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工作。 | |
住所 | 子洲县农业局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呼杰 | |
开办资金 | 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9万元 | 5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业务开展情况(一)组织党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1、坚持党建学习常态化。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截至年底,单位共组织集中学习16次,专题研讨4次,警示教育2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综合运营支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党课辅导、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增强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意识。集中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全会精神的学习领悟。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线上、线下业务知识培训,同时组织干部在本单位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取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等技术,共学习68人次。(二)重点农产品监管根据市农业农村局文件要求,积极开展辣椒、芹菜、豇豆等重点农产品的专项整治活动,及时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组织下乡摸排种植户42人次,摸排辣椒规模种植5户,辣椒小农户270户,芹菜、豇豆规模种植户0户,监督抽检156次。(三)开展农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1、完成省、市、县定量监测任务。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的通知》(榆政农发〔2024〕15号),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达到1.8批次/千人要求,我县定量监测任务192个(其中省级定量监测任务38个,市级定量监测任务58个,县级定量监测任务96个)。我中心积极配合省、市农产品检测部门,委派专人全程配合抽样,抽样严格按照《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789-2004)规定执行。县级定量监测任务,由于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未“双认证”,只能委托具备“双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抽样工作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向市农安中心报送监测结果和分析报告。至年底,省、市、县监测任务全部完成,合格率为100%。2、开展重要节日农产品抽检工作。积极开展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期间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抽检样品218个,合格率为100%。3、监督抽检。对全县范围内蔬菜、瓜果基地农产品采摘上市前的农药残留监督抽检。2024年抽检样品2135个(其中蔬菜1700个、水果339个、食用菌96个),合格率为100%。(四)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积极引导生产企业申报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今年共认证有机农产品9个(其中2个正式证书,7个初认证),认证产品32个,认证总面积7024.7亩,认证生物有机肥1个,共130000吨。(五)实验室“双认证”项目实验室“双认证”项目已启动,十月份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预算,目前实验室提升改造已完成,已进入内审阶段。预计2025年年初完成实验室“双认证”项目。(六)推进品牌创建工作1、积极推进我县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大力支持申报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著名、驰名商标注册。2、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农产品产销5次,参展企业共14家,有效加快了农产品品牌农业的发展。(七)开展功能农业试验示范项目1、创建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基地5家,根据《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榆林市功能农业(富硒)试验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榆农安发〔2024〕10号)要求,根据申报条件和要求,经过实地考察、资质查看,经研究:榆林市淮宁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子洲县小理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子洲县黄土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子洲县弘茂黄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子洲县进军小杂粮加工厂等5家企业符合申报要求,申报创建面积共2000亩(其中富硒山地苹果示范基地1200亩、富硒谷子800亩)。按照申报程序和要求,组织企业进行申报,积极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接,领取富硒有机肥料,并及时发放至5家企业,根据富硒水果技术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富硒小米技术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对企业进行使用技术指导。年底进行验收、总结。2、已申报创建功能农业(富硒酵素)试验示范基地2个,根据《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榆林市功能农业富硒酵素试验示范基地申报指南》要求,根据申报条件和要求,经过实地考察、资质查看,经研究:榆林市淮宁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子洲县弘茂黄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符合申报要求,申报创建面积250亩,计划2025年实施。(八)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与合格证的推广引导6家企业注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系统内企业共84家),并监督、指导各追溯主体上传相关材料,同时积极宣传推广农产品生产主体使用承诺达标合格证,今年共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8万枚。逐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九)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根据上级要求,我中心对近三年所建设的冷链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工作人员共下乡排查86人次,共排查建设主体37家,排查冷链设施40座,通过排查,未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十)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通过田间课堂、中心广场、人口密集的社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地方,积极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共宣传66人次,悬挂横幅4条,摆放展板2块,发放宣传袋、宣传纸杯、宣传抽纸、宣传围裙等3600套,发放农安法宣传手册2500册、宣传资料15000余份。(十一)测土配方施肥土壤采样与陕西浩丽绒山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红太集团土壤检测取样工作队)共同完成对我县15个乡镇、41个村的44个土壤样品采样工作。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增进了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科学认识,有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对生产基地农产品上市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省、市、县定量监测和监督抽检,有效保障了我县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创建,使农产品朝品牌化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富硒功能农业试验示范,有效推进我县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县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和承诺达标合格证的推广,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详细了解到自己所购买的产品的品种和整个生产过程,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冷链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有效保障了冷链设施安全运行,使果蔬可以更好的保存,增加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让消费者可以吃上新鲜的果蔬。三、存在问题(一)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目前我县种植业规模化生产比重还不高,无法对千家万户开展一对一服务,客观上制约了宣传工作的广泛性和经常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常识宣传不够,对法律的具体条款宣传解释不透。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经费不足。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较少,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成立整十年,由于没有经费,没有检测室、没有检测仪器、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使乡镇监管流于形式。网格化监管也是因为经费无法开展工作。(三)县实验室经费缺乏。经费的缺乏对后续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四)缺少专业检测人员。大部分检测设备没有相关专业检测人员,无法投入使用。四、整改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和频次在原来宣传的基础上,加大宣传的力度和频次,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方式,经常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宣传。(二)争取监管经费向市县申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给乡镇监管站设立检测室,配备检测仪器,培训检测人员,使乡镇监管落到实处。争取实验室检测经费。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实验室经费,使实验室更好的运行,检测工作更加顺利。选调(聘用)专业检测人员。向县政府申请选调(聘用)一批专业的检测人员,并对现有的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实验室有效运行,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安全保障。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强重点农产品专项治理按照省、市重点农产品专项治理文件要求,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重点农产品种植摸排,建档监管等工作。加强农产品风险监测根据市农业农村局的监测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按照市农业农村局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达到2.0批次/千人要求,按时完成监测任务。同时建立相应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委派专人配合省、市抽样,并及时上报县级监测结果。完成实验室“双认证”计划年初取得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CATL)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从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可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快速发展逐步增加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企业数量、认证产品种类、认证面积,不断拓展有机产品营销渠道,实现有机产品可持续发展。(五)发展富硒功能农业试验示范创建富硒功能农业示范企业5家,创建功能农业(富硒酵素)试验示范基地2个,逐步发展健康优质的农产品,既可以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六)深入基层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增进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科学认识,有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