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5:03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
住所 宝鸡市滨河路石鼓园小区农业大院
法定代表人 吴小卫
开办资金 35.7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7万元 5.87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围绕粮食生产,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是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坚持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策“五良协同”,加大集成技术应用,大力推广小麦“一优二改双控”、玉米“一增三改一防”等模式,落实1000亩小麦高产示范田。二是抓好粮食生产的田间技术管理及小麦条锈病、玉米草地贪夜蛾为主的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今年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面积2.04万亩,玉米大豆“一喷多促”0.108万亩。三是创建了高家镇胡家山粮食吨粮村千亩示范田;高家镇卒落村春玉米、大豆扩面积提单产示范田50亩。示范带动全区粮食单产大面积均衡提升。四是在神农镇峪泉村、冯家塬村召开小麦宽幅沟播播种现场会,加大新进适用新技术示范推广。2、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采土化验,制定施肥方案,建立神农镇峪泉村、冯家塬村化肥减量提质增效“三新”示范区,三新核心示范区200亩,调查农户施肥情况110户,发放施肥建议卡2000余份。完成了9个耕地地力监测点监测数据。完成全区耕地地力质量报告。3、扎实推进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按照中省市工作安排,我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由渭滨区区政府与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普工作协议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截至目前,我区承担的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完成223个表层土样和40个剖面土样采集、化验工作,外业采样数据已通过省、市级验收。4、加强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开展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采取增施有机肥、机械深翻、作物轮作等综合措施,实施农产品土壤加密协同监测,确保农产品合格率100%。二是加强农膜监管,定期对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和技术宣传,防止土壤污染。5、全力做好外来入侵植物、病虫害普查工作。开展外来植物、病虫害田间普查和综合防治,及时铲除一支黄花、苍耳等外来入侵植物。6、抓好沼气安全生产。开展安全大检查6次,张贴沼气安全安全警示标志牌222个,宣传页10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先后多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全年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面积2.04万亩,玉米大豆“一喷多促”0.108万亩。创建了高家镇胡家山粮食吨粮村千亩示范田;高家镇卒落村春玉米、大豆扩面积提单产示范田50亩。示范带动全区粮食单产大面积均衡提升。建立神农镇峪泉村、冯家塬村化肥减量提质增效“三新”示范区,三新核心示范区200亩,调查农户施肥情况110户,发放施肥建议卡2000余份。完成了9个耕地地力监测点监测数据。完成全区耕地地力质量报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我区耕地以苔塬、旱地为主,不利于粮油生产相关高产主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单位工作人员需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新形势下为高质量农业发展服务的能力。(二)改进措施:1、开拓思想,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适合我区的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2、优化服务模式,根据农民需求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问题。3、加强示范推广力度,在示范基地展示新技术和新品种,增强农民的接受度。4、提升服务意识,确保农技人员主动为农民提供帮助。5、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1、围绕粮食安全生产,重点抓好关键农时季节技术指导,开展粮食单产提升项目,推广和落实好小麦宽幅沟播种植、病虫害统防统治、节水灌溉、一喷多促等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2、积极争取农广校体系建设项目,改善农广校办学设施,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200名。3、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实施化肥减量提质增效项目,开展化肥利用率实验,推广新型高效肥料。4、推进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确保普查工作成效显著。5、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持续加强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6、抓好沼气安全生产工作,加大技术宣传。加强专项安全检查,确保沼气安全生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