益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亏损。2、疫病风险复杂,人畜感染较多。我市地处秦晋蒙三省交界处,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频繁,生产、经营主体动物疫病防控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复杂,今年市疫控中心已反馈人感染布病41例。四、改进措施。改进措施:一是通过多方渠道引进高精尖人才;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大力宣传现代养殖技术;三是进一步加强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四是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建设;五是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保障全市食品卫生安全;六是做好兽医实验室安全工作。五、明年工作要点。(一)贯彻落实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措施,稳定养羊户收入。认真贯彻落实《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扶持舍饲养羊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全镇推进、整村提升”的思路,重点扶持封山禁牧重点镇(街)和重点村,根据养羊户(场)实际需求填平补齐短板,提升饲草供给能力,优化羊子品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养羊户(场)收入。(二)开展优质肉牛胚胎移植,打好肉牛产业“种业基础”。2025年计划开展和牛等优质肉牛胚胎移植1000例,加快优化牛种结构,整村推进肉牛提质增效,建设肉牛屠宰精深加工,构建全产业链,实现全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加快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以地定养、种养结合、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净化、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流域水质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为目标,结合神木市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基本情况,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设,力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持续推进畜牧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根据我市乡村饲草、肉牛、肉羊、奶牛、生猪、水产等各产业发展实际,实施饲草基地建设、良种补贴、标准化示范建设、装备设施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净化工作,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同时加大本级资金投入,稳定农民养殖收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五)加快推进奶绵羊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打造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实施种源、奶源、草源、乳品、品牌及科技服务等8类项目,加快奶绵羊全产业链体系建设,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带动养殖场户稳定增收,将奶绵羊产业打造成为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六)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区域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