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农机服务中心

神木市农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03
单位名称 神木市农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培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更新报废补贴、农机安全免费管理和农机作业补贴、农机牌照办理、年度检审验工作,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引导、扶持农民机械专业合作社服务组织的发展等其他工作。
住所 神木市迎宾路街道农科路农业大楼407
法定代表人 任富军
开办资金 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19万元 78.29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农机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神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普惠性农机购置补贴方面:今年我中心推广补贴各类农机1586台,其中耕地机械675台、种植施肥机械107台、动力机械132台、饲料(草)收获加工运输设备296台及其它若干机具。2024年下达我市中省资金673万元,目前通过三批次资金全部兑付到位,预登记中省资金缺口约235万元。适用性农机购置补贴方面:今年我市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补贴,共2大类17小类49个品目。全市有18个经营主体42台机具提出补贴申请,机具购机价总额约185万元,按照购机价的35%标准给予补贴,需市本级补贴资金约65万元。目前通过市局成立的7个督查组联合财政、审计部门对农机具核查,已经核查完毕,等待对符合补贴要求的兑付补贴资金。积极探索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为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10月18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财政、发改部门制定了《神木市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10月底,我中心遴选出符合条件的农机报废回收企业并上报榆林市,依托镇街宣传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摸底报废农机信息106台,优化5步走补贴流程。11月初,我们联合行政审批局、回收企业三方召开推进会,采取联合下乡,进村入户上门回收旧机,提供一站式服务。科学开展机收减损损失监测调查。根据陕西省制定的《2024年陕西省粮油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方案》及我市农业农村局印发的《2024年“三秋”机械化减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实际,10月初我中心认真组织开展了玉米、谷子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对玉米籽粒收获和摘穗剥皮收获进行机收损失监测,分别在尔林兔、大保当、锦界、栏杆堡、花石崖、沙峁、万镇、高家堡等7个镇设置了14个点,机收损失率分别为1.98%、2.3%、1.92%、1.94%、1.88%、1.94%、1.99%,综合所得我市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为1.99%。在栏杆堡镇对谷子籽粒收获机收损失监测,谷子机收平均损失率为1.68%。两项损失率均达到了陕西省机收损失率要求。努力打造农机服务网络体系。今年4月,我中心组建了神木市顺农农机联合社。通过智慧农机平台作用,将镇级合作社、村级服务队融合到市级联合社,建立全市农机服务“一张网”。在今年农业系统工作会上以任务指标形式下达19个镇街创建1个镇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对12个镇街报回备案的镇级农机专业合作社与财政、审计部门联合完成验收,11个镇街农机合作社通过验收,建设补助资金10万元将下达镇街。扎实抓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今年3月及10月,我市与行政审批部门、农业执法单位、农机维修网点等联合分别开展了为期1个月,覆盖20镇街,活动内容包括农机安全宣传、隐患排查、机具检修、牌证审验、生产场所执法等,共发放农机安全手册1000余册、农机事故单页20000余份,发放购置补贴、安全监理等资料5000余份,送检入村数30个,现场排查检修各类隐患农机具300余台,审验拖拉机120台。4月、11月召开了两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试及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参加培训学员共有70多人,全部顺利毕业取得驾驶证。6月,开展了“三夏”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11月18日,在尔林兔石板太村组织开展了农机安全理论知识及现场观摩会培训,镇域范围内50多农机操作手参加。12月18日,针对镇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联合社入社成员等负责人和农机手等40多人,开展了农机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两次会议邀请了机电专家老师及厂家技术人员授课,效果良好。仔细抓好省市农机化项目规范实施。按照第四批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实施要求,以支持我市现代农机装备及新技术的引进、应用、推广、示范为目标,下达省级机械化应用熟化基地建设100万元,对前期申请上报的5家农机经营组织、涉农企业开展了实地勘探,通过对场地条件、人员条件、种养规模、示范配合等多方面比对,拟定由丰盈嘉华和东荣2家实施该项目。按照榆林市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下达我市115万元专项资金,通过对市域范围内社会化服务能力强、经营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农机装备强、区域特色明显的经营主体开展了实地勘探,拟定由11个实施经营主体。10月份提请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后开展实施,目前项目联合财政、审计部门初验完毕,榆林市终验建档完善,等待资金兑付。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普惠性农机购置补贴的落实,使农机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农机总动力达到34.39万千瓦,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46%,其中机耕水平89.5%,机播种水平59.41%,机收水平56.13%。2、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进村入户上门回收旧机,提供一站式服务。12月5日,榆林市农机报废更新现场会在神木召开,该项工作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为榆林市农机报废更新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3、农机报废更新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4、我中心认真组织开展了玉米、谷子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对玉米籽粒收获和摘穗剥皮收获进行机收损失监测,综合所得我市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为1.99%。谷子机收平均损失率为1.68%。两项损失率均达到了陕西省机收损失率要求。提高机收减损增产类比效益。5、贯彻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进了农机化高质量的发展,提高了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强化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全市农机化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6、常年农机补贴平台开放,敞开补贴,即使资金用完,也采取预登记的方式录入补贴申请,从而稳定农户的心理预期,也避免了因补贴品目调整导致所购机具退出补贴目录无法享受补贴的风险,提高了农户满意度;7、通过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培训、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及现场观摩培训会,切实解决了农机操作人员在驾驶农机具过程中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技术要领、维修技能等实际问题。8、4月、10月分别组织了两次农机具核查,涉及机具1415台,共核查机具389台,确保了农机补贴资金安全发放。三、存在的问题1、农机监理工作不到位。仅仅停留在农机安全的宣传、隐患排查、检修等服务层面,我中心无执法权,仅靠行政审批部门的检审验,难以对全市农机实现有效检审验,农机违法行为也只能依靠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和公安交警部门的力量,难以形成合力,无法实现对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的安全进行有效监管。2、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推进较慢。报废更新业务是今年10月开始实施的,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回收企业需上门回收旧机,成本高、困难大,补贴政策宣传还不够深入,同时报废流程也不够简便等对推进也有一定影响。四、改进措施1、为提高机收减损增产类比效益,我中心举办了“以赛促训、以赛提技”为主题的谷子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引导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保障秋粮丰收、颗粒归仓。2、积极对接上级部门,跟进项目资金的下发进度,尽快兑付农机购置补贴;3、与行政审批部门积极对接,组成工作队,深入重点村组,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农机安全事故;4、积极开展农机培训工作,让我们的农机从业人员更安全高效的作业,让我们的工作人员更快捷热情的服务我市农民群众。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推进常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024年农机购置补贴中省预登记缺口资金235万元,随着我市动力机械市场保有量和补贴力度降低,今年中省资金预计大幅降低。同时,我们也将抓好新型适用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工作。2、加强丘陵山区新式农机具引进、试验、推广。引进适宜我市中南部丘陵山地的新型农机具,针对适宜我市山地黑豆、谷子、糜子、中药材、设施农业等作物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推动良种、良法、良机集成装备和技术配套,打造丘陵山区农机试验示范推广点。3、大力争取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农机化服务中心建设等省市项目有效实施。争取省市资金,用于提升农机装备支撑,加强农机社会服务能力,购置相匹配的耕种管收环节农机具和应急救灾所需的抢收抢种、粮食烘干、排灌等应急作业机具。4、加快推进农机联合社的规范化建设。依托神木市顺农农机联合社创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中心,对农机作业、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等为一体开展农机联合综合服务。5、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监审工作。积极落实各级农机安全免费监管职责,持续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安全隐患排查、农机检修、审验等。同时联合行政审批部门,扎实开展农机驾驶人员理论培训及牌证考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