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31 14:58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区直机关提供后勤服务保障。负责区级机关办公用房的管理、维修和调整工作;负责管理区级机关的车辆资产;负责区政府授权管理的机关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区机关大院的水、电、暖、消防、道路等基础设施、设备的管理、服务保障、维修及养护工作;负责区机关大院的安全保卫、文印、会议接待、环境卫生、绿化美化、餐饮等后勤工作。
住所 宝鸡市公园路212号
法定代表人 齐红江
开办资金 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万元 5.5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严格执行《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紧盯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服务保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工作开展情况1.坚持节俭安全,管好办公用房资产。对全区30余个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实地测量,绘制并录入办公用房智能图形管理系统平面图300余份,实现办公用房“一张网”管理。结合机构改革需要,对社会工作部等15家单位办公用房进行分配调整,与牵头单位签订《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安全协议》,进一步规范了办公用房管理。严把维修审核门槛,坚持“非危不修”“非必要不修”的原则,对城市管理执法局等8家单位维修方案进行审批。对区市民中心大楼围墙、老年服务中心大楼窗户及区残联大厦玻璃幕墙等3处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办公安全。2.坚持建管并举,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全年党政机关更新公务用车27辆,其中购置新能源车18辆,配套安装充电桩16台,积极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全区公务用车严格按照“三化”要求管理,坚持日常抽检和节假日检查制度,严格数据采集和日常监管,完成全区18家单位99辆公务用车数据库信息统计和上报。保障重点项目观摩等公务出行活动2600余次,行驶40万公里。3.坚持示范创建,提升节能管理效能。以全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综合信息平台为载体,持续完善名录库,目前已完成2023年度全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统计审核上报。聚焦节能降耗目标,下发《关于2024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全力筹备区行政中心“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复审,今年再创建节水型校园5家。利用节能宣传周、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余次。4.坚持服务宗旨,推进后勤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会议室硬件保障水平和会务接待能力,全年高标准保障各类大中型会务活动1036(场)次。组织后厨队伍不断学习研发新菜品,严把食品卫生关,倡导低盐少油,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完成区行政中心物业招标工作,物业公司更新职能巡检系统,深化细化物业管理,聚力提升专业水平,完成大楼各类维修2100余次。(二)创新亮点工作1.开展排查重整治,筑牢安全“防火墙”。在全区开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消防整治排查,对全区26处办公楼“已投入使用未进行消防验收”情况进行摸排,建立工作台账,邀请专家对纳入排查整治的6处办公楼进行现场查勘;联合区消防大队对区行政中心大楼、餐厅等重点部位开展排查,确保水电气暖安全,切实筑牢安全“防火墙”。2.紧盯重点补短板,推动公车新实践。精心打造“1234”运行保障模式(一个平台、两化融合、三个定点、四种方式),建立全区公务用车保障平台,统一车辆管理和调度。全省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并荣获“陕西省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创新引领实践单位”称号。3.多维发力促分类,精心打造示范点。升级人脸识别智慧点餐系统、在快递驿站设置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积分兑换设备,积极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员、引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对办公楼和大院公共部位实行网格管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打造以“党建+科技+网格”为模式的全省垃圾分类示范点。4.以小见大显成效,用心服务解民忧。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对区行政中心停车场道闸系统进行升级,在林荫停车场新建膜结构车棚约900㎡,对原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进行改造,新建停车棚,新增充电桩40个,方便干部职工停车。在区行政中心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AED)一台,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守护干部职工生命健康安全。5.无畏汛情践使命,风雨逆行显担当。7·16山洪暴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防汛救灾领导小组,主动扛起防汛救灾的责任,冲在前、作表率、显本色,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及各志愿服务队伍的帮助下,全力做好汛情防护、淤泥清理、设备检修等工作,及时抢通区行政中心周边道路以及大楼餐厅水电气网,仅用14天全面恢复了区行政中心正常运转。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中心聚集保障服务全区重大活动,为区行政中心高效运行提供安全有力保障。1.完成区工信局、社会工作部等15家单位办公用房调整,为大气办、经济普查办等5家单位协调解决临时办公用房,保障各单位正常办公。2.全区审批更新车辆27辆(其中新能源18辆),区公车平台更新16辆(其中新能源12辆),配套安装充电桩16台,积极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3.保障全区100多个单位重大接待、信访维稳、突发应急、高考中考等重大应急公务和项目对接、招商引资、环保督查等中心工作和一般公务出行2600余(单)次,安全行驶40余万公里4.不断提升会务服务细节,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有序,高标准完成区委全委会、区政府全体会、全区“两会”等区级部门和单位大中型会务保障1036(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年来,我们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对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后勤服务响应速度仍需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创新意识不够强等。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优化应急响应流程。制定清晰的应急处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避免因流程繁琐导致的延误。2.加强人员培训与调配机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应急处理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建立灵活的人员调配机制,面临突发需求时,能做到及时调配人员。3.增强服务创新意识。鼓励干部职工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以及机关事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案例,不断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四、2025年工作打算我们将继续坚持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立足“服务、保障、管理”三大职能,提升“系统思维、创新思维、闭环思维、细节管理”四种能力,持续推进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保障水平和管理效能。1.聚焦“党建优”,持续提升干部作风。聚焦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不断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效能。2.聚焦“发展优”,深化集中统一理念。探索开展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工作,完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办公用房资源合理配置使用;积极探索公物仓建设,推动闲置低效资产盘活利用,促进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智慧化物业管理模式,落实物业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3.聚焦“模式优”,探索节能减排路径。在区行政中心试点建设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切实节约能源资源;继续在各单位推广应用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推动节能节约走深走实;严格审批公务用车更新,提高新能源汽车比例,降低用车成本,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4.聚焦“设施优”,夯实垃圾分类成果。深入推进争创省级垃圾分类示范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区行政中心垃圾分类配套硬件设施,以创建营养健康食堂为抓手,探索建立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培养勤俭节约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媒体宣传效应,辐射带动各公共机构做好垃圾分类工作。5.聚焦“环境优”,提升中心服务功能。坚持以干部群众需求为导向,协调建设医务室和职工之家,健全各项服务设施;做好区行政中心周边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全方位提升办公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中心公车管理工作顺利通过全省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验收,荣获“陕西省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创新引领实践单位”称号。2.中心获得“陕西省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成单位”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