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清姜东一路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超 | |
开办资金 | 32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3.14万元 | 317.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7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搭建平台,激发成长内驱力1.教师培训多元深化。秉持“专业引领,助力成长”理念,精心打造多元化培训体系,规范教师外出培训制度。本年度组织校内专题培训共6次,参与教师400余人次;教师外出培训80余人次。2.校园生态温馨和谐。构建全面的教师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年级组”、“优秀教研组”、“优秀班主任”、“幸福好少年”等多个奖项,启动新一轮“榜样教师”申报工作。本年度,共有30余人受到各级奖励。其中,陈乃宁获渭滨区优秀教师称号。继续做好关心、探望患病教职工工作,隆重举行退休教师欢送活动,开展教师文体活动,持续推进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成型。(二)德育铸魂:启智润心,培育时代新人1.德育队伍专业化。扎实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细化班级考核细则,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德育专项课题研究,提高班主任管理艺术。刘文芳获渭滨区“优秀班主任”称号。2.日常管理自主化。一是以“八礼三仪”为抓手,开展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文明标兵评选等形式,引导学生明要求、知礼仪、行规范。二是加强值周学生、文明监督岗学生的培养,细化日常管理职责,鼓励学生向不文明现象说“不”。三是加强班级内部管理,使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形成文明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风。(三)“特色活动”促五育内化1.开展“爱国教育”主题思政活动。围绕国庆节、建队节、建党节、“714”宝鸡解放日、“918”国耻日等重要时间点,开展课本剧表演、主题征文、演讲等活动。举行了以“使命赓续,薪火长燃”为主题的国旗护卫班交接仪式。10月11日,承担了“渭滨区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七十五周年暨渭滨区2024年秋季学期少先队入队示范仪式”现场会。2.开展“文化自信”主题思政活动。以“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延伸,将思政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开展“包粽子话《离骚》”“赏圆月诵经典”“过春节剪窗花”等活动;结合学校校本课程《二十四节气与中医药文化》,开展特色实践活动;结合学校书法社团活动,开展“写春联集春联赏春联”活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厚植“文化自信”情怀。3.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思政活动。学校以“红领巾法学院”为依托,充分挖掘周边优质司法资源,建立互动机制,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展系列“少年法庭”活动,普及法律常识,增进道德和法律意识。2024年4月,学校承办了“渭滨区红领巾法学院法制第一课示范活动”。受到与会专家、领导、兄弟学校的好评。4.开展“劳动实践”主题思政活动。学校坚持把思政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先后走进宝鸡市气象局、宝鸡市植物园、凌云电器总公司进行参观研学。利用学校种植园,组织学生种植中草药、时令蔬菜、大豆玉米等,并实时开展主题劳动实践教育,2024年12月,学校被命名为“宝鸡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四)教学赋能:精研细耕,提升教育质量(一)教学改革创新驱动1.智慧课堂深度融合。学校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双线三阶六环式”新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组建了“智慧先行”教师团队,通过下任务、压担子,倒逼教师快速掌握平台使用功能,打破技术瓶颈,同时通过校内示范课、研讨课,促进教师在学中思、在教中悟,在实践中找到自信,从而助推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11月27日,学校承担了渭滨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进会暨“双师课堂”研讨会,六位青年教师的研讨课受到市局专家的一致好评。2.课程体系优化完善。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需求,学校完成了从“幸福课程1.0”到“幸福课程2.0”的优化升级,丰富了三大课程的内容设置,特别是在拓展型课程中,增设了“五彩”思政课、姜炎文化寻根研学、24节气与中医药探索、衍纸画等特色课程,推进学校多品建设,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丰富了学生的成长体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围绕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后服务质量,本学期共开设衍纸画、书法、篮球、编程、创客等23个社团。学生参与兴趣浓厚,成绩斐然。(二)教研活动扎实高效1.常规教研规范有序。各学科教研组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严格落实“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和“四研”(研课标、研教材、研教法、研学法)要求。教研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围绕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改革、作业设计与批改等方面展开。同时,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不断改进教研方式,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研修活动,在研中教、在教中研,探索形成了“三研三步”的智慧研修模式。2.课题研究引领发展。秉持“以研促教,以教带研”的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本学年学校立项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35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达68人次,涵盖了学科教学、家庭教育、德育工作等多个方面。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深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定期组织课题研讨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高效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积极参加市、区级运动会、中小学合唱艺术节及书法绘画大赛等活动。共荣获“渭滨区第九届中小学合唱艺术节小学组二等奖”、“渭滨区2024年儿童科幻绘画比赛优秀组织单位”、渭滨区小学生“三跳”运动会第六名等14项集体奖项;肖雪、刘宝娟等18人次获区级以上奖励;刘亦泽等100余人学生获相关奖励。张含池辅导的30余人次学生在省、市、区级创客比赛中获奖;张龙昌辅导的10余人次在省市区级编程竞赛中获奖;裴梓月等10余名同学的绘画作品在上级比赛中获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校发展特色与亮点还需进一步加强,名校的辐射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大;2.教师培养力度还不够,需解决发展“瓶颈”问题;3.学校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发展制约因素较多、速度缓慢。(二)改进措施1.抓重点。塑造学校亮点,并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成长以及课程建设上要努力向区域内名校看齐,实现新的跨越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坚持青年教师基本功检测过关制度,通过课标、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三过关考核,使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很快融入骨干教师行列。3.继续优化学校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四、2025年工作计划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5年,梦想与现实转承,努力与拼搏赓续。全体清小人将坚定“内涵发展”理念,持续加力高质量发展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发挥党建引领“新动力”。重点解决教师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突破教师发展“瓶颈”,完成“三级三类”骨干体系目标。(二)思谋学校发展“新出路”。扎实落实清姜小学“一校多品”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在特色与亮点上下功夫,丰富“百年”内涵,擦亮“名校”品牌。(三)完成教育质量“新目标”。坚持“质量第一”目标不动摇,从制度建设、过程督导、学生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家门口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