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负责全区的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卫生学评价等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广元南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魏小明 | |
开办资金 | 4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6.65万元 | 652.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渭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1、免疫规划管理工作为全区接种单位下发疫苗知情同意书及《免疫规划接种规范(23版)》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版)》《陕西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3月组织辖区接种单位学习《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陕西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及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技术文件的培训。2、应急处置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目前全区共有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34家(含高新区6家),截止12月25日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发病1753例、丙类传染病发病8259例,死亡6例(肝炎1例、艾滋病2例、肺结核3例)。按月开展传染病月分析及风险评估,及时提出传染病防控意见及建议指导我区疫情防控工作。今年已处置聚集性疫情84起,均及时下发处置意见书,与医疗机构现场指导学校、托幼机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及时撰写流调报告并抄送区卫健局、区教体局;年内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3、做好慢病和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水平,明确科室人员职责分工,专人每日查看公卫平台数据,发现问题和错漏事项及时提醒,将工作做在日常,防止问题堆积扩大,同时针对省市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反馈相关单位,结合区级季度检查,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工作改进和提高的方向,有效提高各级工作水平。健康教育和控烟坚持以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和提高居民健康自我防护能力为重点,中心全年制作宣传栏6期,制作“全民营养周”健康宣传彩页1万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手册(2024版)1万册、近视防控和口腔健康宣传彩页1万张、学生健康知识读本1万册、地方病防治(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病)折页1万张、性病防治知识要点宣传彩页10000张。全面落实《健康宝鸡行动(2020-2030)》《健康宝鸡行动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及时制定《渭滨区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方案》《渭滨区2024年居民烟草流行监测工作方案》。5、重精管理和社心建设探索开创“社会心理服务联合体”工作机制,在提升镇街社会心理服务服务机构人员能力和水平基础上,多维度有效开展居民心理健康宣传和促进等工作,落实镇街社心中心每季度或半年举办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各社卫机构、镇卫生院每月开展宣传109场,义诊63次,现场宣传科普239次,宣传栏宣传10次,通过音视频、网络平台等多媒体宣传61次,发放宣传资料13088份,受益群众31803人。积极宣传4008960960、3203366、3807218省、市、区三级心理服务咨询热线畅通群众求助渠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万步有约”佳绩连创有显效。连续四年组织参加全国“万步有约”健走大赛,今年我们组织部门、镇街、医疗单位29支队伍、365队员参加第九届健走赛活动,我区获得全国优秀健走示范区、全省健走竞赛三等奖,区疾控中心荣获健走促进单位奖等好成绩。(二)职业健康传播有成效。积极组织辖区各用人单位、医疗机构、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参加省卫健委与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同时踊跃投稿。全区共上报职业健康作品5件,4件获奖,中铁宝桥作品“路桥杜琳-职业健康作品”荣获二等奖,区疾控中心作品“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权利”获三等奖,市妇幼保健院作品“普及职业病预防知识,助力劳动者健康工作”及中铁宝桥子公司作品获优秀奖。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镇街部门协调机制运行不到位。职业卫生和社心体系建设、慢病示范区创建、传染病综合防控、严重精神障碍综合管护工作等需要部门镇街各负其责并通力协作,目前这些工作很难纳入镇街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导致工作合力不够,如村、社区重精关爱帮扶小组未形成联合随访工作机制,对病情不稳定、家庭困难、失联失访等患者的共同随访及监护责任落不实、主动性不高,存在影响稳定隐患。2、基层社心服务能力有不足。镇村社心中心心理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心理服务人员均由精防专干村医等兼任,同时还要负责多个基本公卫项目,虽多次参与市、区级组织的心理服务技能培训,但大部分未能深入学习与实践,目前仅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宣传科普,且缺乏宣传载体,宣传方式落后,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效果不理想。(二)改进措施: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大局意识,增强奉献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围绕中心工作,多与业务科室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好制度建设。2、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疾控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卫生监督监管机制建设,推动“双随机”工作常态化,推进疾控信息化建设,实现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机制,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开展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治、公共卫生监测等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四、2025年工作计划进一步优化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详细、可行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技术方案,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和及时调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